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作者:透过影视知历史

曹操平定河北

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的三个儿子彼此不和。袁绍的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按理应由长子袁谭为嗣,但袁绍偏爱幼子袁尚,想立袁尚为后。于是袁绍令长子袁谭出任青州刺史,次子袁熙出任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只有袁尚留在冀州自己的身边。兄弟之间的不和由此而产生。特别是长子袁谭和幼子袁尚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造成了部下的分裂。参谋审配、逢纪追随袁尚,辛评、郭图追随袁谭,双方互不相容。

废长子另立后嗣,历来都会留下后患。袁绍明知故犯,执意要以幼子袁尚为后,实在是不够明智。不过,不明智的不仅仅是袁绍一人。与袁绍有同盟关系的荆州牧刘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刘表想绕过长子刘琦立次子刘琮为后继,引起兄弟不和,招致了灭亡的结局。后来,这种兄弟间的争权夺利甚至连臣下也被卷入的家庭纠纷,除了刘备的蜀以外,在魏和吴都有发生,成为三国时代政治斗争的一种典型。

就在官渡之战后的第三年,袁绍失意而死。袁绍一死,袁谭与袁尚的对立激化,两者发生冲突。袁谭身为长子却得不到继承人的地位,心怀不满,竟向先父袁绍的夙敌曹操求救。这时,曹操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攻打南方的荆州;二就是利用袁氏兄弟的内讧向北方出兵。

曹操的部下大多数赞成前者,但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决定派援军解救袁谭。曹操明知袁谭有诈,但为了笼络袁谭,还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之女为妻。当然这完全是出于政略的需要,也是曹操笼络对手的惯用手段。

曹操出兵河北,势如破竹,引水灌城攻克了袁尚的根据地邺城。这时,袁谭负约反曹。曹操送还其女进讨袁谭,袁谭战败身死。并州刺史高幹在邺城陷落时也投降曹操,但后来又叛变。曹操派兵讨伐,高幹在逃往荆州的途中被杀。走投无路的袁尚只好逃往幽州投奔袁熙。在幽州又遇袁熙部下离反,袁尚、袁熙同奔辽西投靠乌桓,继续抵抗。不久,曹操北战乌桓,在柳城击破乌桓骑兵军团,乌桓大败。袁尚、袁熙只好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在辽东公孙度死后,由他的儿子公孙康接任太守。公孙康深知与曹操对抗不是上策,于是杀了袁尚、袁熙,献首级于曹操。其间活动于太行山一带的农民武装黑山军头目张燕也投降了曹操,至此河北境下全部被曹操平定。

有关曹操平定河北的叙述,在《演义》一百二十回中只用了三回的篇幅。这多少给人一种平定河北只不过是官渡之战的事后处理之感。但实际上,曹操平定河北全域凯旋邺城,已是建安十三年(208)的正月了。为平定河北耗费了他整整七年的岁月。也就是说官渡之战以后的曹操,其三分之一的人生都投入到平定河北这一艰巨的事业里了。可想而知,平定河北对曹操具有非同一般的重大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没有回到献帝所在的许都,而是把邺城作为自己新的根据地常驻的理由。邺城在黄巾暴动时曾被黄巾军作为集结地,后来袁绍、曹操又相继以此为根据地,这也说明黄巾暴动的影响是相当之大,是不可低估的。

这一年,曹操在邺城废除三公设丞相职。六月,曹操自任丞相,他称霸天下的梦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至此,在北方能与曹操对抗的,只剩下西方凉州的韩遂、马腾了。而这时,韩、马之间发生内讧,马腾接受怀柔也来到邺城。从官渡之战的胜利到统一北方,曹操度过了他人生最充实的一段黄金时代。此时,曹操五十四岁。曹操回到邺城,立即兴造人工湖玄武池,着手训练水军,为攻打荆州刘表作准备。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丞相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就迫不及待地率大军南下,想一举扫除荆州刘表势力。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迎接他的是赤壁的大败。

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曹操平定河北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