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荀子学园丨开心大尺度漫谈人性真实几何

【姚海涛】荀子,最彻底的儒家。从仁爱讲荀子,确实是创新。

【林桂榛】彻底?讲仁爱,荀子压根没底,只有伪,常人材性无德(资朴)之底上“美之利之”而正面作伪也。讲成荀子以材性“恶”为底去讲正面道德作伪,更是彻底非儒家,乃是非人非兽!禽兽初生亦材性资朴无±道德(道德评价是社群秩序问题,正德生成是文明积累问题),且自利自私机能以图生存,但成长生活常态上或同有怵惕,乃至有恻隐。

【姚海涛】性朴论一出,横扫赛场,谁与争锋!

【林桂榛】把孟子讲成道德神圣万能,把荀子讲成道德魔鬼丧本,都是简单想象加道德话语对比优势自雄的魔幻世界……

【张晚林】@林桂榛 禽兽初生亦材性资朴无±道德——这个你怎么知道?

【林桂榛】@张晚林 反问:你怎么知道人之别于一般禽兽是有怵惕恻隐同情之性能而动物就一定没有?

【张晚林】所以,这是知识的界限,是信仰问题。

【林桂榛】信仰问题无需研讨,宣教即可以,不辩论信仰问题,信不信由公民自己。

【张晚林】如果动物也性朴,人禽无别,则没有必要把人性拿出来特别地讲。

【林桂榛】每个人法眼不一样,有的哲学理论是倒推:目测到社会人与动物群不一样,所以人性必然不同牛犬性,所以人别于禽兽在于根源上有正面道德之性无疑,否则人类不会这样?否则动物咋不作为(伪)成人类?信仰上帝造物爱民的人,推理逻辑类似,没有好心上帝,哪有如此宇宙秩序、万物生息,所以有上帝无疑。

【张晚林】即使承认人性无道德,但荀子决不会承认人禽无别的。

【林桂榛】机体,机能,作为,秩序,文明积累,德性习成,个体与社会的文明都是作积的、过程的,如此而已,不能简单化搞“逻辑”演绎,推演天赋(神赋)道德概念制造哲学(神学)解释体系,要造也可以,自便随便,各说各的。

【张晚林】积累也要基础,不是从〇开始,动物无论如何积累不出“四书五经”来。这个基础不是积累来的,是天赋的,孟子讲性善正是从这里讲,这个必须承认。

【林桂榛】积累的基础是正常材性,性伪合而致圣。没有上帝,物质元素与分子等能整成如此高级的地球与人类?反辩逻辑一样吧?晚林兄为道德价值信仰,演绎论证不择手段了(逻辑与事实)。

孟子什么意思是一回事,孟子值不值得科研同意又是一回事,只要不歪曲孟子就好。于荀况也一样,不歪曲就好,歪曲后再歌颂或批判,就更是反科研的了。

一旦上晚林兄的套路,荀子就低级了无疑。但一旦上了真荀卿的套路,就清晰知道孟子的核心是价值信仰或价值导言(教导言),是道德伦理类的性天信仰,人别于禽兽的人类正面道德之性天信仰,而且材剧志大、言必先王、我是先知、舍我其谁……

【张晚林】上帝存在是一种信仰,但上帝不存在同样是一种信仰,因为二者都无法科研上绝对证实。

【林桂榛】那当然,信仰不好说,君子阙如之。不能说孟子一定错,也不能说荀子一定错,只说不同意,这样比较道德文明吧。

【张晚林】信仰先于知识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信仰,知识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林桂榛】那是晚林兄的大脑世界,不能自作多情料想别人亦必如是。——我个人于孟子精神意志言取精神意志,于荀子参验观察言取参验判断,真切理解,酌情吸收,事实价值,亦分亦合。

【姚海涛】统合孟荀,天下无敌。

【张晚林】统合孟荀,我也不信。

【林桂榛】再推一下刘又铭老师札记,几十年的思考,非灌水八股,应大有精义:

劉又銘:孟學一路,荀學一路,不需統合(2022.01.26)

