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作者:文津社

近期中國最熱門的事件,就是北京冬奧會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舉辦本屆冬奧會開幕式的2月4日,恰逢農曆大年初四,正值春節假期期間。新春元素與奧林匹克運動元素交織在一起,更增添節日喜慶氛圍。不僅如此,正式舉辦比賽2月2日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春龍節”,也就是俗稱的“龍擡頭”,而舉辦冬奧會開幕儀式的2月4日還是“立春”節氣,是新一輪二十四節氣的開始,而且2月4日是星期五,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開幕式的8月8日也是星期五。而2月4日,也呼應了北京冬奧會是第24屆冬奧會。

北京冬奧會▼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其實這場全國乃至全球的大型體育盛會,也是全國人民共襄盛舉的典範,就拿位處中國南疆的雲南來說吧,于今年1月27日正式成立的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4名雲南運動員入選,分别是參加女子跳台滑雪的彭清玥,參加女子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賽的普蕊,參加男子越野滑雪的陳德根和劉榮勝,其中17歲的雲南女子跳台滑雪運動員彭清玥,将作為本屆代表團中年齡最小的運動員出征冬奧。在冬奧會的賽場上,将首次出現雲南運動員的面孔,創造了雲南體育的曆史。

雲南冬奧會運動員▼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其實雲南人對雪地運動的認知和了解,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要早,而北京地區和雲南地區的兩地關聯,也可以追溯到兩宋時期。

宋代建立後,由于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的擁遼自立之舉以及高粱河車神的“高超技藝”,緻使中原政權徹底失去燕山山脈的庇護,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兩宋的滅亡。

北宋中前期,宋庭的主要對手就是由契丹人建立的遼政權,當時的北宋、大遼和西夏在中國大地上演了一出分分合合的新三國演義,契丹人雖然建立了大遼政權,可在遼國建立後,遼代諸帝沒有像趙宋官家那樣深居内宮之中,而是保持着先人在遊牧生活中養成的習慣,居處無常,四時轉徙,即所謂的“春水秋山,冬夏捺缽”。

而鼎盛時期的大遼,是一個東到日本海,西到阿爾泰山,南到冀中白溝河,北到外興安嶺的龐大帝國。複雜的多民族屬性,使其都城的建設也展現着文化的多元融合。對于善遊牧的契丹人而言,都城是漫長征途上的一個落腳點,而非農耕民族習慣的絕對政治中心。

華北平原▼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遼國廣袤的國土以及契丹人在國内并不占據絕對優勢的緣故,再加上遼國錯誤的民族政策(尤其是天祚帝時期),最終導緻了曾經擊敗北宋高梁河車神的遼國,于公元1112年時即将走到國祚的盡頭。 這一年,遼天祚帝還沒有從不久前,在坐冬捺缽時羞辱完顔阿骨打的意氣風發中回過神來,不久就從北方傳來了遭敵襲擊的消息傳來。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派遣武議大夫馬政率同高藥師等乘平海指揮兵船,自登州(地處山東半島,自古為遠征遼東之口岸)渡海,以買馬為名,前往金國結好,受到金國響應,于是雙方就展開了宋金之間的秘密外交,此後雙方互派使節,屢次商談。此後并在此基礎上,于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使趙良嗣等與阿骨打達成協定,兩國正式決定聯兵攻遼。

貪圖享樂的遼天祚帝,根本沒有想到虛弱的宋國,竟然會與女真人夾擊遼國。當年金軍是進攻主力,而南方已與遼修好百年的宋軍是輔助,大遼政權腹背受敵,風雨飄搖。

大宋以為和女真人聯手就能收複幽雲

結果被女真人打得幾無還手之地的遼軍

宋軍仍然打不過,女真人在休整過來遠比遼要兇狠百倍▼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而在遼代廢墟上建立起來的金國,也采取了跟遼國一樣的“春水秋山,冬夏捺缽”制度,直至今日仍然能看重遼金時期的捺缽遺迹,這就是位于張家口奧運村内太子城遺址了。

而為了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奧運村建設的順利進行,經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崇禮區文廣新局聯合考古隊4個多月的全面測繪、勘探與發掘,張家口奧運村内太子城遺址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從已發掘的遺迹與遺物分析,太子城遺址或為金代後期皇室行宮遺址,其規制、建築布局等在全國罕見。經過考古發現,目前已确定太子城遺址是金章宗完顔璟夏季捺缽的泰和宮。

其實金國女真人不僅繼承了遼國的“春水秋山,冬夏捺缽”制度,還延續了契丹人錯誤的民族政策, 遼代滅亡後,契丹遼人也由此成為了女真金人的臣屬,而契丹人雖然投降了金人,可契丹人與女真人仍然不信任對方,而加入金軍戰鬥序列的契丹人,絲毫沒有受到重視,在補給和升遷問題上,多次受到女真人的打壓。

如若金國能一直強盛的,這個民族沖突就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影響,而當金朝末年,蒙金交戰金軍戰敗後,契丹人和女真人之間的沖突又一次顯現了出來。在金統治下的契丹人,出于複仇心理及對金統治者一直以來采取的監視政策的不滿,此時蠢蠢欲動(這種心理與被契丹人滅國的渤海人一樣,在國家滅亡後,多次進行抗争。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女真人根本不是金代女真人,而是渤海遺民的後代)。

