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作者:文津社

近期中国最热门的事件,就是北京冬奥会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举办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2月4日,恰逢农历大年初四,正值春节假期期间。新春元素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交织在一起,更增添节日喜庆氛围。不仅如此,正式举办比赛2月2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春龙节”,也就是俗称的“龙抬头”,而举办冬奥会开幕仪式的2月4日还是“立春”节气,是新一轮二十四节气的开始,而且2月4日是星期五,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开幕式的8月8日也是星期五。而2月4日,也呼应了北京冬奥会是第24届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其实这场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型体育盛会,也是全国人民共襄盛举的典范,就拿位处中国南疆的云南来说吧,于今年1月27日正式成立的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4名云南运动员入选,分别是参加女子跳台滑雪的彭清玥,参加女子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赛的普蕊,参加男子越野滑雪的陈德根和刘荣胜,其中17岁的云南女子跳台滑雪运动员彭清玥,将作为本届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出征冬奥。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将首次出现云南运动员的面孔,创造了云南体育的历史。

云南冬奥会运动员▼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其实云南人对雪地运动的认知和了解,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要早,而北京地区和云南地区的两地联动,也可以追溯到两宋时期。

宋代建立后,由于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拥辽自立之举以及高粱河车神的“高超技艺”,致使中原政权彻底失去燕山山脉的庇护,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两宋的灭亡。

北宋中前期,宋庭的主要对手就是由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当时的北宋、大辽和西夏在中国大地上演了一出分分合合的新三国演义,契丹人虽然建立了大辽政权,可在辽国建立后,辽代诸帝没有像赵宋官家那样深居内宫之中,而是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

而鼎盛时期的大辽,是一个东到日本海,西到阿尔泰山,南到冀中白沟河,北到外兴安岭的庞大帝国。复杂的多民族属性,使其都城的建设也体现着文化的多元融合。对于善游牧的契丹人而言,都城是漫长征途上的一个落脚点,而非农耕民族习惯的绝对政治中心。

华北平原▼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辽国广袤的国土以及契丹人在国内并不占据绝对优势的缘故,再加上辽国错误的民族政策(尤其是天祚帝时期),最终导致了曾经击败北宋高梁河车神的辽国,于公元1112年时即将走到国祚的尽头。 这一年,辽天祚帝还没有从不久前,在坐冬捺钵时羞辱完颜阿骨打的意气风发中回过神来,不久就从北方传来了遭敌袭击的消息传来。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派遣武议大夫马政率同高药师等乘平海指挥兵船,自登州(地处山东半岛,自古为远征辽东之口岸)渡海,以买马为名,前往金国结好,受到金国响应,于是双方就展开了宋金之间的秘密外交,此后双方互派使节,屡次商谈。此后并在此基础上,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使赵良嗣等与阿骨打达成协议,两国正式决定联兵攻辽。

贪图享乐的辽天祚帝,根本没有想到虚弱的宋国,竟然会与女真人夹击辽国。当年金军是进攻主力,而南方已与辽修好百年的宋军是辅助,大辽政权腹背受敌,风雨飘摇。

大宋以为和女真人联手就能收复幽云

结果被女真人打得几无还手之地的辽军

宋军仍然打不过,女真人在休整过来远比辽要凶狠百倍▼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而在辽代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金国,也采取了跟辽国一样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制度,直至今日仍然能看重辽金时期的捺钵遗迹,这就是位于张家口奥运村内太子城遗址了。

而为了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奥运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经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崇礼区文广新局联合考古队4个多月的全面测绘、勘探与发掘,张家口奥运村内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发现,从已发掘的遗迹与遗物分析,太子城遗址或为金代后期皇室行宫遗址,其规制、建筑布局等在全国罕见。经过考古发现,目前已确定太子城遗址是金章宗完颜璟夏季捺钵的泰和宫。

其实金国女真人不仅继承了辽国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制度,还延续了契丹人错误的民族政策, 辽代灭亡后,契丹辽人也由此成为了女真金人的臣属,而契丹人虽然投降了金人,可契丹人与女真人仍然不信任对方,而加入金军战斗序列的契丹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在补给和升迁问题上,多次受到女真人的打压。

如若金国能一直强盛的,这个民族矛盾就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影响,而当金朝末年,蒙金交战金军战败后,契丹人和女真人之间的矛盾又一次显现了出来。在金统治下的契丹人,出于复仇心理及对金统治者一直以来采取的监视政策的不满,此时蠢蠢欲动(这种心理与被契丹人灭国的渤海人一样,在国家灭亡后,多次进行抗争。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女真人根本不是金代女真人,而是渤海遗民的后代)。

