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岭南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此后20年间陆续出土的珍贵文物

不断颠覆传统认知 真相曾经扑朔迷离

借助文物考证 变得有迹可循

这些文物背后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1974年1月19日,广西武鸣县马头乡(今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几名生产队员在一个名为勉岭的小土坡附近挖地建粪池时,无意中挖到了一件青铜器。得到消息后,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的蒋廷瑜立即带人赶赴现场,觉得这件文物非常精美,便将它带回南宁。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这种形制的青铜器有个专有名词——卣(yǒu)。卣,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诗经·大雅·江汉》中有曰“厘尔圭瓒,秬鬯一卣。”秬鬯(jù chàng),是一种用黑黍和郁金草酿制的高级香酒,在周代这种酒经常用在重大祭祀以及赏赐功臣的典礼中,而卣就是专门用来装秬鬯的酒器。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图片|兽面纹提梁铜卣

这件勉岭出土的铜卣通高40厘米,腹部宽19.4厘米,总重约10公斤。整器造型庄重,纹饰华丽,充满厚重奇诡之感。器物由盖至足纵向装饰四条高耸的扉棱,通体以云雷纹为地,饰三重花纹。提梁像一把弯刀,两端钮处做成牛头形,角似镰刀,双眼圆睁,栩栩如生。盖面和腹部是浮雕式的兽面纹,也就是饕餮纹。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餮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大凶兽之一,十分贪吃,把自己的身体都吃了,因而形态狰狞、有头无身。以饕餮为纹饰,象征着权力的神秘和威严,在商周的青铜器上十分常见。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图片|饕餮纹

如此贵重的商周礼器,在广西还是首次发现,为了弄清它的身世之谜,自治区博物馆特意请来了中山大学青铜专家商承祚进行现场鉴定。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 蒋廷瑜:它应该是在广西发现年代最早的,也是最精美的青铜器。他们看了以后就定下来,这是商代的,商代比较早期的。

神秘的“蝉纹”代表永生?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图片|蝉纹

商承祚的这个推断,源于卣上的蝉纹。蝉又名知了,在夏天的时候常常鸣叫,扰人清梦。但在古人眼中,蝉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中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蝉从幼虫、蛹蜕变成长翅的成虫可谓出污泥而不染,又因其有脱壳现象,使古人以为蝉能复活永生,故而十分推崇。在3600多年前,商代人把对蝉的喜爱及对蝉意的理解广泛地表达在各种器物上,蕴含饮食清洁之意。

勉岭铜卣的纽盖像一个呈六瓣的花蕾,每一个花瓣上饰有小蝉纹;器盖左右两侧的附耳正面也各装饰一个大蝉纹,除了这两处外,卣上共有蝉纹十六个,可见对蝉特别看重。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南宁市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 黄晓:古人认为蝉是以露水为食,就吸日月之精华为生,而且它蜕壳后可以再生,有再生的一种功能。

通过细心比对,蒋廷瑜发现勉岭铜卣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都与湖南出土的戈卣、河南殷墟出土的鸢卣极为相似。同时,他还将文物照片发给北京多名文物专家掌眼,最终断定这件铜卣为商代晚期的遗物。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作为高级礼器,卣尽管用途单一,却在全国多地均有出土,可见当时贵族对于这种器皿的狂热追求。不过,北方出土的青铜卣提梁两端多以羊首、鹿首或其他瑞兽为饰,而武鸣勉岭铜卣则以牛首饰之。这处不同,是否有特殊的含义?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自古以来,牛在广西都具有重要地位。壮族先民曾流行过牛图腾崇拜,并出现过以牛为图腾的部落。壮族中的“韦”和“莫”两大姓氏,就分别是“水牛”和“黄牛”的音译。据此推断,这件青铜卣的主人,可能就是牛图腾部落的首领。

这件铜卣是广西本地铸造还是中原流入的呢?

