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冬奥引导员沈成蔚:开幕式上的举牌小姐姐是怎么练成的?

作者:紫牛新闻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举着牌子带领各国运动员入场的引导员小姐姐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冬奥会引导员沈成蔚,听她讲述从海选到走向全世界观众大屏的故事。沈成蔚介绍道,引导员训练过程非常艰苦,即使在进入鸟巢的最后阶段,依然有人不断退出。“冬奥开幕式那一刻,在台下等待的我紧张得全身都在发抖,我站上去后看见运动员们热情洋溢的笑容,那一刻突然感觉很温暖,一点也不紧张了。”

对话冬奥引导员沈成蔚:开幕式上的举牌小姐姐是怎么练成的?

通过层层选拔 一度担任替补

沈成蔚一名大二学生,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的编导专业。“去年九月,辅导员在群里通知了冬奥会招引导员的消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沈成蔚介绍道,初选时要求就比较高,只招收身高在1.7米以上的,“报名的人很多,就单我们学校就有100多人,初步面试后还有50人。”去年十月初选结束后,沈成蔚进入一所体育馆开始半封闭训练。“其实一共就两个动作,,一个是等待时刻端着牌子的动作,另一个就是举着牌子的动作。”沈成蔚告诉记者,虽然在场上的时候只有四五分钟,但训练时她们要举着牌子保持45分钟以上。

由于当时尚未确认出场时是否佩戴口罩,小姐姐们还要进行面部表情的练习,“要很自然的那种笑,我们就咬着小木杆练习,一场练下去,脸上肌肉非常酸疼。”除此之外,还有步伐、形体、仪态等等的练习。进入体育馆两三天后,张艺谋导演亲临现场,又筛选了一轮。“那时候人还是很多的,我们就站成一排,面对张导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轮过去,在他面前走一遍。”去年十一月底,经过层层选拔,沈成蔚和留下来的小姐姐一起来到了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场馆,鸟巢,做最后的准备。

这段时间,沈成蔚能实地的感到了冬奥会的氛围愈发浓烈,“一开始大街小巷上都渐渐贴满了冬奥标志,再后来冰墩墩、雪容融买不到了,平常我们坐车走的也是冬奥专线,路上都是各种标识、标语,就是那种冬奥临近的欢喜氛围越来越强烈了。”

“每天会有大巴来回接送我们,往返鸟巢和学校,鸟巢的伙食很好,但是稍微多吃一点,就会有人来提醒注意身材。”沈成蔚说,“我们刚进入鸟巢时,里面有些地方还比较脏乱。随着冬奥时间的临近,里面被打法的焕然一新,也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冬奥标志。”每天练习的强度和冬奥临近的压迫感都很大,从初选到在鸟巢最后阶段,都有人退出。“当时我就想,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精力,我一定要走到最后,我就对自己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沈成蔚坦言道,自己一度被降为替补,好在最终顶住的了压力。“原先是准备让我作为53号哈萨克斯坦的引导员,在最后一次联排中,导演觉得我表现还不错,就把我调到前面,作为8号牙买加的引导员。”

在最后一次联排结束后,下场时沈成蔚在鸟巢通道口不经意的抬了一下头,“我看见了91个国家的旗子在随风飘动,那一刻我真的印象特别深刻,觉得国家越来越强大,我的前途一片光明。”

对话冬奥引导员沈成蔚:开幕式上的举牌小姐姐是怎么练成的?

开幕式紧张到发颤 看到运动员笑容后瞬间温暖

“开幕式的那一天,我坐在台下看表演,等待表演后运动员出场环节。”沈成蔚回忆道,现场节目非常震撼,“一边觉得精彩一边压力就上来了,前面这么好,万一后面上场时搞砸了,那就真完蛋了。那会我就是一边激动,一边紧张的看完整个表演,直到冰立方上升,国门打开运动员出场。”沈成蔚告诉记者,准备时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因为紧张,自己全身一直在发颤。

“直到导演叫到7号引导员的时候,我还在颤,后来叫到我了,我上去就看见了旁边的牙买加运动员,他们高高大大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那一刻我顿时就感觉暖和起来了,不颤了。”沈成蔚说,自己的心定下来,感觉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比练习时的稳重,“当时全身心的投入,脑海里全是要完成这个环节,甚至我都听不到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沈成蔚没有辜负四个月以来的付出,她和其他引导员小姐姐们,成为了冬奥开幕式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开幕式后,沈成蔚的工作就结束了,目前她正在酒店隔离,“我这几天就睡睡觉,看看电影,剪剪视频,让自己早点回到从前那个状态。”沈成蔚还是一名B站UP主,她介绍道,“我在B站上的第一个视频是收到中央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的开箱视频,我进入学校后发现了太多有意思的事情,我用视频的方式就记录下来,发到B站上去。因为我学的正好是编导专业,这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摄影、剪辑、编导能力。”

对话冬奥引导员沈成蔚:开幕式上的举牌小姐姐是怎么练成的?

“我们平时训练的时候,不允许带手机。冬奥会开幕式那天,就允许我们带手机了,大家那时候都特别开心,就想记录下这个高光的时刻。我也记录下了这个时刻,算是对这四个月生活的一个总结吧,回去大概剪了三四天,发到网上就火了。”沈成蔚说,看到评论中大家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感觉非常幸福。

将回归大学正常生活 相信以后还会有更高光的时刻

“这四个月的时间给我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我现在仪态上更挺拔了,笑起来也更自然了,整个人也更加自信。”谈到本次冬奥会的经历,沈成蔚认为自我的提升是全方位的,“我的抗压能力也增加了,我做过一段时间替补,经历过各种心态的变化,也一度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担心最终能不能在开幕式上亮相,担心能不能在全世界的目光下表现好,很多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去上。”沈成蔚笑道,这段经历将成为她一生的宝贵财富。

作为编导专业学生,能现场观摩国内最高水平的艺术盛宴,沈成蔚感到非常荣幸,“我在现场经常看灯光是怎么弄的,虽然我能看见的只是一些皮毛,也让我受益匪浅。”在看传红旗那段时,沈成蔚感动的落了泪,“一方面是这一刻让我感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真的强,另一方面我看到了导播是如何切画面,将震撼的场景在镜头面前表达出来,真的是非常荣幸。”

对话冬奥引导员沈成蔚:开幕式上的举牌小姐姐是怎么练成的?

谈到未来,沈成蔚表示肯定要尽快回归到大学生活中去,“我会继续完成我的在校作业,拍片子、剪视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冬奥引导员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高光时刻,但它已经过去了,回到学校后肯定还有人会提及这个事情,我不会把它当作炫耀的资本,我相信我以后还能更高光的时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