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

要说最近乒乓球界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是什么,那孙颖莎主管教练空缺一事必然能名列前茅。作为目前女乒国家队内年龄最小的世界冠军、唯一的00后奥运金牌得主,孙颖莎在去年10月前主管教练黄海城辞职后就一直处于“散养”状态,至今已有4个月时间。

而在这期间,孙颖莎还经历了休斯敦世乒赛、WTT世界杯决赛、WTT澳门赛三个赛事的考验,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会有球迷提出疑问:如果能得到名师主管的话,她是否就能再上一层楼呢?

但现实的情况就是,4个月过去后,孙颖莎不但继续在被“散养”,而且之前临时指导过他的奥运冠军陈玘也将回江苏省队发展。

那么问题就来了:

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这么难确定?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女队主帅李隼、队内其他教练员们究竟在顾虑什么呢?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一、国乒主管教练安排的一般模式

任何事情发生的结果都能追溯一个以上的原因,在孙颖莎主管教练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当我们静下心来分析时便会发现,莎莎现在所出现的窘境,既有其普遍性的因素,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先来说普遍性。

众所周知,孙颖莎现在是国乒的核心主力运动员,队内位置至少是前三,也可以被视为前二(毕竟是国乒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两位女单选手之一),而对于这个级别的选手,无论是中国乒协、还是乒乓球队都会非常慎重地考虑其主管教练人选。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通常来说,像莎莎这种级别的选手,国乒一般有三种配置教练的方案:

其一,是以名师接手,重点培养。比如现任主帅李隼就曾分管过三位大满贯运动员王楠、张怡宁、李晓霞,还带过朱雨玲等世界冠军。所以个人认为,若不是因为2017年孔令辉突然离开国乒、李隼上位当主教练的话,孙颖莎原本存在很大可能被李隼接管。

其二,是以名将接手,互相磨合。比如孔令辉退役后执教郭跃、马琳退役后执教刘诗雯与陈梦。这些人在当时的执教经验其实并丰富,但自己在运动员期间的成绩优异,所以对乒乓球的理解也优于常人,而且自带偶像光环,能对弟子形成天然威信。

其三,是以队内地位一般、但与弟子形成较长期关系的教练员来继续主管。比如黄海城带孙颖莎就接近这种——当然,这里不是说黄海城不优秀,但很显然,他本人缺少较高的知名度,在队内也很难参与到世界大赛级别的指导当中,但毕竟与小将磨合已久,知根知底。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不管是以上哪种配置,都必须满足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要获得相互认可,形成“共生共存”的关系。历史上双方发生矛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所谓的大满贯将主教练给“炒鱿鱼”的往事,而将帅不和的情况必将对双方都造成负面影响。

而既然要形成“共生共存”的关系,就免不了需要时间来磨合。孙颖莎与黄海城磨合了很多年,突然宣告结束,别人一时半会儿想接手也确实有些困难,因为历史的“惯性”还没结束,新的执教方式反而可能给小将造成思想的混乱,于是事情便被耽误了。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情况本身是不正常的,毕竟国家队选手哪有没主管教练这一说?何况还是奥运会主力运动员!所以我们必须再讨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

孙颖莎目前的与众不同之处。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二、孙颖莎本人情况的特殊性

相比于国乒历代核心主力,孙颖莎的情况确实非常特殊,而造成其特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

她的崛起,太快、太突然了!

作为2000年11月出生的年轻小将,孙颖莎在2017年才刚进入国家一队,并且当时只是模仿日本选手平野美宇的陪练。

2018年的时候,王曼昱、陈幸同等人跻身世界冠军行列,孙颖莎仍然身处主力阵容之外,排在她前面的选手至少还有6个(丁宁、刘诗雯、朱雨玲、陈梦、王曼昱、陈幸同)。

2019年年初,孙颖莎的地位明显上升,但一开始也仅仅是挤下了朱雨玲、陈幸同,步入了前5号主力。

但没过多久,形势又发生剧变,刘诗雯伤病严重、丁宁惨遭伊藤美诚11-0暴击、王曼昱也出现了一定的状态波动,结果到2020年下半年的时候,孙颖莎的核心位置开始确立,最终成为了奥运会的女单、女团两项参赛选手。

时间哪怕是倒退一年半,谁也不敢打包票说她能走到这一步!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而伴随着孙颖莎的极速崛起,黄海城的执教也显得微妙起来,因为他既不是什么女队主教练,也不是女一队教练组长,甚至在队里面的知名度与大赛经验也不如肖战等人。

