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精彩冬奥·焦点时刻 | 殷殷希望,正在升起!河北运动员殷正:对表现挺满意,希望再长胖一点

作者:燕赵都市报

单手扶车,快速推车起跑,纵身跃入钢架,在教练的大吼声中,头戴红色头盔的殷正如一道红色的闪电冲上赛道……

2月11日晚,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进行的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第三轮和第四轮比赛中,首次登上冬奥赛场的中国选手、我省运动员殷正发挥稳定,最终以4分02秒13的总成绩获得了第5名,创造了迄今为止我省培养的运动员在冬奥会上的最好成绩。

精彩冬奥·焦点时刻 | 殷殷希望,正在升起!河北运动员殷正:对表现挺满意,希望再长胖一点

代表中国队参赛的河北省运动员殷正在男子钢架雪车第3轮比赛中。 河北日报记者霍艳恩摄

两创赛道出发纪录

钢架雪车比赛依靠运动员推车起跑的惯性、场地落差的变化来进行,最高时速超过130公里。

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共有25名运动员参赛。在2月10日上午进行前两轮滑行后,殷正以两轮总成绩2分01秒45暂时排名第7位。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首轮滑行中就创造了4秒60的赛道出发纪录。

殷正1996年3月出生,2017年通过跨项选拔进入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

练短跑出身的他爆发力出色,再加上刻苦训练,仅用4年就从一个冰雪项目的“小白”成长为希望之星——2019-2020赛季获得全国锦标赛第2名,并首夺洲际杯赛事分站赛奖牌;2021-2022赛季,在两站欧洲杯和两站洲际杯6场比赛中,连夺5个冠军、1个季军。1月21日至22日,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进行的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队内奥运选拔赛上,他获得男子钢架雪车项目第一名,最终成功入选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后两轮滑行在2月11日晚进行。

第三轮,殷正排在第7位出发。经过一天的调整,他的状态明显提升,三轮下来总成绩为3分01秒85,仍暂时排名第7位,按照竞赛规则得以晋级第四轮。

第四轮,在第14位出发的他出发成绩为4秒58,创造了赛道新的出发记录,最终四轮滑行总成绩为4分02秒13,获得第5名。

“虽然最终成绩和预想的有一点差距,但对今天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殷正赛后说。

精彩冬奥·焦点时刻 | 殷殷希望,正在升起!河北运动员殷正:对表现挺满意,希望再长胖一点

殷正赛后向观众致意。河北日报记者霍艳恩摄

希望再长胖一点

出发能力强是殷正最大的技术特点,他的出发能力已堪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体重较轻,仍是他在滑行阶段加速度不足的“短板”。

“钢架雪车运动除了出发速度要求快外,还需要身体的重量来带动沿着轨道前进。如果你够重,你滑行的速度也会更快。”殷正说,“我起步快但体重轻,所以要在出发阶段尽可能取得领先。”

据介绍,北京冬奥会大多数钢架雪车运动员要比殷正重约五六公斤。

“队里之前全力在帮助我长体重,希望我能从75公斤长到78公斤以提升滑行速度。”殷正笑着说,“有一段时间每天吃很多,还要加餐,结果长胖了一点。但是过了一个月,体重就长不上去了。可能是体质的原因,我很难吃得胖。”

本届冬奥会结束之后,殷正有哪些计划?

“首先还是增重。体重长上去之后,可以帮助我在后面的滑行成绩有所提升。”他说。

谈及未来,殷正表示:“自从开始训练以来,我只参加了十几场比赛,还很缺乏经验。如果我能获得更多的竞赛机会,并继续增加一些体重,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据了解,过去一年,中国钢架雪车队在世界顶级外教的带领下,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殷正希望借助“雪游龙”,使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三个项目都能在大陆实现竞技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我一直相信中国的钢架雪车运动会越来越好。尽管中国钢架雪车运动刚刚起步,但北京冬奥会将让这项运动在大陆迅速崛起。”

新闻多一点↓

强“技力”助殷正成绩提升

殷正实现登上冬奥会赛场的梦想并取得佳绩,离不开中国钢架雪车运动发展大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技力”辅助。

钢架雪车运动在欧美国家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大陆2015年前还未开展这项运动。从组建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到跨界跨项选拔优秀运动员,再到建成中国第一条钢架雪车专业赛道,北京冬奥会周期,中国钢架雪车运动基础条件越来越好。

精彩冬奥·焦点时刻 | 殷殷希望,正在升起!河北运动员殷正:对表现挺满意,希望再长胖一点

2月11日,中国选手殷正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在建成专业赛道之前,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的训练和比赛主要在加拿大和德国进行,推车起跑速度慢、关键弯道容易失误一直是困扰中国运动员的短板。而作为国内首条雪车雪橇赛道,“雪游龙”赛道成为全球第16条专业赛道,这为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提供了场地保障。

科技助力同样重要。16步到18步是钢架雪车运动员从出发到上车的平均步数,如何在这个有限的步数中提高每一个动作的效率至关重要。由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科学训练小组组织研发的数字化科学训练辅助平台,使得殷正的日常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它可以精准地捕捉到殷正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通过分析加速度曲线,让殷正明白什么时候可以更好地用力,并为他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提供了帮助。

精准化训练也让殷正进步迅速。竞速类项目如何减少风阻非常关键,风洞试验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二七国家冰上运动训练基地,通过风洞试验,殷正了解到自己在钢架雪车上面应该要保持什么样的最佳姿态是最减阻的、最节省时间的,并通过反复练习不断纠正姿态,成绩随之得到提升。

母亲及助理教练眼中的殷正:训练刻苦,爱钻研

2月11日晚,在河北省体育局组织的集中观赛现场,殷正的父母也从外地赶来,并在赛后同殷正的钢架雪车滑行助理教练杨康一起,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他们眼里的殷正,是怎样的呢?

据了解,殷正从小就喜欢踢足球、打篮球,初中经常参加校运动会,拿过很多奖项。

殷正的妈妈蒋林慧说,殷正读高二时,学校的体育老师看中了他,觉得他是个练体育的好苗子,动员他参加业余体育训练。从高二开始,殷正在学校参加业余短跑训练。随后,他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后来,又经跨界跨项选材成为冰雪项目运动员。

杨康曾经与殷正做了一年多队友。

“差不多一米八的个子,才120斤,精瘦、跑得飞快,平日也不爱说话,就是爱钻研、思考……”这是他对殷正的最初印象。

在杨康看来,殷正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也源于他对训练的极度认真、刻苦。

钢架雪车运动有一定风险。刚开始进行滑行训练时,殷正需要不断探索滑行路线,一旦控制不好,肋骨就会撞上车把手。

“那时候他肋骨的上、下、左、右都会被撞,本就体型偏瘦的他,肋骨、肚子经常是青紫、红肿的,他也是疼得想辙,后来自己剪了块瑜伽垫,把受伤的地方都包裹了起来,起到减震作用,继续坚持训练。”杨康说。

“雪上运动经常会看一个运动员的‘体重深蹲比’,就是自身体重和深蹲负荷的重量比,一般达到1∶1.2就是较为优秀的运动员了。而经过进入国家队这四年多的艰苦训练,殷正的体重深蹲比已达到1∶2.1,他的负重也从最初的120公斤增加到了200公斤。”杨康说,经过大量训练,殷正也会膝盖疼、腰疼,出现了肌肉韧带拉伤,但为了保持能力,他对自己的训练及相关工作从不放松。

(河北日报记者张镜 通讯员宗苗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