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作者:冷热军事史

作者:斌哥

去年2月份,国内媒体集中报道了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我方伤亡情况。在2020年6月我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的战斗中,以四人牺牲、一人重伤的代价,让印军至少损失20人。

到了8月份,中印双方又差点在班公湖地区擦枪走火。不同于藏南地区,中印边界西段长期以来一直比较平静。但事实上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是大陆同印度在西线斗争中的两个重要控制节点;可以说我军牢牢控制住这两个地方,就能让印度在整个西段边境线都处于被动地位。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

中印边境的“争议地区”

许多人对中印边界争端的了解都着眼于东段,这个地方双方的矛盾非常简单;就是我方认为中印边界应该遵循传统习惯线,印度却依据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占领了藏南地区。中印在中段边界也有2000公里的土地,被印军实际控制。

目前的西段边界长约650公里,分别属于西藏阿里地区与新疆和田地区管辖。这里双方争议的阿克塞钦地区面积为3万多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外,其余都控制在中国手中。但按照印度的说法,阿克塞钦应该是印度的“固有领土”;那么印度人这一荒唐观点又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历史上的西藏地方政府与四分五裂的印度之间并没有划分清晰的边界线,这也是印度能够在中印边界制造摩擦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今天克什米尔东部的拉达克地区,历史上也是西藏地方政府管辖地区;1835年印度的锡克王国将其占领。英国殖民者在征服整个印度过程中不但“接收”了拉达克,还在1865年炮制了所谓的“约翰逊线”,把拉达克以东的阿克塞钦地区也划进了英属印度。虽然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约翰逊线,可印度人就以其为依据认为阿克塞钦是印度领土。

不过和藏南不同,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实际控制过阿克赛钦。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解放军驱逐了入侵阿克塞钦的全部印军据点,并一度深入拉达克地区。但因为后勤困难只能后撤,所以形成了现在的中印西部边境实控线,而非已经确定的国界线。

加勒万河谷居高临下,让印军望山兴叹

许多人对1962年中印战争中我军打赢后撤颇有微词。认为我军当时应该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收回所有的争议土地。但是中印边界的地形和当时的中国国力都决定了,我方只能进行一次规模有限的惩戒性战争。所以大陆虽然宣布停火撤军,解放军在藏南和阿克塞钦地区都牢牢控制了一些关键要点。

2020年6月发生流血冲突的加勒万河谷,就是我军在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选定的重要营地。虽然印度到现在一直觊觎阿克赛钦地区,但是其所控制的拉达克一侧地形同样非常恶劣。要想进入阿克塞钦除非能够翻越喀喇昆仑山;否则就只能通过河谷作为通道。

加勒万河谷就是印度能够深入阿克塞钦的重要通道。这一片虽然整体地势较高,但是河谷相对平坦,海拔要比两侧低500米左右。加勒万河虽然只有83公里长,但是水流非常急且水下有深达数十米的深潭。所以冲突当中双方人员一旦落水,就不容易幸存。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地区

加勒万河在现在的中印实控线地区汇入了什约克河,什约克河最终汇入了印度河。在附近地区只有现在的河谷滩地适于驻军,这也是我军从1962年起牢牢将其控制的原因。

在印军看来,只要中国在加勒万河谷建立营地,他们就很难在附近地区有什么动作;这也是双方爆发冲突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如果印军放弃加勒万河谷,他们可以沿什约克河谷绕道德普桑平原然后再入侵阿克塞钦。但是由于加勒万河谷地区居高临下,印军在什约克河谷的所有动作都一览无余。所以印度如果想从德普桑平原方向动手,其部队调动和后勤保障都在加勒万河谷的中国军队注视之下。因此印军只能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望山兴叹,发挥不出任何优势。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班公湖地区地形

班公湖东淡西咸,利于我军驻守

印军在加勒万河谷没有占到便宜,于是又将战场转移到100多公里之外的班公湖地区。班公湖的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班公湖同样是阿克赛钦和拉达克的分界,也就是说这一片本来都属于中国领土。

中国驻守在班公湖的是阿里军分区某师的一个水上中队,被誉为是“山顶上的国门舰队”,更被一些媒体称为“西海舰队”。该中队前身是东海舰队舟山群岛的水上交通中队,1962年中印战争后成建制调往班公湖。他们到达班公湖之后迅速打跑了印军巡逻艇,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实控线。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班公湖地区我军巡逻小径

班公湖是个典型的高原湖泊,受地形的限制呈东西狭长走向。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印控地区为191平方公里。在中国控制的东部由于有大量的高山融水注入为淡水,不但满足了当地驻军需要还在湖边发展出了旅游业。而印度所控制的西部由于和东部水体交换非常困难,所以成了咸水湖。

在青藏高原恶劣的温度和光照情况下,西侧几乎是寸草不生;在附近驻扎的印军连饮用水都需要从后方供给,自然无法部署能和我方相当的军事力量。

中印双方在班公湖地区的较量不是单纯的陆军和后勤保障能力,还要比较双方的水上装备。目前“西海舰队”装备有22艘先进的928B型高速巡逻艇,每艘可搭载5到7名士兵,艇上装备有大口径机枪。印度也从美国购买了高速巡逻艇,但整体是我方占优。

中国尽力维持现状

事实上中印双方会在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地区发生冲突,也说明了当时中国军队高层的高明之处。无论是阿克赛钦还是拉达克都并不适合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耗费大量后勤资源的军队也只能驻扎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少数地区。要想不被敌方拖垮又能保持主动,就只能占住有力的控制点来实现“事半功倍”。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正在巡逻的我“西海舰队”

虽然总有人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可惜无论在藏南还是拉达克,解放军都处在一种有劲说不上来的窘境。就比如1962年我3万边防部队很轻松地击败了入侵的印军。可再深入印度腹地,印度就可以凭借其庞大人口基数拉出百万大军来跟我军进行消耗战。这样一来就变成了放大版的“金门战役”,我军根本毫无胜算。

既然这种规模的战争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靠小规模的冲突就更是得不偿失。所以1962年我方主动撤出藏南,但牢牢控制所有的制高点,断了印军北进的念头。而在西段边境只要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地区,就能让印度既不能侵入阿克塞钦,反而时刻担心解放军会威胁400公里外的新德里。

为什么我军守住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印军就只能望山兴叹

美丽的班公湖

现在印度政府也清楚,其试图用军事手段夺取阿克赛钦不现实。但是由于多年来总理莫迪和已经升天的国防参谋长拉瓦特不停地鼓吹“大印度民族主义”,从而让某些印军军官萌生了靠边境碰瓷来升官发财的险恶目的;所以才会在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地区挑衅,试图通过小规模冒险来改变双方的实控线。

而我军早已在这两处同时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无论印军小规模挑衅还是大规模进攻都能轻易破解。只要让印军在中印边境无法有所作为,我军就能集中更多资源于更重要的东部方向,符合目前大陆国防的整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