天天看点

福闻话·民俗文化|元宵节,怎能不猜几个灯谜?

东南网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主管、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福建官方新闻门户网站。

新春到,闹元宵!

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一元复始,

大地回春的夜晚,

闹元宵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古时候,

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

于是灯笼衍生为

具有祈求光明之意。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

挂灯笼、打灯谜、赏花灯……

元宵“灯节”由此得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描述的就是唐朝时期长安元宵节的盛况。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如今,在福建各地

以丰富多样的民俗

福气满满闹元宵

传统节日过出了“新”味道

佳节灯谜千万条

开心快乐第一条

那么,就一起

猜灯谜看福建,闹元宵庆佳节吧!

泉州:千万别来泉州过元宵,真是太太太有趣了!

对泉州人来说,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元宵节是泉州最热闹的节日,自古以来,泉州便有闹元宵的习俗,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滚元宵圆、吃元宵圆、拔拔灯、踩街、看戏……因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地域特征,“泉州闹元宵习俗”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闹元宵,源于闹花灯。泉州花灯习俗更是多不胜数,除了点灯、游灯、赏灯、猜灯谜……还有别有深意的送灯、博灯。有趣的是,在泉州方言中“灯”和“丁”同音,“出灯”同于“出丁”,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今年元宵,泉州市多地将举办传统的猜灯谜活动,2月15日,在正音书院将有泉州文旅集团举办的元宵歌会,特邀南音演奏团体、校园合唱团等开展元宵歌会,共庆元宵。

为了避免群众聚集赏灯,泉州转变方式,观光电瓶车“小白”挂上了一盏盏泉州传统花灯,不仅给乘坐“小白”的乘客和途经线路的游客带来视觉享受,更为节日的古城增添了浓浓氛围。流动花灯展于正月初四启动后,将持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除流动花灯展,还有固定花灯展可以看。中山路的花灯各具特色,有些造型新颖,有些则采用了新材料,富有艺术性、观赏性、创新性。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二层的花灯区,收藏着诸多珍贵的花灯,市民可以来这里一饱眼福。

此外,系列文化展、戏剧展演、非遗互动体验……泉州多彩文旅活动闹元宵,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乐享“文旅大餐”。

莆田:民俗嘉年华 全国独一份

“皂隶”舞来八班威、民俗巡游闹元宵、“超大红团”祈福贺新岁......在莆田,元宵节才是重头戏。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蔚为大观,热闹非凡。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三持续到二月初二,整整一个月,堪称全国最长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展示出了莆仙文化的深厚与多样。

莆田有多项民间元宵特色民俗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仙游枫亭元宵游灯习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枫亭元宵游灯始于宋代,游灯中有走马灯、猜谜灯、塔灯、六角灯、彩篮灯等。其中有一种用白萝卜制作的菜头灯,从宋代一直流传到现在,是最别具一格的花灯。

枫亭元宵游灯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武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十音八乐、戏剧、杂技等各类艺术融为一体,既构成千年古镇的独特民俗,也成为了团结海内外同胞的一种重要文化媒介。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春节,为防控疫情,避免人群聚集,莆田市将丰富多彩的莆田元宵活动创新性地搬上网络,开展“疫情防控宅在家,扫码线上看元宵”活动,既满足了市民文化精神生活需要,也让就地过年的留莆人员在春节元宵期间“有吃头、有看头、有玩头”。今年,莆田市也将继续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创新线上元宵活动。

此外,莆田市将持续挖掘包装元宵文化资源,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传承推广莆田元宵民俗文化,着力打造莆田元宵文化旅游品牌,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新时代发挥新作用。

东石灯俗: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

海峡两岸有两个同名为东石的滨海乡村,一个在福建晋江,一个在台湾嘉义。两地共有一种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

东石数宫灯活动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为期三天,闽台两东石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都要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内,元宵午夜时分,众新郎官齐集三公宫。

一盏公共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由东石宗亲们通报当年台湾及当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之后进行的便是数宫灯活动的重头戏“卜灯”,即新郎官在“三公爷”座前掷茭杯,掷得杯数最多的人就能将绣球灯赢回家中张挂,象征着人丁兴旺、大吉大利。

“百年宫灯百年明,宫灯细诉海峡情。”“闽台东石灯俗”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很快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品牌,见证着两岸乡亲民俗相通、血脉相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马尾-马祖:“两马同春闹元宵!”

福闻话·民俗文化|元宵节,怎能不猜几个灯谜?

第十六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在福州东江滨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在位于闽江出海口两岸的马尾、马祖两地,每逢正月,渔民们都会自发地扎糊海神头像灯,在元宵节前后举火把通宵陪游,这一活动世代相沿,长期传承不绝。

每年元宵之夜,马尾与马祖两地灯火辉煌,人山人海。尤其是“两马”并列的彩灯制作精巧,寓有祈求平安富足之意,也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人民盼团结、求统一的美好愿望。

“两马同春闹元宵”作为首个由两岸联合申报并获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活动,已成为福州对台民间的重要交流载体和文化品牌。

今年,第二十届“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已于1月31日(除夕夜)正式拉开帷幕,亮灯时间将持续到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六)。

本着绿色环保、勤俭节约、营造氛围的原则,今年灯组将往届可再利用的部分灯组通过艺术再加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呈现给市民和游客,在注重赏灯互动性的同时还兼顾长期使用性,部分灯组采用了玻璃钢、亚克力等材质制作,待灯展结束后,这些易于保存的灯组将固定在公园内做日常景观灯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将首次从“两马同春闹元宵”的灯组中选取一组,将其打造成1米左右体量的缩微版作为馆藏使用。

还有这些地方,元宵好看又好玩!

福州:错峰观赏更有乐趣

福州仓山元宵灯会采取分散布点方式,在主要道路绿化带口布置特色灯组,并在烟台山打造灯光秀。台江区今年以花灯与游客互动为创新方式,设置“活力商都 滨江福地”“时光杭行 闽商福地”“一张蓝图绘到底 真抓实干谱新篇”“山水福运 魅力江滨”等主题灯组,并将“两节”街景布置与元宵灯会布置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厦门:闽台文化韵味浓

2022年两岸灯会——方特新春夜游赏灯活动已于1月22日启动。本次灯会结合海峡两岸文化特色和新春特色,共展出23组大型花灯。今年灯会还将“福文化”元素引入灯会,园区内大大小小的“福”也为活动增添亮色。

漳州:灯展流光溢彩

2022年漳州春节、元宵灯展已于1月28日正式亮灯,此次灯展围绕“富美漳州”这一主题,充分挖掘漳州政治、经济、文化等地方特色元素,借助大量光影变幻生动展现出漳州的物产丰、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社会景象。同时,此次灯展还着力加强春节期间“福”“虎”文化氛围营造,融入“福星高照”“福佑中华”“福虎”等文化元素。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

最后,来猜一组灯谜吧。

没错,谜底连成一句话

就是:

福建人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参考资料

[1] 《精彩文旅活动不停歇 流光溢彩闹元宵》 泉州网

[2]《福建莆田:多彩民俗庆元宵 传统节日过出“新”味道》 莆田文明网

[3] 《“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即将在福州马尾亮灯》中国新闻网

东南网出品

福闻话工作室制作

责编:蔡秀明

美编:缪林西

配音:仇浩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陈勍

监制:许上福

福闻话·民俗文化|元宵节,怎能不猜几个灯谜?
福闻话·民俗文化|元宵节,怎能不猜几个灯谜?
福闻话·民俗文化|元宵节,怎能不猜几个灯谜?

感谢您的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