而有一位名叫耶律秃花的契丹将领,世居于后来元朝建设上都的桓州故地,就在蒙金战争期间率先归附于成吉思汗。耶律秃花本位金国将军,对坝上高原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作为投名状,他率领其军队为向导,为后续抵达的蒙古大军探明道路,并协助大军在野狐岭大破金军主力,金人再也无力抵挡蒙古南下。

此时金遇到了和辽类似的困境

一个“一国多制”的帝国难以实现内部团结

而复杂的地理分布,使其很容易被北方蛮族逐步蚕食

辽、金时期五京示意图▼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后来,秃花又击败了金国弑君篡权者胡沙虎的军队,并随后与蒙军主力木华黎(铁木真手下“四杰”之一)的部队会合,继续进攻河北、山东、山西地区,直至彻底踏平金国。此后秃花依然长期镇守今日的张家口-大同一线,最终被授予太傅职位。

而金国最后是在汝南被灭的,金代最后一位皇帝——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如今的后龙亭。)其坟墓叫葬颜冢(如今的张彦庄)

金朝皇室最后的命运颇为凄惨,只能在河南地区顽抗和逃窜

到最后,他们也是死在了北宋的故土上

河南省汝南市后龙亭公园▼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而到了南宋末年,忽必烈迂回夹击南宋的远征军中,耶律秃花的后代耶律忙古带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跟随忽必烈从关中出发,率领一支由契丹人组成的探马赤军,越过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挺近大理,迂回夹击南宋,而功成后的耶律忙古带等契丹人,就在当地定居下来,而后被明清收编成为当地土司,此后逐渐改姓为蒋、杨、赵、李、郭、何、茶等姓氏。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这群契丹人后裔,被分属到各个民族当中,不过他们都自称为“本”人或者“蒲满”人,至今云南当地就约有9万人契丹人后裔。

蒙古人迂回夹击南宋▼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提到横断山脉(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有个颇为有趣的知识,“横断山脉”这一名称出自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在途经川滇(不过我觉得云川更有人文气息一些)时,因看到澜沧江、怒江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阻断路,而给这一带山脉取了个形象的“横断山”名称。众所周知,青藏高原号称亚洲水塔,而云南也因为横断山脉特殊的地理结构,被称为亚洲水管,保证着着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横断山脉▼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其实除了位列中国最早那批开眼看世界的黄懋材外,在中国历史上诸如西汉司马迁、蜀汉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等,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曾有过游历大凉山区的记载。

其实元朝比日本战略高明多了,从忽必烈成立金莲川幕府开始,就有了完整的对付南宋的思路,至于对付金朝,窝阔台的迂回战略也是可圈可点。而且打赢后还选择了用竖着切的人造民族手段分化汉地,如果不是内斗太严重也不至于只有90年。相比之下,日军一会儿东北华北,一会儿东南西南,一会儿山东河南,完全是拍脑子瞎打。而且更无语的是,日军选择了同时歧视和屠杀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和阶级,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战线。

而跟随蒙古人南征的,并不是只有契丹人,还有被西夏党项人,西夏灭亡后,残余的党项人除了部分留在当地过着昔日的生活外,大量的党项人以唐兀人(蒙古对西夏的音译)的身份,加入到蒙古军队中,并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直至今日,在中国的河南(濮阳杨氏,敦武校尉军民万府百夫长唐兀公后人)、安徽(合肥余氏,元末淮西副使余阙后人)、四川(木雅人)、云南(朵氏,元代云南肃正廉访使朵儿赤后人)等地还有不少党项人的后裔。

彩云之南▼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而目前国家也日益注重对西南地区的发展,比如四川成自宜高铁、中老国际铁路(2022年1月20日上午10时,西北地区的宁夏自治区,也加入进去了)、位于川滇两省大凉山区的白鹤滩水电站(全球第二大水电站)也基本完工,预计今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而昔日“路隘林深苔滑”的川西南大凉山区,随着2022年1月10日上午11时10分从西昌西站驶向昆明的D843次“复兴号”动车组成功驶出,自此进入了动车时代,而近期西部的四川、重庆以及陕西等西部地区,也陆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体开工仪式,而这也吹响了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的冲锋号,我相信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持续稳健开展,中国西部的地区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我期待五年后中国西部地区能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鹤舞金沙,正在建设中的

白鹤滩水电站▼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

云南人民过虎年▼

什么是云南契丹人?他们是如何来到云南的?如今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