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降糖小妙招 | 正确调整「灯光亮度」有助于血糖调控

作者:医脉通内分泌科
降糖小妙招 | 正确调整「灯光亮度」有助于血糖调控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所处环境的明/暗周期与新陈代谢具有同步性。不过在现代社会,人造光全天候可用,在本应较暗的时间段,很多人却往往暴露在明亮的光照中。这种照明规律对新陈代谢造成了不良影响。本项研究表明:接近自然光/暗周期的室内的照明条件,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及增加餐后能量消耗。

近日,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有代谢性疾病风险的个体在自然明/暗周期与次优照明条件下的代谢反应。该研究于Diabetologia期刊上发布。

研究设计

研究人员对14名年龄在40岁到75岁之间的超重成年人进行了随机对照交叉试验,这些人符合胰岛素抵抗的四个标准之一。并且,只有在晚上11点左右睡觉,睡眠时间为7~9小时的参与者被纳入。参加者从第1天下午6时开始,在代谢室内分别停留两个40小时,第3天中午结束。

➤第一期(模拟自然规律),参与者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处于明亮的灯光中,从晚上6点到晚上11点处于昏暗的灯光环境中。

➤第二期(与自然规律相反),间隔至少4天,参与者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处于昏暗的灯光中,从晚上6点到晚上11点处于明亮的灯光中。

受试者在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佩戴活动记录仪测量睡眠模式。根据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生成量计算能量消耗、睡眠代谢率和基质氧化。采用无线传感器测量皮肤温度。分别于第2、3天上午7:45和第2天下午5:45采集空腹血样,每天早餐后和第2天晚餐后每隔30分钟抽取4小时的餐后血样(图1)。

降糖小妙招 | 正确调整「灯光亮度」有助于血糖调控

图1 研究方案

明亮的日间照明可降低血糖

第二期的参与者比第一期的参与者在第二天早餐后甘油三酯的升高幅度更大(P=0.029)(图2 d)。第一期参与者比第二期参与者的晚餐前血糖低(5 mmol/L vs.5.2 mmol/L;P=0.02)(图2 b)。

降糖小妙招 | 正确调整「灯光亮度」有助于血糖调控

图2 餐后血浆变化

明亮的日间照明改善了能量消耗

能量消耗: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能量消耗在不同的光照模式下没有显著差异。第二天早餐的餐后阶段,能量消耗也没有差别。晚餐后,第一期参与者比第二期参与者有更多的餐后能量消耗。(图3a)

睡眠代谢率(SMR):第二期参与者的夜间SMR低于第一期参与者(图3b)。呼吸交换比率在任何时间间隔内在不同条件下没有差异。

降糖小妙招 | 正确调整「灯光亮度」有助于血糖调控

图3能量消耗与SMR

结论

与昏暗的白天-明亮的晚间条件相比,明亮的白天-昏暗的夜晚条件大多能获得有利的结果:餐前血糖水平较低,餐后能量消耗较多。

撰文:雨文

审核:田字格

参考文献:

[1]Harmsen JF, Wefers J, Doligkeit D. et al. The influence of bright and dim light on substrate metabolism, energy expenditure and thermoregulation in insulin-resistant individuals depends on time of day. Diabetologia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