【张晚林】许家星丨知言与养气——儒家哲学话语之两轮

【林桂榛】儒学话语绝大部分都是精神意志语(包括《论语》这书),象荀况一样侧重现实分析的原始儒学家并不多见。精神意志语,荀况多作诗赋;孟轲善引诗书,表精神意志言;仲尼精神意志多,叹天弹琴爱唱歌,《论语》不过九牛一毛言,夫子罕言,先行其言……

【陈寒鸣】叹千古论辩:君子小人辨,儒门最好为;然则千古史,何人定是非?饱读诗书为君子?衣冠禽兽素遭捶;目不识字是小人?无数豪杰出低微。人性本朴也,善恶判由谁?问心究欲何为也,君子小人无别徽。此别关系大,乾坤与兹随。君子乱天下,小人相逐追。吾等庶民生命切,天下凭孰定安危?

【林桂榛】观陈公诗赋,陈公亦荀派矣。君子所谓所性仁义礼智,教训太君与坏人正合适,教育一般谋生大众,江户儒曰过犹不及。圣贤与坏人太极汇合的社会,孟论最佳,教育你我他。

【姚海涛】孟子寡欲,精神克制确实有一套。但是不得不说,对身体一侧,亏欠太多。虽然孟子本人吃的好,住得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荀子光明正大的提出养欲,总算是补充了一下,从现实的生存的人的角度说了真话。此又统合孟荀了,呵呵。

【林桂榛】孟子的东西是最适合用来道德发飙的(撑天浩气嘛),荀子的东西最适合其他,当然荀况也发飙。都是飙汉,伟大,牛叉!

【姚海涛】孟子语能振奋人心,浩然气出,哪个不服?不过说话的人要经得起口述考验,否则被揭穿,就是大忽悠。讲真,能经得起推敲的,千里无一。

【林桂榛】孟子也是真心的,不能说虚假,小人心揣度也不对,同意不同意另论。我认为孟子是非常合格的教主,可以不同意,不能诋毁。

【姚海涛】孟子语,孟子来讲没问题,他有浩然之气。但历史上的读书人,大多被驯化的基本不能讲了,讲了也不相应了,不够格。

【林桂榛】所以我以前说过:没有达到孟子“所性仁义礼智”之圣后践形生色状态的人言“性善(即性礼义)”就是伪善,还不如荀况曰“善伪”。没有到达孟子精神意志状态讲孟子,不是难免歪曲,就是难免轻佻……

【姚海涛】《孟子》不是学问,全是生命。没有孟子的生命,讲不了《孟子》。

【林桂榛】姚子对了,可与言轲也。底气不足,就是轻佻。浩气之足,自然践形。哲学之门,爱曰gongfu。但gongfu不在嘴上笔上论文上,在走天下辟无道的腿劲上,真孟轲必游走,倒处教育人莫惨无人道、莫丧天良……

【林宏星】话说有一天晚饭后,孟子准备静坐以存夜气。无奈,孟子老婆一会叫孟子说猪还没有喂呢。刚喂完猪,再准备静坐,孟子老婆又吵吵说,孩子的尿布还没有洗呢。孟子一怒之下,就把老婆休了……这是孟子“恶败出妻”的故事。

荀子于是讥讽孟子,说真正的圣人功夫,纵其欲,尽其情,根本不需要象孟子那样强迫自己,克制自己。——笑一笑十年少,呵呵。

【姚海涛】恶败出妻,新解一则,赞!

【林桂榛】若荀况说故事没造假(从五行看荀况一贯不造假,且兰陵到邹城一条烟的功夫,齐都等同城一包烟距离都不到),宏星老师解释是有生活根据的,这种幽默的艺术性很强,点赞。

【姚海涛】还有不少学者否认孟子出妻事啊。

【林桂榛】那思孟五行说也是假的咯,那思孟派釜底抽薪了,贼孟之道也,或孟学半贯了。

【陈寒鸣】孔家出妻吗?

