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过完年,他们都变了。”

立春那天,是上海气温最低的一天。

我记得有本儿架空历史的小说里,男主人公生于明末小冰河期的北方,因为太冷怕被冻死街头,冒着兵灾逃到南方。

南方确实不会像北方那样,直接给人冻嗝屁了。

但以现代人的耐受力来说,冷不丁地一降温,还是要死要活。

五九六九冰上走,这是北方。

老家水管子下面挂的冰溜子,我小时候都拿当冰棍儿嗦的。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正常来说得三月份。但南方的冬春过度比较倏忽,不知怎的,它就过来了。

就像这几天,明明连着下了好几天雨,冷的不行,我却总有一种开春儿了的氛围感。

仿佛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等着吧,太阳一出来,立马就是个春天。

春节过后就是春天,这么隆重的节日,仿佛就是为了郑重的告诉你,把不好的东西留在那个阴冷的冬天里。

春天,就要来了。

“一过完年,他们都变了。”

昨天,D哥问我稿子写完没。

D哥是我去年认识的滚圈儿朋友,他和几个小伙伴搞了个摇滚乐的公众号,平时就发点儿乐评啊,乐队专访啊,演出信息啊啥的。

我一看,这不就是我想干的事儿吗,于是腆着个大脸混进了他们的写稿小分队,隔三差五出一篇推文啥的。

但我这个人吧,拖延症,不,拖延癌晚期。

就比如说这篇稿子,一篇关于五条人歌词的文本赏析。

当初我自告奋勇,非要写这个选题,还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星期肯定完事儿。

然后吭哧瘪肚写了一个月,才写了一半多。

年前最后一周上班,我赌咒发誓一定要在那周把稿子给整出来,高低不让它过去这个年。

结果刚发完誓,我就失业了。

这大概就是我摸鱼写稿的代价吧。

于是这篇本该上个月就发出去的稿子,一拖再拖,接连跳票,直到昨天。

D哥在微信上问我的时候,我还愣了一下,稿子,什么稿子?

卧槽?稿子!

我这才想起来,还有这篇比哪吒还难产的稿子。

我赶紧打开电脑,点开文档,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

很奇怪,年前的时候,这篇稿子写的很艰难。

这种干货类的东西,写起来需要掰开了揉碎了,那都是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一再跳票,也是因为到后面实在是头秃,索性扔一边去了。

结果这次再打开这篇稿子,不说文思泉涌吧,至少也是得心应手,写的出奇顺畅。

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这篇总字数四千多字的稿子就完成了。

最后收了尾,保存,发送,关电脑,一气呵成,畅快如同排了三天的宿便。

年前和年后写,感觉完全不同。

如果年前是陷入泥泞积重难返,那年后就是酣畅淋漓一身轻松。

啊,这就是重获新生的感觉吗?

“一过完年,他们都变了。”

其实一切都没改变,哪怕过了个年。

称上的体重不会减少,反而因为过了个年飙升10斤。

工作不会有改变,老板并没有给你涨工资,反而因为行业不景气整体降薪。

自己还是那个平平无奇的自己,没房没车没存款,更没有才华。

可就是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过年过年,重点不在于年,而是过。

我记得老家有个亲戚,年轻的时候,是个烂赌鬼,人菜瘾大那种。

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倔强青铜。

那一片的混子们都知道他,也知道他们家老爷子留了些积蓄,就上赶着跟他交朋友,天天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时间长了,他拿这帮酒肉朋友当知己,但这帮“知己”,只是惦记着他的钱。

他们设局,慢慢把亲戚往牌桌上引,输了个底儿掉。

本来家里老爷子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挣下的家业也算不菲,只可惜走的早,儿子又是个败家玩意儿。

等到这位亲戚迷途知返,看清楚他那帮朋友的真面目,家里的钱都给他输了个七七八八,还欠了不欠外债。

他恨不得抽自己耳光,可是一切都晚了。

那两年过年,要债的天天堵他,搞得连个对联都不敢贴。

但烂赌鬼也有浪子回头,他扛过了那几个最难的年,靠着开春给人干工地,还完了所有的账。

兴许是赌性不改,干工地那两年,他在西郊的镇上买了两套房。

结果这次,他赌对了,地铁修到他们家门口了。

人生起起落落,真的难说准。

后来跟他一个桌子上喝酒时,他说最难的那几年,他最讨厌的就是过年,最喜欢的就是春天。

人家过年,那是累了一年歇一歇,合家团聚喜气洋洋。

他过年,那是攒了一年的账一块算,东躲西藏不敢露面。

但一开春,他就能出去干活儿挣钱去,去年的账都暂且搁下,只要拼命干,总有还完的一天。

对于大佬来说,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但对我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那么强的毅力和心性。

上一局打的稀巴烂,那就再开一局。

假装糟心事儿都能留在去年,自己是轻装上路的。

逃避虽然可耻,但确实有用。

“一过完年,他们都变了。”

朋友圈里一堆emo怪,仿佛过了个年,都能量满满了。

以前是凌晨三点一首网抑云,现在是早上七点“晚安,玛卡玛卡”。

以前是“人间不值得”,现在是天道酬勤。

那雄心壮志的模样,让人不禁想起了去年,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

好像每年一开始,大家都会元气满满踌躇满志,相信自己今年,一定能干翻这个世界。

然后到年底的时候,又被这个世界干的服服帖帖的,一脸佛系地说“累了,毁灭吧”。

周而复始,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

就像李女士今天晚上,兴致勃勃地做了张思维导图,上面列了我们这一年的攒钱计划,减肥计划,学习计划,林林总总,让人一看就心生向往。

仿佛把这些美好的事情列出来,它就能立马实现一样。

做计划就是这么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你在纸上写下“减肥20斤”,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结果。

从计划到结果,它中间还有个东西,叫过程。

不是你写下“减肥20斤”,那20斤肉就能被你给写没了。

都是成年人,心里都还是有点逼数的。

但即使是知道这个事儿,大家依旧乐此不疲地在年初列计划,信心满满。

为什么一年要有开始有结束?

就是为了给人重来的机会。

既然新的一年又开始了,那为何不能用崭新的面貌和姿态,来迎接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