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孩子最想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孩子想要的不是昂贵的礼物,不是最新版的玩具,孩子想要的只是有爸爸妈妈的关心和陪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饭。其实教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爱就是家长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方式。
爱是高质量的陪伴,是在意对方的情绪感受,是满足对方的合理需求。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两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一个六岁的小男孩说:“我的爸爸妈妈总是很忙,平时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吃饭,偶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爸爸妈妈也都是各自拿着手机处理工作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听我讲学校的事情,我只想和爸爸妈妈好好吃一顿饭,给他们讲一讲我今天发生的事情。”孩子的话听起来很让人觉得心酸。
为什么教育学家要主张一家人应该时常聚在一起吃饭呢?这不仅是因为和家人一起吃饭是每一个期盼得到爸爸妈妈的陪伴的孩子的愿望,更是因为餐桌对话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灵教育方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餐,气氛轻松愉悦,每个人都可以谈一谈今天发生的趣事,有什么感想,或者一起闲聊,孩子可以从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幸福和安全,也可以从爸爸妈妈的谈论中了解到更多关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对于家庭和社会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
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于工作、应酬、社交,忽略了家人和孩子的感受,使得陪伴孩子,家人聚餐都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一位作家曾说过:“相爱的人就是要在一起吃饭,吃很多顿饭。”爱孩子就让孩子在这些日常的生活小事中感受爱与温情,这些平凡却温馨的回忆会成为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宝藏。
每场餐桌对话并不一一定都要有教育意义,父母也可以与孩子说一些欢乐却无意义的事情,对孩子进行心灵教育,内容不重要,气氛最重要,家庭成员之间充满愉悦、轻松和爱的气氛是对孩子的心灵最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