【林桂榛】孔家几代出妻。离婚属于民权自由问题,只要没锁链强制锁谁,非底线道德问题,高尚与否不知道,高尚问题无上线。

一边纳妾养情人逛窑子一边讲以天理克人欲,一点都不孟子道统,包括韩愈有点性变态狂,这是有史料证据的,我以前贴过史料的。元人《三教平心论》那书,专辟韩愈狗血淋头,我也贴过图的。但真孟子,还是一杆到底的。

【曹景年】在他们看来纳妾是天理,因为纳妾才能生儿子,生儿子才能有后代,才是孝,所以纳妾就是孝。

【林桂榛】为生儿子而尽心操作,禽兽水平也,禽兽的本能就是繁衍后代。徐州锁链女的法律男人就是此等禽兽级别,为中国贡献了八孩,据说基因纯种,中国第一男人,应道德冠军。

【陈寒鸣】往往越有文化者越禽兽,盖文化装饰之下彼将其所谓文化云云视为利欲之具、衣冠之貌也。

【林宏星】这群里都是文化人,这么说,莫非我们天天打交道的,是一群禽兽?

【姚海涛】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林桂榛】我们本来就是禽兽级,灵长类动物耳,大家都一样。

按荀况理论,人本来同禽兽有别有同,落生后逐步进伪积靡,有圣党的教育,有父母的教诲,有师友的规劝,有自己的反省,于是我们渐渐都成了有善恶是非标准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人了,我们日益脱离小儿小人状态了,“始乎蒙昧终乎圣智”也……

敢说真话,尊重人权,而且艺术造诣很高(禽兽没有艺术造诣只有皮毛展示),则已化君子了吧,即脱离资朴而作伪进化了吧。

【AAA】咱们儒学圈里,不乏一些一边倡导公义胜私利,一边唯利是图;一边谈天理,一边当学阀;一边大谈以德抗位、人格平等,一边攀权附贵、逢君之恶的“大儒”啊。

【BBB】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大儒也是人啊,人也是兽啊。

【CCC】一般来说,在这个特殊的社会格局中,成为大儒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两面三刀”的真本事。

【BBB】越是吃人,越才能是人,因为生长营养高蛋白质。

【CCC】道理不复杂,儒学要说出真相来、真理来,但又不允许说。可你又想成为大儒,于是……

【林桂榛】有个说法,孟子曰大儒与太君一样有疾:好色好货。

【姚海涛】孟子说,公刘好货,与百姓同之。关键是齐宣王不想与百姓同之,人人都想独吞……

【林桂榛】劝告权贵克制色货、扩张所性仁义,与虎谋皮也,拿到讲题银子扬长而去,智慧一流。

【陈晨捷】与虎谋皮,严重同意。想要以道德驯化权力无疑是儒者的意淫。

【林桂榛】千几年的欧洲上帝架势都没有驾驭太君,千几年的华夏天理架势也没有驾驭太君,再这样想社会进程之正大光明,就是弱智,好好读读荀况讲普遍人体机能,不讲人类普遍道德之所性。

【陈晨捷】解决权力规范限制问题之前,什么心性修养、道德教化,都可能是在为虎作伥……

【曹景年】儒家一向提倡好色,《大学》不是说“如好好色”嘛。这句话都被道学家给有意忽略了,好好色就是本性,就是天理。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食色性也”,加上好色云云,连李贽也不敢加。

【林桂榛】道学家预设一个“性天有仁义天理”,然后玩起太极理论,理克欲啊,悦理义啊,返于性啊,不谓性啊,欲有命啊,尽是些概念太极,讲得头头是道。

但用鲁迅的话来说,道学家不知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科学。善恶是社会秩序具体治乱分差问题(如荀子讲的),不是囊括指代一切好的五德(尤其又抽象为善云云)并抽象演绎证明问题。道德科学研究是具体的,包括研究“怵惕恻隐”的机理,心理意识机理。直接从性天去灌囊括一切的仁义礼智圣好词之抽象道德语,那是方便法门、法力无限的宗教言、教主论。同情理解,拒绝盲从。

【陈迎年】“好好色”是本性是天理,只有自己能/可好好色,而别人都不能/不可好好色,这是本性天理?

(荀子学园2022.02.10)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