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编译:XZ

2022年2月8日,因共同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法国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在法国巴黎去世,享年89岁。
几十年来,蒙塔尼因研究艾滋病毒而广受赞誉。然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近年来,他通过宣传边缘科学理论和所谓的“伪科学”而疏远了许多同事。据美联社报道,自从新冠疫苗出现后,蒙塔尼成为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激烈反对者,并毫无依据的表示新冠病毒是实验室所制造的,这一举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HIV的探索历程
在上世纪80年代,当艾滋病在法国肆虐时,蒙塔尼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病毒肿瘤学部门的主任,当时还不知道艾滋病的具体病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艾滋病在当时成为了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年轻的男同性恋者占据大部分,他们的免疫系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受到损害,待机体免疫系统“瘫痪”时,无法对外界环境做出抵抗,因此会感染各种疾病,最终死亡。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许多医生怀疑逆转录病毒可能是病因。1983年,逆转录病毒专家蒙塔尼和他的同事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从一名早期患者的淋巴结中采集了样本。蒙塔尼和他的同事检测了该样本中的病毒活性,并分离出了逆转录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1983年5月20日Science报道了这项工作,然而当时这篇文章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
一年后,美国研究员Robert Gallo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证实了艾滋病毒和艾滋病之间的联系。至此,两位研究人员就谁发现了艾滋病毒以及何时发现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又过了几年,蒙塔尼及其同事的工作促进了艾滋病毒的血液检测和艾滋病治疗的出现。据《泰晤士报》报道,蒙塔尼于1985年起诉Gallo,要求美国为该测试申请专利。1987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介入,签署了一项协议,分享该试验的专利使用费,并宣称两位科学家都帮助发现了该病毒。
2008年,蒙塔尼和 Barré-Sinoussi 因发现该病毒而获得 200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与发现人乳头瘤病毒会导致癌症的德国病毒学家 Harald zur Hausen 分享了这一成果。
据《纽约时报》报道,诺贝尔委员会表示:“科学和医学从未如此迅速地发现、识别一种新疾病的起源并提供治疗。”目前,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出现,使得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预期寿命达到了与未感染者相似的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诺贝尔奖授予蒙塔尼和Barré-Sinoussi时,全球已有超过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以及3300万感染者。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却在近几年发表一些“伪科学”言论,他开始进行一些非常规实验,如脱氧核糖核酸(DNA)会发出电磁辐射,并暗示一些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在感染被清除后会继续发出信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就在去年,他声称新冠肺炎疫苗会导致了新冠病毒变异体的进化。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luc-montagnier-virologist-who-codiscovered-hiv-dies-at-age-89-6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