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童年时的孔明灯

作者:不畏将来拥抱未来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想起童年在乡下放一些有趣的事情。在我们的家乡,孔明灯也被称为"火光灯",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叫孔明灯,更不明白这个传说是三国发明的朱格良,那是朱格光明在平阳被司马羽包围,无法出城求救, 创造了一个与外界沟通的工具。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国家七十年代物质条件极差的,现在没有到处可以卖现成的孔明灯,我们是几个小伙伴自己付的纸,买回来后大家分工砍,再煮米汤配米饭。记得当时一张纸是四分钱,要做一个孔灯至少四张左右40厘米的透明薄纸,稍大一点,小钱的孩子可以做六八盏灯,然后看最大的火灯用十二张纸。我们小孩子只能做一张四张纸的火灯上瘾,虽然做一盏最小的火灯只需要一毛钱六分钱,但是还是很多孩子拿不到钱,怎么办?那就得安排他带着父母去家里偷一些油炸植物油,虽然这样有被父母打的风险,但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冒这个险,而且乐于去做。当灯光准备就绪时,植物油可用于点火和点亮天空燃料,也是费用之一,这通常是没有现金供孩子做事,甚至观看资格都会被取消资格。

童年时的孔明灯

火光一般在中秋节前一个月左右,我们孩子开始酝酿、筹划事情,等等在火灯准备好之后,在试飞、试飞过程中等火灯升空后,我们抬头看它,一路奔跑着跟着它,准确判断它降落在哪里, 无论是落在山上,还是在田野里,河边,我们都要早点赶到,一旦没有抓住,火光就会着火,如果烧了,那真的到了假期的时间就不属于自己了。火光。

中秋夜灯盛开,人山千山,景色非常壮观,我们这些孩子几乎整夜都带着灯光奔跑,有些灯只要有足够的燃料,就能飞到几十里远的那么远,真的没办法追上去。中秋晚不仅我们村的孩子,以及其他村子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孩子都不知道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自己的灯光能送到一个精心策划的地方,

童年时的孔明灯

如果中途因油污或遇到强风等原因突然坠落,立即迎头赶上,继续点燃,升空,几乎整晚都在追逐,不要感到疲倦,立即黎明,每个孩子,包括看着大人都精力充沛。

现在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们可能不再体验这种乐趣,也不需要自己制作孔明灯,想活泼的文字,只要花钱买现成的,就像过去一样,每个村子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出来,1万条空荡荡的小巷里放着孔明灯的场景, 只能在历史的记忆中沾满灰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