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虎年春晚舞台上,当张国立与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推出了一件文物时,亿万名观众纷纷都表示感叹,惊讶古人的浪漫。

而这件文物,便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大面具。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形状诡异,但来历却并不简单

这座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它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

不过跟我们传统审美不太符合,这件面具似乎看上去有些诡异,高鼻大嘴、粗眉大眼,眼睛却突出而斜视,耳朵宽大且有孔,一眼看去,不知所以然。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图源网络)

但这件大面具可以明显看到当时雕刻技术的精湛,不仅能够看出宽颈广额、棱角分明,其眉部、眼睛、嘴唇等线条流畅,全都突出于面部。

而面具两侧上下以及额部正中都有方形穿孔,考古学猜测其用途可用于固定。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这件文物是如何而来?

咱们就得先说说三星堆遗址。

这座遗址位于四川省广安市,距离成都市区大约40多公里,这座遗址分布面积大约12平方千米,距今大约有5000-3000年历史。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据考古专业人员仔细对比和查阅,发现这座遗址可能来自于古蜀国,是一座由众多文化遗存分布点组成的庞大的遗址群。

考古人员将这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划分为4期,一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期-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上下,从新时期时代再到商末周初,上下延续将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三星堆”出土的立人铜像,图源网络)

为何会叫三星堆呢?

主要是1929年,一个农民在土堆附近挖沟时,突然挖出了一坑玉器。

当时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发现从地图上看,这三个土堆就如同一条线上的三颗星,于是就称为“三星堆”。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葛维汉)

而到了1980年开启,大陆文物工作人员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达到上万件。

随着工作人员进一步挖掘,大量器形独特精美的文物也随之出土,于是到了1988年,国务院就单独将三星堆遗址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而2021年年初,考古文物工作人员就开始对三号“祭祀坑”进行发掘。

其中在三号坑的中部偏南位置,就挖掘出青铜大面具,当时还跟其他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象牙等多种类珍贵文物一起挖掘。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源自于@三星堆考古人)

2021年6月23日,这件沉睡三千多年的大面具提取出坑。

考古人员对这件大面具的铸造工艺进行分析,发现这件大面具是分别铸成型,先由面部、脸颊后部、眼睛、耳朵等多部位分别铸造,随后在进行拼合为一体。

考古人员分析,这件大面具跟其他挖掘出来的青铜器文物一样,都是当时祭祀所用,体现出当时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一个坑,为何会如此出名?

事实上,早在三星堆被发现之前,历史学者都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主要是来自五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

但三星堆的发现,就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到五千年前。

这就意味着:当时不仅黄河流域就产生中华民族以及文化,长江流域也可能是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并不是单一文明起源,而是多个发源地互相融合。

惊艳央视春晚?这座青铜大面具,凭什么能成为春晚最大的“腕”?

(古蜀先民生活场景绘画)

而我们看到这些三星堆出土文物的雕刻,反映了当时古蜀人图腾崇拜,他们崇拜大眼睛、高鼻子以及大耳朵。

此次出土的大面具,不仅体现了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最关键是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文化元素以及创造力。

值得一提,目前所挖掘出来的三星堆遗址,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尚未达到千分之二。

希望更多文物能够早日问世,更多的真相得到挖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