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刘诗雯在WTT澳门站,击败王艺迪、孙颖莎杀入女单决赛,确实出乎了大家的预料。那么在WTT新加坡站,刘诗雯还能有这样高光的发挥吗?下面也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澳门赛队友对刘诗雯状态估计不足,赢球主要是经验起到作用大,硬实力仍处下风。
其实,早在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夺冠时,刘诗雯坦言自己对陈梦已经2年没赢过球了。能够拿下那场女单决赛的胜利,小枣也是靠陈梦在大赛中的应变不足,再加上她确实豁了出去的魄力,并不是她在对阵年轻选手上还有多大技术方面的优势。
1.新加坡站队友会提高重视,强强对攻刘诗雯不占优势。刘诗雯因为肘部伤病,已经缺席了长达一年多的比赛。伤病恢复后,状态不佳她也落选了东京奥运会女单资格,奥运模拟赛还以0:3被陪练何卓佳横扫。全运会女单能够拿到第3名,也是陈梦有肩伤在身,有故意放弃的因素。全运会后,刘诗雯也缺席了乒超联赛、世乒赛、世界杯总决赛。已经几乎处于“消失”的刘诗雯,并不是队友们在澳门赛主要攻克的对手。
陈梦、孙颖莎、王曼昱才是被冲击的重点,甚至“梦莎曼”之间也是在想方设法战胜对方夺冠,谁也会把濒临退役的刘诗雯当作主要对手,更想不到小枣在澳门赛有这样的好状态。从刘诗雯战胜王艺迪、孙颖莎的过程来看,她并不是赢在强强对攻上,是通过控制正手台内短球,以及前三板的抢攻战术,拿下了两位年轻选手。就是说,小枣不跟你比拼硬实力,在前三板上玩套路赢下来的。当然,刘诗雯这种赢球的办法是非常高明的,有策略性的。
并不是像陈梦那样非要拼到六、七板以上相持,就看谁比谁多一板,打实力球。然而,这种台内正手控短、发球后反手加力快撕,在新加坡站队友们会对这些套路加以重视的。如果前三板的速度、落点被新生代们适应或封挡住,那打到相持环节“硬碰硬”,刘诗雯在力量上、技术先进性上都是明显下风的。澳门赛决赛,刘诗雯被王曼昱0:4横扫,就看出了小枣在击球质量、力量上与王曼昱是有差距的。
刘诗雯处于即将退役的阶段,现在的她主要是享受乒乓球,新加坡站并没有目标要求。
刘诗雯在乒坛已经征战十几年,对她来说多一个冠军或少一个冠军,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不像处于巴黎奥运周期竞争的“梦莎曼”那样,要全力去争冠。
1.刘诗雯每球必争的精神,值得年轻选手学习。虽说是享受最后的乒乓时光,但是当我们看到刘诗雯在领先时,丝毫没有放松;在落后时,她也在积极想办法。对于打出的每一个球,刘诗雯都非常珍惜,她都会去当作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球去打。到了这个年龄段,还有这样每球必争的精神,确实令人钦佩。这样的精神,同样在大满贯马龙身上可以看了。
刘诗雯早已过了巅峰期,要说在新加坡站非要女单夺冠,或者杀入决赛,都是不太现实的。小枣女单能走多远,还要看具体的抽签情况。如果过早遇到王曼昱、陈梦,那刘诗雯可能会早早被淘汰。刘诗雯有夺冠能力的项目,还是与许昕搭档的混双。
大家觉得刘诗雯在WTT新加坡站,还能再次击败孙颖莎、王艺迪吗?新生代还会再给小枣这个机会吗?队友们是否会对她引起重视呢?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