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宵节将至,带你了解一下“元宵”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一直是中国的传统。

“元宵”即“汤圆”,有团圆美满之意。

香泽糯米做汤圆,沸水飘银富贵咸。

入口绵甜滑润爽,阖家欢乐醉天年。

要注意的是,元宵虽然好吃,但不是适合所有人,肝病患者吃元宵有讲究。

元宵节将至,带你了解一下“元宵”

糯米是制作元宵的主要原料,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及淀粉等多种营养物质;此外糯米还富含B族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我们来了解一下元宵的特点。

1. 热量:一般建议只能把元宵当作节庆食物“意思意思”,或是解解馋,最好不要将其当作正餐大量食用,每次吃个一二个为宜。因为元宵含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热量很高,对于体重过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发生的可能。

2. 外皮:无论北方元宵或南方汤圆,其外皮均以糯米粉为食材。《本草纲目》早有记载,糯米粘滞、难化。《本草逢原》也说,糯米若做粘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糯米含较多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小孩,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另外,糯米淀粉含量多,升糖指数高,多食易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慎食。

元宵节将至,带你了解一下“元宵”

3. 馅:元宵馅种类繁多,甜的、咸的应有尽有。无论甜、咸馅,其中油脂含量均很高,为求美味,常会使用猪油。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

4. 汤:甜馅元宵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汤里不需要再加糖,以减少热量摄取。配汤也要注意保证滋味和营养,比如,汤可以用桂圆红枣汤或桂圆姜汤取代,可有补身祛寒的功效;小元宵还可以用花茶来煮,味道更新鲜,也可使用红糖及姜片煮以去除寒气,或放入桂圆、红枣、白木耳等,增加营养含量;还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但需注意的是,汤中不要再放太多的油脂或调味料。传统吃法中有“原汤化原食”之说,食罢元宵喝点汤是有好处的。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吃元宵有什么讲究?

对于乙肝携带者、轻症肝病患者可适量食用,建议要“少糖、少油”,不要吃油炸元宵,比较难以消化。

元宵节将至,带你了解一下“元宵”

有的人喜欢用醪糟煮汤圆,醪糟为发酵食品,虽口味香醇,营养丰富,但含有少量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可能会加重肝损伤,不适合肝病患者食用。

元宵节将至,带你了解一下“元宵”

肝硬化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元宵,大多数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元宵黏性高,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蠕动,容易诱发曲张的血管破裂而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合并以下疾病的人群注意不要吃元宵。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较高,若患者贪食,可使血糖急剧升高,容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溃疡病患者:吃元宵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不良后果;

胃肠道消化功能不良者: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急性胃肠炎患者: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则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高烧患者: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相对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此类患者食用元宵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少食为宜。

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元宵主料糯米本身粘性较大,老年人由于生理衰退,咽喉部黏膜会逐渐萎缩,而孩子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这两类人群最容易出现元宵卡喉情况,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所以吃元宵时务必要细嚼慢咽、不要太急、太快或过量,更不要边吃边说话或边吃边玩。

元宵节将至,带你了解一下“元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