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缘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 三朵“冰花”,静待下次绽放

作者:舜网
无缘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 三朵“冰花”,静待下次绽放

韩雨桐

无缘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 三朵“冰花”,静待下次绽放

张楚桐

无缘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 三朵“冰花”,静待下次绽放

曲春雨

2月11日晚,首都体育馆见证了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第5块金牌的产生。韩雨桐、曲春雨、张楚桐三名中国女将在预赛携手晋级的情况下,最终未能更进一步,止步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1/4决赛。

在中国代表团参加冬奥会的历史上,贡献12枚金牌的短道速滑队堪称当之无愧的王者之师,其中短道速滑女队更是占据了其中的10枚(包括北京冬奥会混合团体接力金牌)。虽然此次无缘金牌,但性格各异的三朵冰花将继续坚守,等待着下一次的绽放。

韩雨桐:

坚守,安静前行

在中国短道速滑女队中,27岁的韩雨桐相比队友,已经称得上“老将”这样的称呼。从18岁进入国家队至今,“安静”一直是韩雨桐身上的“标签”,因此,她也被冰迷送上了“闷狮子”的昵称。

韩雨桐与冰刀结缘最初的起因并不是对职业赛场的向往,小时候,由于体质不佳,家长让她通过练习滑冰锻炼身体。“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免疫系统似乎很弱,家里人认为这可以增强我的身体素质。后来,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开始越来越沉迷于速度,对孩子来说,滑冰是很有趣的。”韩雨桐曾这样回忆自己的启蒙之路。

同所有的运动员一样,在由爱好变为专业的过程中,韩雨桐也付出了诸多汗水。6岁的时候,她常常凌晨3点起床练完滑冰再去上学。这样的生活节奏韩雨桐坚持了5年,随后,这位吉林姑娘一步步敲开了各级国家队的大门。

2012年春天,17岁的韩雨桐正式进入国家队。这一年的9月份,她见识到了“长枪短炮”威力。2012年9月20日,全国短道速滑联赛第二站达标赛在黑龙江省冰上基地上演,蛰伏两年的王濛正式复出,在预赛中韩雨桐与她同组。

相比起“老大姐”的谈吐自如,韩雨桐从那时至今都保持着“惜字如金”的习惯。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曾经看好的小将,韩雨桐在第一次结束采访时曾让记者大感无奈,多年之后,即便已经成为冰坛名将,她也不愿在场下表述过多。

场下的沉默与赛场上的激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4年12月13日,2014-201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比赛展开第二日角逐。在女子1500米A组决赛中,韩雨桐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力克韩国双姝崔敏静、沈石溪,夺得个人首枚世界杯金牌的同时,也赢得了“抗韩巾帼”的美誉。索契冬奥会后,韩雨桐的成长加速。2018年平昌冬奥会无缘奖牌后,更加激发了这位老将的动力。1000米预赛是韩雨桐的“首秀”,在与荷兰名将苏珊娜·舒尔廷的比拼中,韩雨桐相当顽强,最终以0.2秒的微弱差距以小组第二晋级,其个人成绩在所有选手中也仅次于创造奥运会纪录的舒尔廷。

在北京冬奥会女子1000米的赛场上,虽然无缘决赛,但韩雨桐已经展现了自己所有的能量。时光流逝,如今的她已不是昨日青涩的少女,但因为对于冰面的赤子之心,她将继续安静坚守。

曲春雨:

春风化雨仍可期

单项比拼开始前,曲春雨已经闯入了人们的视线。在此前的混合接力比拼中,曲春雨的冲击力是中国队斩获北京冬奥会首金的关键,在1/4决赛与决赛中,她连续上演超越的好戏。平昌冬奥会铩羽而归后,25岁的她期待着在北京收获更多……

在成长之路上,曲春雨堪称绝对的“天赋少女”。“春雨小时候在女孩子里就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自打上小学,学校的运动会她年年参加,短跑经常拿第一。”曲春雨的母亲于淑艳回忆。

8岁那年,曲春雨进入黑河市体校,5年之后,她进入了黑龙江省队。彼时的曲春雨只有13岁,眼见马上就要够到国家队的“门槛”,可瓶颈期却不期而遇,年少的她便有了放弃的念头。最终在母亲的鼓励下,曲春雨选择了坚持,并在2016年成为国家队的正式队员。

爆发力好,擅长中短距离项目是曲春雨的优点。四年前的平昌,在职业生涯中第一届冬奥会上,她的这个特点便曾让对手吃尽苦头,在女子500米预赛中,曲春雨以小组第一成功晋级,并且成功将中国队的主要对手、主场作战的韩国名将沈石溪淘汰出局。然而,此后的经历却与彼时22岁的她开了玩笑,在此后的500米、1000米以及3000米接力决赛中,曲春雨接连遭遇了被判犯规的情况,最终与领奖台擦肩而过。

“从平昌回来后,我们能感觉到她身上的压力。”于淑艳回忆。

好在,曲春雨有颗“大心脏”。在收拾好心情后,她再次踏上了征途。1月中旬,曲春雨在冬奥选拔赛第三站中夺得总积分第一,成功拿到北京冬奥会门票。

北京的经历消解了此前的遗憾,在冬奥会正赛首日,曲春雨便收获了一枚迟到的金牌。7岁那年,走上冰面的曲春雨有两个愿望:一是自己系紧冰刀,二是能稳稳地站在冰场上。如今,她已经稳稳地站在世界大赛的冰面,今日的成功与遗憾,终将成为明天春风化雨的伏笔。

张楚桐:

00后赢在未来

对于不了解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朋友来说,张楚桐是个略显陌生的名字。的确,这位2003年出生的少女今年还不满20岁,正式进入国家队也不到4年,在国家队中属于绝对的“小字辈”。

张楚桐的母亲是田径运动员出身,在张楚桐9岁那年,她决定让女儿学习短道速滑,由此,吉林市的冰面上又多了一颗希望之星。

吉林市昌邑区青少年业余体校教练荊红军是张楚桐成长之路上的“伯乐”。在发现张楚桐良好的冰感和速度感后,荊红军为张楚桐倾注了诸多精力,在斩获多项省、市级比赛冠军后,张楚桐被输送至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训练。

2018年,15岁的张楚桐凭借在一系列选拔赛中的优异成绩成功进入国家队。在此后的精英联赛中,她的表现也赢得了队友及教练的认可。在2019年的中国杯精英联赛表彰大会上,张楚桐被李琰评为最佳新秀。

年轻是张楚桐的优势,但同时为了弥补经验上的劣势,她也需要更多的真本事。张楚桐的刻苦在队伍中数一数二,她经常在别人走后自己一人加练,综合能力也因此不断提高。

“每一次比赛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努力训练,再次比赛的时候又发现自己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还是挺满足的。”虽然年龄不大,但张楚桐对于自己的比赛与训练始终有着清晰的认识。而这份“人间清醒”也被李琰评价为“难得”。

北京冬奥会是19岁张楚桐人生中的第一届冬奥会。19岁时,杨扬还没有进入国家队,王濛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就进入了500米的决赛,可惜起跑时不慎失误摔倒。从这个层面看,张楚桐已经获得了太多,只要保持目前的刻苦与专注。这位中国短道速滑的希望之星未来注定将更加闪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