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鼓浪屿八卦楼修缮:还原藏在历史里的惊喜

鼓浪屿八卦楼修缮:还原藏在历史里的惊喜

八卦楼修缮施工现场。

剥丝抽茧,当这栋百年老建筑一点点露出本来面目时,文保专家都大吃一惊:原来它还有如此鲜为人知的一面。

八卦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之一。去年7月启动加固修缮提升工作,如今修缮工程已过半。这是鼓浪屿申遗成功后,最大规模的文物修缮项目。受海岛高温、高湿、高盐分等多种因素影响,八卦楼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这项工程的重点便是加固修缮提升,既提高文物建筑的抗震性安全性,又让这栋百年建筑恢复更真实的原貌。

当文保人员为八卦楼“扫去岁月的尘埃”,他们发现,被众人熟知的八卦楼,还有许多藏在历史里的“秘密”。一位文史专家说,八卦楼的加固修缮,带来许多惊喜,成为我们对这处百年文化遗产的又一次再认识、再保护。

还原门窗底色:

带清晰木质纹理的红褐色

追溯八卦楼门窗油饰原貌,成为惊喜之一。在以往认知中,它是米黄色,磁漆油饰。前不久,文保人员对八卦楼一间耳房进行清理,发现有一处门洞被封堵在墙体中。文保人员小心翼翼拆掉墙体,一樘红褐色木门框“重见天日”。鼓浪屿管委会八卦楼专班工作人员说,“这樘门框没被修缮改变过,我们因此判断它应该是门框的历史原貌。”

一场多方面的追溯由此展开。“你们看,也是红褐色的,精致木纹清晰可见,南洋娑罗双木料。”鼓浪屿管委会文保处负责人蹲下身,指着一扇门窗说,“我们对别的门窗进行人工一点一点地脱漆,把原来的漆皮抠、剥掉后发现,八卦楼大量门窗原有油饰都是红褐色,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一张厦门工艺美院提供的老照片,从文史的角度提供了佐证。在这张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照片中,八卦楼门窗色泽较深,光泽度较弱,与红褐色相符。

这些还原历史原貌的“证据链”,还须通过文物专家严格挑剔的论证。文物管理部门把关,文物专家专门为此召开论证会,最终还原出八卦楼门窗的“历史底色”——带有清晰木质纹理的红褐色,米黄色应是后来多次改造后的结果。

经文物保护专家论证,八卦楼的261樘门窗全部恢复成红褐色,磁漆工艺恢复成清油和清漆。

磁漆与清油、清漆有何不同?八卦楼修缮现场,专门设置了一处试验区。一樘脱漆后的木门窗,分别以清油、清漆、磁漆做出不同样品。即使是门外汉,也能看出,磁漆工艺掩盖了木质纹理,清油与清漆让精致木纹清晰可见,一些洞眼嵌补的痕迹更添了历史沧桑感。通过不断比对论证,专家决定,室内门窗油饰采用清油工艺,外廊为防御日晒雨淋,采用清漆工艺,最大程度还原建筑原有风情。

还原门窗样式:

四段式通高百叶门扇

还原八卦楼门窗样式,成为又一处惊喜。八卦楼外立面门窗样式多而杂,不同朝向的门窗样式也不同。文保人员对全楼进行“扫描式研究”,比对上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的老照片,最终,将外立面门窗恢复成四段式通高百叶门扇,使其恢复原貌,更规范、典雅。

八卦楼架空层外廊地砖,也在这次修缮中追寻到本来的样子。架空层多次重修,地面建材有水泥砂浆、六角形红砖及方形红砖,原貌到底如何,历史上曾多有困扰,甚至以讹传讹。经多方考证,结合闽南建筑形制,专家最终确定其为方形红砖,并按利旧原则,进行统一处理。

最少干预,最大限度恢复原貌。历经7个月的修缮,八卦楼已完成对墙体、楼板、钢梁等主体结构的加固。接下来,修缮单位将重点对八卦楼的外立面、室内墙体饰面、门窗油漆等进行修缮提升,整个工程预计今年5月底完工。届时,历百年风雨的八卦楼将再现芳华,与我们见面。

来源:厦门日报 记者 詹 文 房 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