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劉詩雯在WTT澳門站,擊敗王藝迪、孫穎莎殺入女單決賽,确實出乎了大家的預料。那麼在WTT新加坡站,劉詩雯還能有這樣高光的發揮嗎?下面也來探讨一下這個話題:

澳門賽隊友對劉詩雯狀态估計不足,赢球主要是經驗起到作用大,硬實力仍處下風。
其實,早在2019年布達佩斯世乒賽奪冠時,劉詩雯坦言自己對陳夢已經2年沒赢過球了。能夠拿下那場女單決賽的勝利,小棗也是靠陳夢在大賽中的應變不足,再加上她确實豁了出去的魄力,并不是她在對陣年輕選手上還有多大技術方面的優勢。
1.新加坡站隊友會提高重視,強強對攻劉詩雯不占優勢。劉詩雯因為肘部傷病,已經缺席了長達一年多的比賽。傷病恢複後,狀态不佳她也落選了東京奧運會女單資格,奧運模拟賽還以0:3被陪練何卓佳橫掃。全運會女單能夠拿到第3名,也是陳夢有肩傷在身,有故意放棄的因素。全運會後,劉詩雯也缺席了乒超聯賽、世乒賽、世界杯總決賽。已經幾乎處于“消失”的劉詩雯,并不是隊友們在澳門賽主要攻克的對手。
陳夢、孫穎莎、王曼昱才是被沖擊的重點,甚至“夢莎曼”之間也是在想方設法戰勝對方奪冠,誰也會把瀕臨退役的劉詩雯當作主要對手,更想不到小棗在澳門賽有這樣的好狀态。從劉詩雯戰勝王藝迪、孫穎莎的過程來看,她并不是赢在強強對攻上,是通過控制正手台内短球,以及前三闆的搶攻戰術,拿下了兩位年輕選手。就是說,小棗不跟你比拼硬實力,在前三闆上玩套路赢下來的。當然,劉詩雯這種赢球的辦法是非常高明的,有政策性的。
并不是像陳夢那樣非要拼到六、七闆以上相持,就看誰比誰多一闆,打實力球。然而,這種台内正手控短、發球後反手加力快撕,在新加坡站隊友們會對這些套路加以重視的。如果前三闆的速度、落點被新生代們适應或封擋住,那打到相持環節“硬碰硬”,劉詩雯在力量上、技術先進性上都是明顯下風的。澳門賽決賽,劉詩雯被王曼昱0:4橫掃,就看出了小棗在擊球品質、力量上與王曼昱是有差距的。
劉詩雯處于即将退役的階段,現在的她主要是享受乒乓球,新加坡站并沒有目标要求。
劉詩雯在乒壇已經征戰十幾年,對她來說多一個冠軍或少一個冠軍,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不像處于巴黎奧運周期競争的“夢莎曼”那樣,要全力去争冠。
1.劉詩雯每球必争的精神,值得年輕選手學習。雖說是享受最後的乒乓時光,但是當我們看到劉詩雯在領先時,絲毫沒有放松;在落後時,她也在積極想辦法。對于打出的每一個球,劉詩雯都非常珍惜,她都會去當作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個球去打。到了這個年齡段,還有這樣每球必争的精神,确實令人欽佩。這樣的精神,同樣在大滿貫馬龍身上可以看了。
劉詩雯早已過了巅峰期,要說在新加坡站非要女單奪冠,或者殺入決賽,都是不太現實的。小棗女單能走多遠,還要看具體的抽簽情況。如果過早遇到王曼昱、陳夢,那劉詩雯可能會早早被淘汰。劉詩雯有奪冠能力的項目,還是與許昕搭檔的混雙。
大家覺得劉詩雯在WTT新加坡站,還能再次擊敗孫穎莎、王藝迪嗎?新生代還會再給小棗這個機會嗎?隊友們是否會對她引起重視呢?歡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