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7年,“中国第一性学家”王小波离奇猝死,年仅45岁。第2天,遗体推进焚化炉的时候,机器突然“卡壳”不动?在场的亲友

作者:海峡新干线

1997年,“中国第一性学家”王小波离奇猝死,年仅45岁。第2天,遗体推进焚化炉的时候,机器突然“卡壳”不动?在场的亲友顿感背脊发凉,究竟怎么回事?这时,小波生前好友胡贝先生,凑近他耳边嘀咕了几句,随手放了一样“东西”在遗体上,王小波才“乖乖”地进了焚烧炉……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病突发,据说当夜邻居听到了他的两声惨叫,但是都没人出去查证,等到被发现的时候只发现:他把头磕破了,墙上白皮也咬下了几块,他的指甲里还塞满了墙屑!

后来,法医报告出来:王小波是心脏病发猝死,年仅仅45岁。

他的妻子李银河都没见到他的最后一面,远在英国的她,听到噩耗,嚎啕大哭。

王小波的葬礼上没有一个同行,送他去火化的还是生前好友胡贝先生。为了让王小波好走,胡贝还特意给操作员大爷带了烟酒之类的礼品。

万万没想到,将遗体送进焚化炉的时候,机器会卡壳。操作员大爷检查了一下,发现是王小波的胳膊与腿卡在了入口。

于是,大爷拜托在场的胡贝先生帮忙整理王小波的遗体,整理完遗体,或是出于对好友离去的不舍,他竟然对着遗体嘀咕了几句,还拿出一本王小波生前作品《黄金时代》放在他的胸口。王小波这才“安心”地进了焚烧炉。

作为好友,胡贝先生深知,王小波死前最挂念的就是他的妻子和他的作品!

据悉,王小波死前那段时间,一直用传真向《南方周末》编辑部传稿。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编辑方收到的传真一片空白,第二次同样如此。编辑部负责人何保胜说:“这事儿太诡异了。”

更诡异的是,在王小波逝世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三部曲终于得以出版,那些生前让他四处碰壁的小说,却在一夜之间,如同一枚枚鱼雷,炸醒了中国文坛。

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如是说:购书单雪片似地飞来,“时代三部曲”登上各地排行榜.....《黄金时代》的爆火,让王小波这个名字迅速走红,被人称为“性学教父”,荣誉奖牌一个一个地来,而王小波却永远无法再看到!

讽刺的是,这本《黄金时代》在王小波活着的时候更是惨遭所有出版社的抵制。理由很简单:内容太多低俗,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男女情欲”,简直不堪入目!

那么,《黄金年代》到底写了什么?

故事以“大革命”期间云南插队为背景,讲述了知青王二和女医生陈清扬之间的情感纠葛。在那个人性禁锢的年代,王小波却一种无比绚烂的语言描写着王二和陈清扬之间的情欲,他绘制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以此来抵抗当时“鄙视xing爱和原始欲望“的荒诞世界。

正如王小波书中所言:“人们认为最羞耻、最该隐晦的东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耻、隐讳的东西.....”

然而,也是因为这些“情欲”描写,它一出版被公然改名为《王二风流史》,并且封面俨然是男主角王二和女主角陈清扬一丝不挂地坦然相对……

但随着这部作品被更多人熟知,书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句子,让人无比惊叹王小波的文学魅力。当时出版的副总编林建初就认为:“由于性观念的禁锢,中国人的性意识极不健康,这本书对培养健康的性意识有好处。”

而,阅读《黄金时代》只能用过瘾二字来形

容,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曾忍不住把《黄金时代》读过一遍又一遍。

鲁豫说:“很庆幸是在大学时期才读到《黄金时代》,如果再早一点,她或许会将陈清扬和“王二的故事,当小huang书一样读。”

刘瑜说:“他代表的精神中国很缺乏。他那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黄金时代》统共3万字,是真正的是短小精悍。王小波在这三万字里刻薄至极地把人最原始的渴求与人性的丑恶一面相互贯穿刻画得淋漓尽致,又极尽黑色幽默把一个又一个原本沉重的话题表达得无可奈何的心酸,还把那种对孤独的迷茫、对自身道德与欲望的审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中无法摆脱的无力感掰开揉碎融合得天衣无缝。

虽然,王小波不在了,但是他的《黄金时代》却永远流传了下来,这是值得庆幸的。

这套书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而且得到作家刘心武高度赞誉:“《黄金时代》不是一般的好。太好了。”

如今,原价143元的王小波“时代三部曲”,其中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黑铁时代》现价只须98元,一顿饭钱,却能让你与这个最有趣的灵魂相遇!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或“商品卡”即可获取正版图书↓↓↓

王小波黄金时代3部曲

1997年,“中国第一性学家”王小波离奇猝死,年仅45岁。第2天,遗体推进焚化炉的时候,机器突然“卡壳”不动?在场的亲友
1997年,“中国第一性学家”王小波离奇猝死,年仅45岁。第2天,遗体推进焚化炉的时候,机器突然“卡壳”不动?在场的亲友
1997年,“中国第一性学家”王小波离奇猝死,年仅45岁。第2天,遗体推进焚化炉的时候,机器突然“卡壳”不动?在场的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