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开端,是小说情节的第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引起后来一系列事件的原因和起点。开端在规定作品性质的同时,预示了情节展开的途径和线索。

以解读情节的视角,于新旧转承时刻复盘吉利的发展。显而易见,“中国星”和新能源是吉利“承”2021年、“启”2022年的两条故事主线:前者讲了一个与中国自主品牌打破被合资品牌所垄断的市场格局有关的片段,后者写了一个与中国自主品牌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关的篇章。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在“打破”和“打造”的双重推进下,吉利进入到2022年。按照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新春寄语中所说的那样,吉利“打响”了“技术价值”的春雷。而又是在以技术为底层逻辑,以价值为核心导向的过程中,两条故事主线交汇到了一起,为企业发展注入着连绵不断的活力。

此种生生不息,可称之为吉利一个又一个的开端,引导接下来的剧情。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根据吉利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吉利品牌CMA架构下的“中国星”高端车型系列1月份销售25077辆,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其中,“中国星 旗舰SUV”星越L今年1月份销售11492辆,累计销量64965辆;“中国星 旗舰家轿”星瑞1月份销售12109辆,累计销量超16万辆,持续保持月销过万的稳健热销态势。

这是中国星系列产品的“星”高度,却不足以概括这一车系的“星”势能。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星系列产品2021年累计销量超过21万台,占吉利全年132.8万台总销量将近20%的比重,成为整体销量的重要构成部分。

这一车系的成功不止于集团内部的份额上,体现在车企间的较量中,是在中国星系列产品的带动下,吉利跃居2021年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厂商排名前三甲位置。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星系列产品并非靠低价策略来攻取市场。根据吉利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该车系的产品平均价格达到了15万元。甚至,星越L的高配车型销量占比超过62%,全系平均成交价格高达17.05万元,杀入了合资品牌的价格腹地。

同时,作为吉利新一轮技术进阶革命的先行军,中国星系列产品将中国汽车的技术城墙进行了不断的叠高。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星越在首个中国品牌专属的高温汽车试验基地吐鲁番,开启了中国汽车首次挑战自然极限;星越L在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直面合资品牌;星越S通过难度极高的蝎子弯挑战和鱼钩测试;星越L雷神混动1300km超长续航公开赛成功完赛;包括星越L雷神智擎Hi X油电混动版在内的“中国星”系列产品成功挑战-35℃极寒冰雪试驾……吉利4.0时代全面电气化“最强体系力”既为中国星系列产品赋予了“不试不比不卖”的自信,也为中国星系列产品植入了“中国汽车高端标杆车系”的底气。

当下,随着“雷神动力”的陆续上车,吉利带有动力高效化、驱动电气化、能源多样化以及控制智能化等明显标签的产品矩阵正在逐步成型。在雷神动力的全面赋能下,中国星系列涵盖星越L、星瑞、星越S,以及今年将上市的星越L 雷神Hi X油电混动版,已然构建起了轿车+SUV、燃油+新能源、性能+节能并存的产品布局。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今年是吉利贯彻“两个蓝色行动”的第二个年头,也是对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总纲领成果的首次验证。

根据吉利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包含吉利、几何、极氪、睿蓝等品牌在内的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17928辆。其中,极氪交付3530辆,仅用110天实现累计交付量突破10000辆,创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的最快交付纪录;几何品牌销售10229辆;换电出行品牌睿蓝汽车销售1683辆。

账面上的数据,是吉利在新能源领域走出了一条平稳、快速的增长曲线。而账面背后的价值,则是吉利在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交替的时间节点上,从能源结构调整、新基建布局、软件研发实力等多个角度取得的进展。

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吉利由传统燃油向新能源的转型是基于混合动力、纯电、甲醇燃料和换电模式多路径进行。如果将每一条路径延展开,指向的又是吉利在车辆使用、体验、节能和效率方面对用户体验的更多满足。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其中,雷神智擎Hi·X混动系统能实现包括可直驱、可并联、可串联,可增程在内的全速域混动,做到了可电,可油,可增程;SEA浩瀚智能纯电架构将纯电动车动力性能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同时,将电池衰减、里程焦虑等电动车的劣势降到了最低;2022年,吉利将推出“雷神智擎甲醇混动“车型,百公里醇耗在9L左右,醇耗降幅超40%,每公里的出行成本低于三毛钱;吉利推出的高效模块化换电站能够提供60秒的极速换电体验,大幅降低了电动车补能时间。

在新基建布局方面,吉利自2021年开始加大换电推广力度,与力帆的合资公司——睿蓝汽车采用GBRC(Global Battery Rapid Change)全球标准化换电架构发展这一细分领域。据了解,该平台基于底盘整体换电理念,以“车电分离”模式构建商业闭环的“独门”优势,涵盖换电技术平台、车型架构平台以及大数据运营平台,具有高模块化、高兼容性、高安全性、高智能化的技术特点。根据规划,合资公司将在2025年建设超过5000座换电站。

基于GBRC换电架构打造的换电车型,可适应2700~3100mm的宽泛轴距区间,覆盖轿车、SUV、MPV甚至物流车、轻卡等众多品类,完全满足网约车、私家车、出租车、物流车等不同市场的需求。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在软件研发实力方面,去年年初,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在一次内部员工分享交流中表示,传统汽车产业链是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新汽车产业链是信息、通讯技术加机电一体化形成了生态圈产业链,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公司正朝着软件公司方向转型。

对此,吉利围绕自动驾驶、车联网系统、车载芯片、激光通讯、操作系统、低轨卫星等基础设施进行积极投入,并向业界呈现了以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智立方工厂,集数字化仿真、云端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大量应用的杭州湾工厂,台州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为一体的西安制造基地。

评论|吉利的开端:中国星向上,新能源新高

2021年,吉利以132.8万辆的成绩收官。2022年,吉利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完成165万辆销售目标。

24%的增长预期明示着,吉利146380 辆“开端”之后,每一个吉利人都将释放自己的光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