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是什么模样?这个展览带你看她们的工作成果

近日,“全球华人艺术展”是“文化中国”系列活动之一,从2020年起正式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每年一届,并成为何香凝美术馆重点学术项目之一。正在展出的“文化中国·第四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将目光聚焦到了海外华人女性艺术群体,试图探讨当今社会劳动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展期至3月27日。

本次展览邀请了十六位长期生活在海外或来往于海内外的女性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她们以影像记录、艺术表意、空间再造的多维方式,集中呈现她们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是什么模样?这个展览带你看她们的工作成果

马文《天际一线》

主办方表示,“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展览的着眼点从农耕种植到工业生产再到智识生产,跨时代中的女性艺术家作为劳动生产力,所付出的体力、情感与智慧。

本次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展现她们在艺术实践中的不同工作和不同角色,以及她们对这些工作与角色的不同阐释和不同评述。

第一板块“记忆、迁移”,聚焦女性艺术群体处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工作,包括遗产与传承、移民与迁徙、饮食与文化等主题。

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是什么模样?这个展览带你看她们的工作成果

常羽辰《使用价值(一块田)》

第二板块“日常、非常”,关注女性艺术群体如何在家庭日常与艺术实践之间完成身份转换与身份突破。

第三板块“契机、转机”,展示女性艺术群体对社会发展、科技未来等宏观话题的诗意想象与缜密沉思。

艺术实践中的女性是什么模样?这个展览带你看她们的工作成果

董春华《中途相遇》

参展的女性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包括:常羽辰、董春华、关庄、郭钰铃、靳华、李韵霆、刘北立、刘多妮、骆佩珊、马文、毛羽丽、沈采、王美佳、王凝慧、张潇月、张亦飞。她们的作品有的以细腻敏感的情绪歌颂时代中的女性,有的以重复叠加等关键词探讨家庭劳动的意义,有的以超越性别的眼光对未来展开想象。她们呈现的作品,展示了女性群体对个体、集体、世界、历史、社会的观察、思考与感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部分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