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過完年,他們都變了。”

立春那天,是上海氣溫最低的一天。

我記得有本兒架空曆史的小說裡,男主人公生于明末小冰河期的北方,因為太冷怕被凍死街頭,冒着兵災逃到南方。

南方确實不會像北方那樣,直接給人凍嗝屁了。

但以現代人的耐受力來說,冷不丁地一降溫,還是要死要活。

五九六九冰上走,這是北方。

老家水管子下面挂的冰溜子,我小時候都拿當冰棍兒嗦的。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正常來說得三月份。但南方的冬春過度比較倏忽,不知怎的,它就過來了。

就像這幾天,明明連着下了好幾天雨,冷的不行,我卻總有一種開春兒了的氛圍感。

仿佛心裡有一個聲音在說,等着吧,太陽一出來,立馬就是個春天。

春節過後就是春天,這麼隆重的節日,仿佛就是為了鄭重的告訴你,把不好的東西留在那個陰冷的冬天裡。

春天,就要來了。

“一過完年,他們都變了。”

昨天,D哥問我稿子寫完沒。

D哥是我去年認識的滾圈兒朋友,他和幾個小夥伴搞了個搖滾樂的公衆号,平時就發點兒樂評啊,樂隊專訪啊,演出資訊啊啥的。

我一看,這不就是我想幹的事兒嗎,于是腆着個大臉混進了他們的寫稿小分隊,隔三差五出一篇推文啥的。

但我這個人吧,拖延症,不,拖延癌晚期。

就比如說這篇稿子,一篇關于五條人歌詞的文本賞析。

當初我自告奮勇,非要寫這個選題,還拍着胸脯保證,一個星期肯定完事兒。

然後吭哧癟肚寫了一個月,才寫了一半多。

年前最後一周上班,我賭咒發誓一定要在那周把稿子給整出來,高低不讓它過去這個年。

結果剛發完誓,我就失業了。

這大概就是我摸魚寫稿的代價吧。

于是這篇本該上個月就發出去的稿子,一拖再拖,接連跳票,直到昨天。

D哥在微信上問我的時候,我還愣了一下,稿子,什麼稿子?

卧槽?稿子!

我這才想起來,還有這篇比哪吒還難産的稿子。

我趕緊打開電腦,點開文檔,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

很奇怪,年前的時候,這篇稿子寫的很艱難。

這種幹貨類的東西,寫起來需要掰開了揉碎了,那都是一點一點磨出來的。

一再跳票,也是因為到後面實在是頭秃,索性扔一邊去了。

結果這次再打開這篇稿子,不說文思泉湧吧,至少也是得心應手,寫的出奇順暢。

用了不到一個小時,這篇總字數四千多字的稿子就完成了。

最後收了尾,儲存,發送,關電腦,一氣呵成,暢快如同排了三天的宿便。

年前和年後寫,感覺完全不同。

如果年前是陷入泥濘積重難返,那年後就是酣暢淋漓一身輕松。

啊,這就是重獲新生的感覺嗎?

“一過完年,他們都變了。”

其實一切都沒改變,哪怕過了個年。

稱上的體重不會減少,反而因為過了個年飙升10斤。

工作不會有改變,老闆并沒有給你漲工資,反而因為行業不景氣整體降薪。

自己還是那個平平無奇的自己,沒房沒車沒存款,更沒有才華。

可就是覺得,哪裡不一樣了。

過年過年,重點不在于年,而是過。

我記得老家有個親戚,年輕的時候,是個爛賭鬼,人菜瘾大那種。

用現在的話說,是個倔強青銅。

那一片的混子們都知道他,也知道他們家老爺子留了些積蓄,就上趕着跟他交朋友,天天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時間長了,他拿這幫酒肉朋友當知己,但這幫“知己”,隻是惦記着他的錢。

他們設局,慢慢把親戚往牌桌上引,輸了個底兒掉。

本來家裡老爺子在當地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掙下的家業也算不菲,隻可惜走的早,兒子又是個敗家玩意兒。

等到這位親戚迷途知返,看清楚他那幫朋友的真面目,家裡的錢都給他輸了個七七八八,還欠了不欠外債。

他恨不得抽自己耳光,可是一切都晚了。

那兩年過年,要債的天天堵他,搞得連個對聯都不敢貼。

但爛賭鬼也有浪子回頭,他扛過了那幾個最難的年,靠着開春給人幹工地,還完了所有的賬。

興許是賭性不改,幹工地那兩年,他在西郊的鎮上買了兩套房。

結果這次,他賭對了,地鐵修到他們家門口了。

人生起起落落,真的難說準。

後來跟他一個桌子上喝酒時,他說最難的那幾年,他最讨厭的就是過年,最喜歡的就是春天。

人家過年,那是累了一年歇一歇,合家團聚喜氣洋洋。

他過年,那是攢了一年的賬一塊算,東躲西藏不敢露面。

但一開春,他就能出去幹活兒掙錢去,去年的賬都暫且擱下,隻要拼命幹,總有還完的一天。

對于大佬來說,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但對我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有那麼強的毅力和心性。

上一局打的稀巴爛,那就再開一局。

假裝糟心事兒都能留在去年,自己是輕裝上路的。

逃避雖然可恥,但确實有用。

“一過完年,他們都變了。”

朋友圈裡一堆emo怪,仿佛過了個年,都能量滿滿了。

以前是淩晨三點一首網抑雲,現在是早上七點“晚安,瑪卡瑪卡”。

以前是“人間不值得”,現在是天道酬勤。

那雄心壯志的模樣,讓人不禁想起了去年,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

好像每年一開始,大家都會元氣滿滿躊躇滿志,相信自己今年,一定能幹翻這個世界。

然後到年底的時候,又被這個世界幹的服服帖帖的,一臉佛系地說“累了,毀滅吧”。

周而複始,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

就像李女士今天晚上,興緻勃勃地做了張思維導圖,上面列了我們這一年的攢錢計劃,減肥計劃,學習計劃,林林總總,讓人一看就心生向往。

仿佛把這些美好的事情列出來,它就能立馬實作一樣。

做計劃就是這麼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你在紙上寫下“減肥20斤”,但請注意,這隻是一個結果。

從計劃到結果,它中間還有個東西,叫過程。

不是你寫下“減肥20斤”,那20斤肉就能被你給寫沒了。

都是成年人,心裡都還是有點逼數的。

但即使是知道這個事兒,大家依舊樂此不疲地在年初列計劃,信心滿滿。

為什麼一年要有開始有結束?

就是為了給人重來的機會。

既然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那為何不能用嶄新的面貌和姿态,來迎接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