而有一位名叫耶律秃花的契丹将領,世居于後來元朝建設上都的桓州故地,就在蒙金戰争期間率先歸附于成吉思汗。耶律秃花本位金國将軍,對壩上高原這一帶的地形了如指掌。作為投名狀,他率領其軍隊為向導,為後續抵達的蒙古大軍探明道路,并協助大軍在野狐嶺大破金軍主力,金人再也無力抵擋蒙古南下。

此時金遇到了和遼類似的困境

一個“一國多制”的帝國難以實作内部團結

而複雜的地理分布,使其很容易被北方蠻族逐漸蠶食

遼、金時期五京示意圖▼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後來,秃花又擊敗了金國弑君篡權者胡沙虎的軍隊,并随後與蒙軍主力木華黎(鐵木真手下“四傑”之一)的部隊會合,繼續進攻河北、山東、山西地區,直至徹底踏平金國。此後秃花依然長期鎮守今日的張家口-大同一線,最終被授予太傅職位。

而金國最後是在汝南被滅的,金代最後一位皇帝——金哀宗自缢于幽蘭軒(如今的後龍亭。)其墳墓叫葬顔冢(如今的張彥莊)

金朝皇室最後的命運頗為凄慘,隻能在河南地區頑抗和逃竄

到最後,他們也是死在了北宋的故土上

河南省汝南市後龍亭公園▼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而到了南宋末年,忽必烈迂回夾擊南宋的遠征軍中,耶律秃花的後代耶律忙古帶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跟随忽必烈從關中出發,率領一支由契丹人組成的探馬赤軍,越過橫斷山脈和雲貴高原挺近大理,迂回夾擊南宋,而功成後的耶律忙古帶等契丹人,就在當地定居下來,而後被明清收編成為當地土司,此後逐漸改姓為蔣、楊、趙、李、郭、何、茶等姓氏。在新中國成立後,雖然這群契丹人後裔,被分屬到各個民族當中,不過他們都自稱為“本”人或者“蒲滿”人,至今雲南當地就約有9萬人契丹人後裔。

蒙古人迂回夾擊南宋▼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提到橫斷山脈(中國最長、最寬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有個頗為有趣的知識,“橫斷山脈”這一名稱出自清末江西貢生黃懋材,在途經川滇(不過我覺得雲川更有人文氣息一些)時,因看到瀾滄江、怒江間的山脈并行迤南,橫阻斷路,而給這一帶山脈取了個形象的“橫斷山”名稱。衆所周知,青藏高原号稱亞洲水塔,而雲南也因為橫斷山脈特殊的地理結構,被稱為亞洲水管,保證着着東南亞和南亞多個國家的生活生産用水問題。

橫斷山脈▼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其實除了位列中國最早那批開眼看世界的黃懋材外,在中國曆史上諸如西漢司馬遷、蜀漢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等,不管出于何種目的,都曾有過遊曆大涼山區的記載。

其實元朝比日本戰略高明多了,從忽必烈成立金蓮川幕府開始,就有了完整的對付南宋的思路,至于對付金朝,窩闊台的迂回戰略也是可圈可點。而且打赢後還選擇了用豎着切的人造民族手段分化漢地,如果不是内鬥太嚴重也不至于隻有90年。相比之下,日軍一會兒東北華北,一會兒東南西南,一會兒山東河南,完全是拍腦子瞎打。而且更無語的是,日軍選擇了同時歧視和屠殺中國境内所有的民族和階級,直接導緻了中華民族的統一戰線。

而跟随蒙古人南征的,并不是隻有契丹人,還有被西夏黨項人,西夏滅亡後,殘餘的黨項人除了部分留在當地過着昔日的生活外,大量的黨項人以唐兀人(蒙古對西夏的音譯)的身份,加入到蒙古軍隊中,并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直至今日,在中國的河南(濮陽楊氏,敦武校尉軍民萬府百夫長唐兀公後人)、安徽(合肥餘氏,元末淮西副使餘阙後人)、四川(木雅人)、雲南(朵氏,元代雲南肅正廉訪使朵兒赤後人)等地還有不少黨項人的後裔。

彩雲之南▼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而目前國家也日益注重對西南地區的發展,比如四川成自宜高鐵、中老國際鐵路(2022年1月20日上午10時,西北地區的甯夏自治區,也加入進去了)、位于川滇兩省大涼山區的白鶴灘水電站(全球第二大水電站)也基本完工,預計今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而昔日“路隘林深苔滑”的川西南大涼山區,随着2022年1月10日上午11時10分從西昌西站駛向昆明的D843次“複興号”動車組成功駛出,自此進入了動車時代,而近期西部的四川、重慶以及陝西等西部地區,也陸續開展重大項目集體開工儀式,而這也吹響了西三角經濟圈快速崛起的沖鋒号,我相信随着十四五規劃的持續穩健開展,中國西部的地區發展将進入新階段,我期待五年後中國西部地區能交上一份優異的答卷。

鶴舞金沙,正在建設中的

白鶴灘水電站▼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

雲南人民過虎年▼

什麼是雲南契丹人?他們是如何來到雲南的?如今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