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产特斯拉“减配”,不应减掉用户的“安全感”

上周,国外媒体报道称,因为芯片供应短缺,特斯拉对上海生产的Model 3和ModelY进行了减配,移除了转向架中两个控制单元中的一个。据悉,这些“减配车”将会销往中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市场。

国产特斯拉“减配”,不应减掉用户的“安全感”

看到这个消息后,很多消费者不淡定了,认为特斯拉又在玩儿“偷工减料”,降低汽车的安全性,且试图蒙骗消费者。

经过多方信息了解后我发现,特斯拉此次“减配”并非对安全标准的降低,而是对辅助驾驶功能冗余的减少,通俗说就是减掉的控制单元是为了L3级自动驾驶而提前安装的,如果将来汽车达不到L3级,这个功能其实没什么用。这里的减配,与传统意义上的防撞钢梁弱化、铝材换钢材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为何消息曝出后,还是引发了不少舆论的担心呢?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特斯拉并未主动将信息进行释放,并给出应对舆论的策略,导致用户认为,车辆安全系数降低了,而本来该享有的东西被无缘无故取消了。

国产特斯拉“减配”,不应减掉用户的“安全感”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儿上,特斯拉的做法很特斯拉,即我认为没必要解释就不解释了,你接受就行了。

其实,在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很多概念在企业和用户之间存在认知不对等。拿我们最习以为常的续航为例,NEDC续航往往都是理论续航,实际使用中都要打折扣,如果是冬季,甚至打对折都不过分。在电动车推广初期,因为续航问题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续航缩水”已经成了共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如今,在智能驾驶领域,其实有很多概念,比如自动驾驶辅助、安全冗余、全场景、原生架构等存在认知模糊、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这就需要各方来共同教育市场,提升用户对智能汽车的认识,增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其中就包括用户的心理安全感。

所以在此也想呼吁那些走在前面的企业,汽车切莫一卖了之,提升销量与普及认知两手都要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