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作者:司马观史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第一书记,上台后,赫鲁晓夫开除大力排除异已,肃清政敌,因而得罪了许多党内高层。1964年,趁着赫鲁晓夫离开莫斯科度假的时候,勃列日涅夫决定扳倒赫鲁晓夫。让我们回到1964年,看看苏联当年发生的腥风血雨。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是前苏联最高权力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常设机构,也是苏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斯大林死后,再也没有人能雄霸天下,主席团成员开始各自为自己的利益而运动奔走。当年,斯大林死的时候,赫鲁晓夫还不是主角,在党内仅排名第六。

显然,赫鲁晓夫是权力斗争的高手,经过合纵连横,赫鲁晓夫先后击败贝利亚、林科夫和莫洛托夫,成为了苏联的核心领导人。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日后同样名不见经传的勃列日涅夫,会以同样的手段将他扳倒。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赫鲁晓夫表面在苏联内部大力去除个人崇拜,实际却将苏联变成了自己的家天下,在苏联内政上横行霸道,搞得民心尽失,最终,勃列日涅夫成功联合主席团成员,将赫鲁晓夫扳倒,全程虽然看起来平静祥和,实际去充满了腥风血雨,一度,勃列日涅夫曾计划采取暗杀手段,除掉赫鲁晓夫。

暗杀赫鲁晓夫

从1964年春天起,勃列日涅夫就已经在积极谋划如何除掉赫鲁晓夫了,和平方式是他为赫鲁晓夫准备的最后手段。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克格勃是苏联的特务机构,勃列日涅夫早已经完成了对克格勃的控制,据当时克格勃的谢米恰斯内伊后来回忆,勃列日涅夫曾多次把他叫到自己的私人住宅,商讨除掉赫鲁晓夫的办法。

作为赫鲁晓夫最亲密的战友和徒弟,勃列日涅夫想到毒杀自己老师的第一个手段是下毒。众所周知,赫鲁晓夫是出了名的好胃口,而且酗酒严重,在他的饭菜里下毒,然后将死因归咎于酒精中毒,是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好办法。何况,他早已经买通了克里姆林宫内的医生,让他们提供错误的诊断报告。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但谢米恰斯内伊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多年以来,为赫鲁晓夫准备饮食的只有一个女厨师,这位女厨师早在斯大林格勒时期就一直在赫鲁晓夫身边,对赫鲁晓夫非常忠诚。要收买她是不可能的。

何况,即便是下毒这招成功了,按照惯例,还要消灭杀手,为了掩盖罪行,还要把执行者也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从而引发一系列麻烦事件。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勃列日涅夫只好放弃了这招。

制造空难似乎比下毒更为稳妥,勃列日涅夫计划在赫鲁晓夫访问埃及回来的飞机上制造空难。不过,克格勃的头目谢米恰斯内伊对于要杀死全体机组人员和其他访问随行人员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他一再对勃列日涅夫强调,我不会这么做的!勃列日涅夫只能放弃这个阴谋。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谢米恰斯内伊

勃列日涅夫也曾想过要制造车祸来谋杀赫鲁晓夫,地点就定在列宁格勒,6月的一天,赫鲁晓夫将在那里同南斯拉夫的铁托会面。不过,最后这个方案也被放弃了。

最终,勃列日涅夫决定将赫鲁晓夫抓起来,以法律程序来迫使就范。

孤家寡人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前往克里米亚休假,因为天气不好,转移到了皮聪大。赫鲁晓夫前脚刚走,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就在莫斯科秘密召开会议,会议由勃列日涅夫,会议的议题正是如何将赫鲁晓夫抓起来。可见,此时的赫鲁晓夫真的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了。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逮捕赫鲁晓夫的决定,还在开会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以会议主持人身份给赫鲁晓夫打电话。参加会议的乌克兰原第一书记谢列斯特回忆:勃列日涅夫声音颤抖着与赫鲁晓夫打电话,邀请赫鲁晓夫回来参加会议,赫鲁晓夫拒绝了这个要求。

在双方的第二次电话中,勃列日涅夫态度变得强硬,他威胁道,如果赫鲁晓夫不回来开会,主席团将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会议,商讨大事情。

自此,如果赫鲁晓夫还不能反应过来接下来将会是什么,他的总书记就是白当的了。他决定返回莫斯科。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下台过程

