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锂电池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百年前,但它真正大放异彩的时间却要从1992年开始,至于汽车领域,那时间就更短了。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潮流随着电气化出现,宁德时代就凭着这一块小小的电池,登上了“万亿企业”的舞台。在去年之前的宁德时代,称得上是一个意气风发。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多样需求。车企们需要更具性价比,消费者们需要剔除里程焦虑,当动力电池技术的革新势在必行,而又不仅仅局限在锂电池单一范围内的时候。压力也来到了宁德时代这一边。无可避免的,宁德时代有些焦虑了。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陈立泉院士曾经公开表示过,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无外乎两条路:一条是固态电池的路,另外一条则是钠离子电池的路。具体分析,固态电池便属于锂电池深度“内卷”的方向,而钠离子电池则可以当做是一种全新电池体系的建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企业也不例外,纵使宁德时代规模颇大,无奈底蕴不深,它终归是要选择一个方向去突破的。面对着未知,宁德时代纵使有明晰的方向,也不由得会有些茫然。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与此同时,留给宁德时代选择的时间并不多。以固态电池为例,宁德时代给出的时间节点是在2030年量产,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蔚来ET7在明年就会有半固态电池量产上车。除了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之外,4680电池、无钴电池、高镍电池,以及刀片、One-stop等封装技术的存在,都是令宁德时代龙头地位受到冲击的各种元素。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可以说,自建电池的出现,让宁德时代的统治力出现了下降。当缺口出现,随之而来的只会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 外患未平,内忧又起。以动力电池原材料为例,其采购成本在2021年就已经让业界惊呼“高攀不起”,而2022年可能会进一步走高。据行业机构预测,原材料成本的进一步上涨,将可能导致2022年电池更加昂贵,业界预期中的每千瓦时100美元成本以下的电池来临之时,或许要被往后推迟两年。根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底以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再度上涨,电解钴涨2500元~3000元/吨;钴粉涨10000元/吨;碳酸锂涨3500元/吨。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一边是需要大力投入的研发资金,一边是可能到来的高成本。两面夹击下,纵使是宁德时代也有些分身乏术。前段时间,宁德时代花19亿“截胡”赣锋锂业的加拿大锂矿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最终宁德时代亦是被美洲锂业“反截胡”,但无论是320亿建立邦普循环产业园,还是在国内宜春等多地的落子,都不难看出宁德时代对于建立一个“完备”动力电池生态链的迫切。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为了面对困局以及可能到来的围剿,宁德时代必须在包围圈形成之前突围而出。一方面,宁德时代开始整合资源,试图将上下游产业链打通并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固然,这样的做法有些“劳民伤财”,但却足够行之有效。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将股价拉高并捐给了上海交大。继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联合建立学院之后,再加上一笔不菲的捐款,宁德时代的目的昭然若揭——建立人才资源池,组建学术自留地。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此外在去年8月份,德时代发起了高达582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募资,其对外宣称的便是为了扩产扩能,并涉及到对福鼎时代、广东瑞庆时代,以及江苏时代等6个项目的投资。尽管之后的募资规模也削减了不少,倒也是达到了450亿的巨额,到了这时,也不难体现出宁德时代借力资本的决心了。 在2021年中,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去宁化”,其中原因就有产能问题导致的供求不足,使得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选择“PLAN B”,放弃了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与此同时,当宁德时代还处于供求不足的时候,其余电池厂商却早已在扩大产能的道路上发足狂奔。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因此,纵使宁德时代已经拼命追赶,却不能否认起步迟了的事实。而且,在产能扩大的过程中,宁德时代也承担了比其余厂商更大的风险。 尽管有人喊出明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口号,但按照目前的市场走向,其中混动车辆的占比会达到一个很高的占比,对于电池依赖程度更高的纯电车型,反而不一定会有混动车型那般畅销。因此,扩大的产能是否能够真的派上用场,还是如同SUV热潮褪去的市场产能过剩那般,真不好说。 当然,宁德时代也有着自己的杀手锏。1月18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电服”正式发布了换电服务品牌EVOGO,并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整体换电服务,包括被命名为“巧克力换电块”的统一规格的电池,以及换电站和线上APP。

宁德时代的焦虑与破局

简单来说,宁德时代是想趁自己统治力还足够强的时候,试图统一电池标准。目前有足够多的品牌和产品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产品,通过对电池标准的统一,宁德时代不但能够将这些企业和自己绑在一起拧成一股绳,还能极大推进换电技术的普及面,可谓是共赢的局面。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已经被写入了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至少从那时开始,换电就处于新一轮的政策红利期。另一方面,车企自己推动的换电模式,面临的难题也显而易见,从电池规格再到换电站,都面临无法解决的通用性难题。 对比之下,宁德时代实为高招。也从现在开始,宁德时代作为供应商绑定头部车企,变成了直接绑定用户。从商业模式层面看,这无疑是一个巨变,背后或将是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