如今的弟子已经能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这样的顶级大赛,而他却连坐到教练席现场指导的资格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当然不能持久。

教练员和运动员一样,也是一步步成长的。假如孙颖莎是按部就班地进步,那么黄海城也可能逐渐获得更多机会来指导她,再加上他以前还带过陈梦、发掘过刘诗雯等人,所以未来也能够慢慢担当起国乒女队的重任来。

可现实情况却是:孙颖莎一步三个台阶,黄海城却是一步一个台阶,这就麻烦了。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如果孙颖莎是刘诗雯、陈梦,那抓紧时间换个教练或许还来得及,因为她们不是年轻小将,对于相关调整的适应性肯定会更好。但孙颖莎当时毕竟才20岁左右,每一次新的适应都可能产生“排斥”,所以前段时间国乒就只能选择一个折中方案,那就是让主教练李隼兼管。

毕竟从名义上讲,大家都是主教练的弟子,平时也都要接受主教练的训导,习惯成自然。更何况李隼的执教经验确实也非常丰富,所以能娴熟地处理年轻运动员的思想问题,换别人就未必能成功了。

但主教练不可能一直兼管某一位运动员,所以奥运会结束后,孙颖莎又回到了黄海城麾下,可偏偏这个时候黄海城又辞职了,这就麻烦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现在国乒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吗?

你别说,还真难!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三、国乒教练组的窘境

其实不光运动员,教练组也是会存在“新老交替”的。

关注乒坛的朋友们都知道,近年来国乒内部出现了一股“退队潮”,许多名将都宣布离开国家队。而除了运动员,其实也有不少的教练选择了回归自己的家庭与原工作单位,比如黄海城、陈玘、陈彬、郭焱等人。

此外,孔令辉离任、李隼接班主帅这一重大变动也让前线的主管教练岗位显得更加紧张——尤其是李隼,现在看起来是少了他一个主管运动员的教练,实际上却好像是少了好几个,因为他以前的“战斗力”太强了点,队内的确无人能及。

那么再让我们看看女队另外两位炙手可热的教练员:马琳、肖战。他们又是否适合接手现在的孙颖莎呢?

马琳是奥运冠军出身,运动员时期足智多谋,执教后也屡创佳绩,但他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没有比较完整的国家队执教经验,在国乒内一上来就是接手已经成名的刘诗雯、陈梦等人(之前在男队也是管马龙),所以在年轻小将的引导方面可能就不如李隼等人了。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孙颖莎固然也是名将,但她毕竟太小了。刘诗雯、陈梦曾经也处在孙颖莎这个稚嫩的年纪,但她们毕竟已经走过了那个时间段的迷茫,所以马琳只需要集中精力为二人布置技战术就行了,可对孙颖莎这样的新星来说,她还需要更多其它方面的指导才行。

肖战的话,打球不如马琳,但执教经验却更丰富,而且带过奥运冠军陈静、陈玘、刘诗雯、张继科、王曼昱等人,尤其后两人都是年轻的时候在肖战手中迅速崛起的,看起来他非常适合带孙颖莎。

不过纵观肖战的执教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带一个人成绩斐然,但同时带多个人的话就显得精力不足,只能“抓重点”。如果现在将孙颖莎、王曼昱一起划到肖战的门下,那么很可能导致三个人的整体水平都出现下滑。

这绝对不是刘国梁和教练组希望看到的事情。

而马琳、肖战之后的,国乒女队现在的教练员在成绩、经验等各方面都有所不足,自然也不敢轻易尝试去带孙颖莎这样的核心主力。

深度分析:孙颖莎的主管教练为何难确定?刘国梁等人在顾虑什么?

常有人说:像孙颖莎这样的选手,是个教练执教都不会差,纯属“捡漏”。

但大家不要忘了,像孙颖莎这样的选手,如果带不出更好的成绩来,对国家、对弟子、对自己来说都绝不是幸事。

或许,从国家队离开之前,黄海城指导也曾这么想过?

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孙颖莎主管教练位置的空缺,绝非刘国梁和教练组在刻意为难她——为难自己队里的核心主力、希望之星、外战英雄,有什么好处呢?

一切,都是想让莎莎获得最好的结果而已。

最后还是用孙颖莎自己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希望大家相信我,也相信这支宇宙最强的团队吧。中国队乒乓队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员。更换主管教练在国家队运动员的成长轨迹里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教练来帮助自己提高。我相信自己会做的很好,更相信中国乒乓球队教练组的智慧。”

加油,莎莎!加油,中国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