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七步之内枪不如刀的再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刚刚又在网上刷到某加拿大知名枪械博主的视频。这位博

作者:天刑17

关于七步之内枪不如刀的再讨论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刚刚又在网上刷到某加拿大知名枪械博主的视频。这位博主直接拿出单动转轮和现代自动步枪来,作为自己七步之内枪又快又稳的依据。

这个就有点过分了,你不能胡乱发挥啊,这一下子穿越了上百年,拿人类百年的枪械精华去对付短刀,这有点不公平啊。因此咱就好意提醒他一回:这话是有限制条件和语境的,得看什么刀什么枪什么时间。

。。。。。。

没想到这位却个出言不逊的人,莫名其妙就来说我是抬杠,甚至说出了什么要签生死文书来决斗的胡话来——这就有点过分了。

首先呢,这种毫无可操作性的决斗邀请,本来就是诡辩的一种。就好比你吃到一颗臭鸡蛋,人家说你抬杠,有本事你下一个不臭的啊?你来签生死文书和我比下蛋啊——这都荒谬好吧?我要讨论鸡蛋的话,得先自己会下鸡蛋吗?为啥要和你去比下蛋?再说了,说这些没用的话能掩盖你的虚弱无力吗?为个观点不同搞什么生死决斗?你是纯幼稚没长大还是从小命里缺刑?

所以啊,鉴于对方首先出言不逊、观点错误而且说话没谱,这事儿就得再掰扯掰扯了。

首先说清楚,这句话的语境是一战堑壕的实战经验总结。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你拿着一战水平的手枪,而且只有当时的皮套,在堑壕里遭遇到敌人的正规士兵。他手里的栓动步枪刚刚击发来不及上膛,直接就挺着刺刀扑了过来。这种情况可不是小概率事件吧?那么在这时候,谁有自信自己肯定能活下来?

所以呢,当时在死上了无数人之后,士兵们就总结出经验来了:七步之内这手枪,真不如对方的刺刀啊。

。。。。

当然退一万步说,人家那是北美的枪械博主,有多年的近战射击经验和成千上万发的实弹训练,肯定能给他增添一点生存几率。可是一战那些只打过几十发子弹的大头兵,他们有这样的经验吗?他们有你手里的单动转轮,或者是突击步枪吗?你不是嘴里说不能“斜着比”吗?那你这穿越了几百年无视训练条件的对比就不斜?这有点太双标了吧。

对不起了,当时堑壕里的几百万正规军,可真没您那条件,人家没有你家那时光机。但是人家都不傻,人家不用穿越去找你借枪,当知道堑壕里手枪对付不了全长步枪的刺刀时,人家就专门装备了霰弹枪和冲锋枪。

所以啊,要证明“七步之内枪不如刀”是错的,大可不必拿着牛仔的单动转轮和现代的自动步枪,费那个事干嘛?直接拿出一战的冲锋枪和堑壕喷子,这还不穿越,同样也能对付刺刀,岂不是更完美?

。。。。。。。

说白了呢,这位博主就是个诡辩者。任何事情只要把限制条件全都去了,那自然就是稳赢的嘛。别说刀不如枪了,你去掉了限制条件,说原子弹不如枪也可以啊。不说什么刀什么枪什么时间,自然就可以随意延伸,去证明别人是错的。

。。。。。

让我们回到正题,再说一遍我的观点:在一战堑壕时的装备水平下,当时的手枪——别说是德国人的鲁格,就是美国人的M1911,遇到敌人上了刺刀的全长步枪都是吃亏的,甚至是稳死的。这压根就不是视频里说的什么上膛快慢的问题,而是出于人的本能。

大多数人(不排除有特例)面对着扎过来的那明晃晃的枪刺,手枪都拔不出来!哪怕枪就在手里,他也来不及上膛!就算是他拿着上膛的手枪,很多时候打都打不中!而且即使打中了,也不耽误刺刀扎进自己的胸口!这还是正规军,大多数普通人面对雪亮的枪刺,压根就是直接跪了,根本就不敢拔枪反抗。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一个一百年以后的民间人士,拿着现代的突击步枪就能否认的。拿自动步枪对付短刀?你怎么不直接上米尼岗?

至于那个什么牛仔的单动左轮的例子,就更是个笑话了。那玩意儿危险的很,需要大量的实弹训练和很长的时间才能用得好。几百个牛仔有可能,训练几十万士兵可能吗?而且拿着单动转轮上战场去泥泞的战壕里滚?你可真是个大聪明!美国有的是单动转轮,可是一战几十万美军干嘛没想到装备那个?你知道原因吗?

总结一下:

这位博主也许对自己在外国能玩枪很自豪,没来由的就有一点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可惜的是,任何人也不是什么都懂的。从目前来看,至少他对为啥一战堑壕美国人要用喷子和冲锋枪,而不是直接给士兵大规模分发M1911手枪是毫无理解的。

@孤独旅行家

关于七步之内枪不如刀的再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刚刚又在网上刷到某加拿大知名枪械博主的视频。这位博
关于七步之内枪不如刀的再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刚刚又在网上刷到某加拿大知名枪械博主的视频。这位博
关于七步之内枪不如刀的再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刚刚又在网上刷到某加拿大知名枪械博主的视频。这位博
关于七步之内枪不如刀的再讨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刚刚又在网上刷到某加拿大知名枪械博主的视频。这位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