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程婴得知妻子要生产的消息,赶快跑回了家。当他看到襁褓里是个男孩儿时,先是放声大笑:“老天不灭赵家啊。”接着反而大哭起来。

作者:兰言亭

程婴得知妻子要生产的消息,赶快跑回了家。当他看到襁褓里是个男孩儿时,先是放声大笑:“老天不灭赵家啊。”接着反而大哭起来。妻子笑着说:“看把你高兴的,都忘记自己姓啥了吧?”

程婴擦干眼泪,决定跟妻子商量一件事。

大将军屠岸贾诛杀赵氏家族300口人,赵朔的妻子庄姬公主事先悄悄进宫藏了起来,才幸免于难。

由于庄姬公主是晋侯的姑姑,晋景公不忍杀害,而且当时庄姬公主怀有身孕。屠岸贾决定等到公主分娩后,再杀掉赵朔的遗腹子,以斩草除根。

程婴是赵朔的好友,他听说后便悄悄找到赵朔门客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何还苟且偷生?”

程婴说:“赵朔的妻子已经怀了赵家的骨肉,如果生下来的是个男孩儿,我就把他抚养成人,让他去报仇雪恨;如果生下来的是个女孩儿,那我就彻底失望了,到时候我再以死来报答赵氏的知遇之恩。”

原来二人心意相通。

后来,庄姬公主把孩子生下来,是个男孩儿。屠岸贾听说后,就亲自到宫中寻找。公主连忙把婴儿藏在裤内,并向天祈祷:老天保佑,婴儿不要啼哭。

可能赵氏命不该绝,婴儿侥幸躲过一劫。程婴就派一个信任的人扮做郎中,将婴儿藏在药箱内并带出宫来。

屠岸贾猜想婴儿已经被带出宫外,于是立即悬赏缉拿。

程婴问公孙杵臼:“屠岸贾没有找到孩子,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公孙杵臼没有回答,却反问程婴:“抚育婴儿和赴死,哪一件更容易?”

程婴回答:“当然是赴死容易,抚育孤儿难。”

公孙杵臼说:“赵君生前对你最好,我不如你,只好请你做难做的事,我只能做容易的事了。”

二人商定,找个男婴和赵氏遗孤对调,然后由公孙杵臼带着假赵氏婴儿逃到首阳山中。程婴则去告密,故意让屠岸贾找到假的赵氏遗孤,这样他才会停止搜捕,赵氏的血脉才能保全。

程婴回到自己家里,看到妻子生的是男孩儿,先是大笑又是大哭。程婴心里清楚,如果把自己的孩子交出去,必死无疑啊。但是他还是说服了妻子,然后含泪抱着自己的孩子与公孙杵臼逃到山中,程婴的妻子则带着赵氏孤儿往另外一个方向逃跑。

安排妥当后,程婴对屠岸贾说:“程婴不肖,无法保全赵氏孤儿的性命。反正孩子免不了一死,如果屠岸贾付给我千金,我就把孩子的藏身之处告诉你。”

屠岸贾一心想知道赵氏孤儿的下落,便答应了程婴的要求。

在程婴的带领下,屠岸贾等人终于找到一间隐匿在山中的小茅草屋,公孙杵臼就住在里面。屠岸贾从小屋内搜出一个用锦被包裹着的男婴,想来就是赵氏孤儿了。

公孙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背信弃义,还不忘乞求屠岸贾:“杀了我吧,孩子是无辜的,请放他一条活命吧。”

心狠手辣的屠岸贾一心想要斩草除根,当然不会答应。于是当场把婴儿摔死,然后杀了公孙杵臼。

程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好友当场惨死,却只能强忍内心的悲伤和愤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从此,程婴就背上了忘恩负义、出卖朋友的“骂名”,忍受着世人的唾骂,带着赵氏孤儿逃往外地隐居起来,将他抚养长大,并教他一身本领。

十五年后,赵氏孤儿终于长大成人,他就是赵武。赵武知道自己的身世后,立誓要向屠岸贾复仇,替赵家讨回这笔血债。

后来,赵武在大臣韩厥的帮助下,里应外合,杀了奸臣屠岸贾。而公孙杵臼的忠烈之名和程婴的忠义精神也终于大白于天下。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自己不肯独享富贵,便拔剑自刎,兑现曾经的承诺。赵武为程婴服丧三年。而程婴与公孙杵臼合葬在一处。他们被后人称为“二义”,其忠义英烈之名流传千古。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司马迁《史记·赵世家》中有记载,是司马迁根据当时的传说编写的,故事并不完全真实。但是故事中许诺、报恩、忍辱、复仇等内容比较感人,司马迁就记录下来,读者自己阅读的时候,“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故两言之。”

元代纪君祥更是以此为基础,创作杂剧《赵氏孤儿》,赋予正面人物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该剧被列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

我们现在想想,有谁为了一句诺言,就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交给别人,被别人害死还能神情自若?

古人认为“一诺千金”,更是知恩图报,把诺言和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似乎我们现代人做得没有那么好了,这是进步还是倒退啊?

程婴得知妻子要生产的消息,赶快跑回了家。当他看到襁褓里是个男孩儿时,先是放声大笑:“老天不灭赵家啊。”接着反而大哭起来。
程婴得知妻子要生产的消息,赶快跑回了家。当他看到襁褓里是个男孩儿时,先是放声大笑:“老天不灭赵家啊。”接着反而大哭起来。
程婴得知妻子要生产的消息,赶快跑回了家。当他看到襁褓里是个男孩儿时,先是放声大笑:“老天不灭赵家啊。”接着反而大哭起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