研究者们产生了分歧。经过细心研究,专家们在卣盖内发现一个阴刻的、如同人形的“天”(也有说为“子”)字标志,这个标志与广西崇左花山岩画的标志性符号极其相似。但是在广西武鸣已发掘的十余处商周遗址中均未发现铸造铜卣的工具,本地制造的推测较难得到证实。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天”字铭文,有人认为是地名,推测它的地理位置在黄河流域。可是黄河流域的商代铜卣怎么会越过千山万水跑到广西来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在商代已经很频繁,据《逸周书》记载,在向商王朝进贡的方国中,就有来自岭南的瓯、桂、损子、路等国。从这些信息来看,如果勉岭铜卣是在晚商时来到武鸣,无非有三种可能: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一是当地部落首领向商王进贡,商王将铜卣回赐给他们带回;

二是当地部落首领在战争中,作为战利品带回;

三是在周武王伐纣战争时,失败的殷商贵族南逃,把铜卣带到这里来。

不过,对于以上三种推测也有学者提出疑问,因为在其他地方的考古发掘中,卣通常和尊伴出,并大小组合成对。而勉岭铜卣在出土后,考古人员在附近进行过大范围探查,既没有发现尊也没有发现古墓,因此怀疑它只是后世某任武鸣籍官员的私人窖藏。

勉岭铜卣的来源之谜一时陷入僵局,直到11年后的一次意外才有了新的线索。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图片|元龙坡M147号墓发掘现场照片

元龙坡遗址的秘密

1985年10月,在距离勉岭东约1.5公里的元龙坡发现了一处大型商周古墓群。“元龙”在当地壮语中的意思是龙颈,相传这里曾经有人以龙自喻称王。考古人员在位于坡顶墓区中心地位的M147号大墓的发掘过程中,有了一个惊人发现。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武鸣骆越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杜逢祖:广西考古队来这里挖掘发现了一个提梁卣,当时群众在这里围观的时候,还以为是一个马灯呢。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图片|夔纹提梁铜卣

这件铜卣通高28.5厘米,底径13.2-16.4厘米。扁圆腹、圈足,提梁呈交缠的绳索状,提环和勉岭铜卣一样,饰牛头纹,腹部有形似牛角的刻线,与西周时期的铜卣纹饰颇为相似。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研究馆员 杨清平:元龙坡墓地发现的这个铜卣,它的造型与我们在北方地区发现的告田父乙卣、启卣基本相同,虽说纹饰有一点点区别,但是整体造型和纹饰位置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我们据此判断,它们应该是同一时期的器物。

从勉岭铜卣到元龙坡铜卣,其间差距最短100余年,最长也就200多年,其形制和牛头纹饰一脉相承,足以说明勉岭铜卣并非后人窖藏,而是商末周初就存在于此。

但是,元龙坡铜卣盖及上腹的纹饰却和勉岭铜卣有着较大差异,其上已经不再以饕餮纹、蝉纹为主,而是遍饰夔纹。这种纹饰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图片|夔的假想图

“夔纹”

据《山海经·大荒经》记载:“流波山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传说在上古涿鹿之战中,黄帝用夔皮做鼓,夔骨为槌,声震五百里,因而士气大振,遂大败蚩尤军,天下始定,因此夔纹就有了祈求胜利的寓意。

元龙坡铜卣的主人葬于坡顶最高最大的M147号墓中,陪葬品还有铜矛、铜钺等物,据此推断,他应该是部落的首领,不但主持祭祀,还主导战争。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间接地推动了青铜技术的发展,除了礼器外,元龙坡古墓群还出土了110多件青铜器,其中兵器就占了93件。它们在地下埋藏了三千多年,拂去红色尘土,有些锋刃依旧锐利。此外,墓中还发现了一批用红砂岩雕凿而成的铸范,出土的铜钺、铜刀和圆形器放入相应的石范中恰好吻合,说明是用石范浇铸出来的。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研究馆员 杨清平:元龙坡墓地发现之前,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广西没有自己的青铜文化,即使在我们广西发现了一些青铜器,也普遍认为都是从北方中原地区传过来的,元龙坡墓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及其制造这些青铜器的范,那么这个就证明,广西至少在西周时期,在中原先进青铜文化的影响下,已经有了自己的青铜文化。

偏僻小山村惊现代表王权的国之重器——卣

青铜器是人类社会迈进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三千年多前,壮族先民努力向更为先进的中原文明靠拢,并仿照中原文化建立了自己的礼制,武鸣出土的这两件青铜卣成为文明萌芽的时代见证。

位于大明山西麓的元龙坡古墓群遗址,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发现遗物最丰富的商周时期墓葬群之一。在这500多座墓葬中,是否还隐藏着一些改写历史的传世珍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