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包头人物:李裕智,中共包头工委首任书记,内蒙人民革命军总指挥

作者:翔的视界

李裕智(1901—1927),字若愚,又名巴吐尔罄,蒙古族,内蒙古托克托县人,中共党员。

自幼性格刚毅,好学敢为,深得父母钟爱。10岁入本村私塾读书,越年,转河口镇育才小学上学。民国7年(1918年),考入归绥(今呼和浩特)土默特高等小学。因其聪颖过人,成绩优异,是同窗中的佼佼者,故而同学送他一雅号"泰戈尔"。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归绥学生闻风而动,李裕智首先响应,组织和发动土小学生罢课,并率众在街头书写标语,散发传单,进行演讲。翌年,高小毕业后考入归绥中学。在校期间,李裕智组织托县旅绥同学会,并被举为干事。此时,津商沈文炳勾结日商,独揽归绥电业,激起公愤,归绥学生酝酿反沈,他积极组织归中学生和各校学生一起开展"抵制日资"斗争,并捣毁了买办商人沈文炳的电话局、办公处和部分厂房设施,迫使其停办电灯公司。在市民支持下,反沈斗争取得了胜利。民国12年(1923年)5月,李裕智参与组织领导归绥学生联合会纪念"五四"运动和"五七"国耻日活动,率领学生砸了销售洋货的"盛记"商行。接着,发动和领导了以反对学校当局偏袒权豪、欺压贫弱的"归绥学潮"。由此,被学校开除。

是年仲秋,他前往北平蒙藏学校读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民国13年(1924年)春,在邓中夏、赵世炎等人的培养下,他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4年(1925年)初,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回到内蒙古开展革命工作,任中共包头工委书记。李裕智到包头后,住在福徵寺,以此为据点,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同年5月,赴北平汇报工作期间,适逢蒙藏学校成立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他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参加了这一组织,并被选为团支部委员。月末,回到归绥,与云泽(即乌兰夫)、吉雅泰等人组织、领导绥远地区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后返包头,多方面筹措资金,开办明德照相馆,组织学习小组,向党的积极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革命的经验,讲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党培养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骨干力量。9月,李裕智只身赴包头北郊石拐煤矿开展工运工作,白天和工人一起挖煤背炭,实地考察工人的劳动条件;晚上,深入窑洞,了解矿工生活状况,启发工人团结起来反抗剥削压迫,同矿主进行斗争。经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矿工们开始觉悟。不久,在李裕智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石拐煤矿工人大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迫使矿主答应了工人提出的改善待遇、增加工资的要求。

10月,李裕智赴张家口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他根据党的指示,积极支持内人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反对反动封建王公贵族"的革命纲领,并加入该党,被选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返包后,在福徵寺挂出"中国国民党内蒙古省党部包头市党部"的牌子,以公开身份开展党的工作。

民国14年(1925年),李大钊在张家口成立"农工兵大同盟",李裕智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民国15年(1926年)1月,李裕智出席中共赞成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包头后,在争取驻防包头的冯玉祥国民革命军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同时积极协助组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并被委任革命军总指挥兼第一路军司令。

从此,李裕智以主要精力投入这支人民武装的组建工作,动员工人、农民参军,还冒着生命危险,争取、转化包头一带"哥老会"的"把头"白从喜等人及其武装会众,使内蒙古人民革命军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提高部队素质和战斗力,他积极参与创办"内蒙古军官学校",培训军事干部;倡导"练兵运动",进行军事训练,并亲自到军营具体指导。官兵们钦佩李裕智治军宽严并济,注重思想工作。他带领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曾南渡黄河,配合"独贵龙"部开展武装斗争。

民国16年(1927年)9月,内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白云梯公开叛变革命,清洗和屠杀内人党和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内的共产党员。同年10月8日,李裕智在伊克昭盟毛乌素惨遭杀害,时年26岁。

资料来源:《包头市志(卷一)》2007年6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