其实,正在皮聪大疗养疗养的赫鲁晓夫已经意感到了即将发生的一切,当他还在优哉游哉疗养的时候,一只装甲快艇在海湾抛锚停泊了,船上的人员一直躲在上面,既没有下船,也没有说话。

一天夜里,负责在休养地保卫领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员突然下令撤消皮聪大的一切岗哨,紧急返回莫斯科。有人已经意识到,即将有大事发生。

载着赫鲁晓夫一行人的飞机刚刚上天,赫鲁晓夫从自己的舱里走了出来,踱来踱去,显得极为焦躁和愤怒。

赫鲁晓夫突然走近驾驶舱敲门,用力敲门,他不可能不知道飞行途中不能打开此门的规定,但他还是坚持敲了十几分钟,但一无所获。

他突然命令自己的护卫人员,一名少校:命令机组人员飞向基辅,首都有阴谋!”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少校假装一无所知地看着他,也没有发出飞往基辅的命令。见少校毫无运作,赫鲁晓夫笨重的身躯颓然倒进沙发,在沙发上,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对少校说道:少校,你是苏联英雄,飞机转飞基辅,这是我的最后一个命令!”

他的命令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响应,赫鲁晓夫懊恼地走进了自己的舱室,用力将舱门关了起来,直到飞机降落,也没有再走出来。

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迎接第一领导人的,不再是高级轿车,而是变成了一辆普通轿车,只有克格勃的头目谢米恰斯内伊一个人前来迎接。赫鲁晓夫骂了一句“叛徒”,无奈走出飞机,钻进了轿车。

在车上,赫鲁晓夫询问谢米恰斯内伊:其它人都在哪里?后者平静地回答:都在克里姆林宫。赫鲁晓夫又询问:他们都吃饭了没?后者又回答:“没有,他们都在等着你”。

1964年10月13日下午3点,赫鲁晓夫与米高扬一同走进克里姆林宫里的党中央主席团的会议室。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包括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书记处书记都在场,他们都正襟危坐,有的故意将目光看向别处,有的人冲着赫鲁晓夫,脸上露出尴尬的微笑。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赫鲁晓夫见主席位置依旧空着,他也顾不上其它,径直坐了上去,平静了几十秒的时间,他看着面前的会议桌,首先发问:“谁说话,什么问题?”

会场上陷入一片死寂,时间长达数分钟,始终没有人开腔。最后,党中央的书记勃列日涅夫开始讲话,讲话内容当然是向赫鲁晓夫发难。在他的鼓动下,几个关键人物依次讲话。这些,都是早已经安排好的情节。

会议的高潮部分是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向赫鲁晓夫发难,他准备了一篇长稿,细数赫鲁晓夫近年犯下的过错。

赫鲁晓夫像一头发怒的黑熊,站起身来拍着桌子,声嘶力竭地发表着粗暴,且带有污辱性的语言。主持会议的勃列日涅夫不断打断他的发言,不给他反驳的机会。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会议一直开到13日深夜才结束,赫鲁晓夫在经历一系列困兽之斗后,眼见自己已经众叛亲离,无力回天,再也没有走进会议室的嚣张气焰,他知道,如何此时不服软,等待他的,将会是死于非命的结局。

当天的会议即将结束尾声的时候,苏共主席团最终决定不保留他的中委职位。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着,会议内容依旧是讨论赫鲁晓夫的错误问题,关于他在政治上的错误和经济上的错误被人一一指出,赫鲁晓夫也在一夜之间,由权倾一时的第一领导人,变成了千夫所指。针对他的派系的清算工作,也已经开始。

当天下午,会议继续进行,苏斯洛夫作了关于撤销赫鲁晓夫的职务及其原因的报告。苏斯洛夫的报告,系统地总结了赫鲁晓夫在农业政策、经济政策的错误。在用人方面,报告也直接指责他任人唯亲,大搞个人崇拜。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风水轮流转,曾大力去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赫鲁晓夫,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的政敌眼中,自己已经成为了搞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的对象。

随后,经中央委员会开展讨论,一致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以及撤销他的中央委员资格的提案。至此,赫鲁晓夫被剥夺了一切领导职务,成了一名领取退休金的老人,过起了养老生活。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扳倒赫鲁晓夫始末

赫鲁晓夫下台的过程虽然狼狈不堪,但比起其它人,包括被赫鲁晓夫逼下台的政敌所经历的过程,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诺大的苏联帝国,就是在这样一次次内耗中元气大伤,最终走进了坟墓。

文/司马观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