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影水门桥有个令人困惑的桥段,当近距离战斗时志愿军士兵大量使用冲锋枪,却很少看到美军使用。这样的场景到底是否真实?难道志

作者:掌上社评

电影水门桥有个令人困惑的桥段,当近距离战斗时志愿军士兵大量使用冲锋枪,却很少看到美军使用。这样的场景到底是否真实?难道志愿军的火力要比美军还要强横吗?

事实情况确实如此。志愿军步兵装备的冲锋枪数量和比例确实要远远超过美军步兵,从一开始到战争结束向来都是如此,这里毫无夸张的成分,而是真实反映了当年的真实状况。

在何楚舞著作的《血战长津湖》中就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中国和美国之间装备,人员,配置的对比。如果你仔细看完,会发现电影《长津湖水门桥》对这些轻武器的描写和本书极其相似,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受了这本书的影响。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美军往往会装备大量自动武器,甚至一般人会认为步兵们全部使用全自动武器,尤其是冲锋枪之类的。但实际上美军主要装备的是半自动m1加兰德步枪以及m1卡宾枪。

来看一下一个标准的美军步兵连所装备的武器。总人数为200人左右,拥有132支m1加兰德步枪,37支m1卡宾枪,15支勃朗宁自动步枪,还有三挺7.62毫米1919中型机枪以及一挺12.7毫米M2重型机枪。

看到没有?美军装备的大部分都是半自动武器,可不是什么全自动武器。他们的一个步兵连队配置的所有武器中,我们完全没有看到冲锋枪的影子。美军平时使用的m1汤姆逊和m3冲锋枪仅仅装备于一些侦察巡逻部队。

但再看一下志愿军方面。用27军举个例子,他们拥有2763支冲锋枪,平均到每个连队有25支左右,每个步兵班也有2~3支。电影长津湖就是反映了27军的故事。不过志愿军的武器确实比较杂乱,有苏联的,美国的,比利时的,英国的,加拿大的,什么都有。

这当然要归功于运输大队长的功劳。更让陆战一师不爽的是,由于志愿军也装备了大量美式武器,双方之间的弹药都几乎通用。这导致打完仗之后志愿军可以直接补充,以至于陆战一师甚至认为第九兵团的装备水平要比人民军还要强。

从这个对比来看,似乎志愿军的火力输出并不弱。但实际上,美军步兵虽然多数装备半自动步枪,可他们的火力输出确实要比志愿军强得多。加兰德虽然只是半自动射击,但他们却能达到人手一支,可志愿军却无法达到人手一支冲锋枪。况且加兰德有效射程500m,汤姆逊冲锋枪虽然打得快,但射程只有50m,甚至连射程为200m的m1卡宾枪都不如。

所以虽然我军更多地装备了冲锋枪,但如果在50m开外我军一定会吃大亏的。美军手上的各种轻重机枪以及大量的半自动步枪,卡宾枪在远距离的火力输出密度要远远超过志愿军手中的冲锋枪以及旧式步枪,这才是美军真实的火力优势。

另外还有天气严寒的原因。长津湖地区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30度以下,此时冲锋枪很容易发生故障导致经常卡壳,但半自动的步枪可靠性却要强得多,这无疑增长了美军的优势。所以我军在长津湖战役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实在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由此可见,水门桥中的道具还原程度还是很高的,这种小型场面的战斗也非常接近历史真实。我查了一下,《血战长津湖》这本书也对美国和中国的兵力,装备进行过完整对比,可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编导人员大概率参考过这本书。

短短的几个小时的电影没办法描述这场抗美援朝的转折之战,推荐大家看看何楚舞著作的《血战长津湖》。作者历时两年多,采访了全国各地28名抗美援朝老兵,他们都是战场亲历者,以尽可能真实还原这场战争。

《血战长津湖》从朝鲜战争缘起讲到长津湖战斗结束。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观解读,讲述了志愿军对美军经历的轻敌,畏敌再到同仇敌忾的过程。也包括了中美军队装备编制,后勤补给等细节内容的解读,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血战长津湖 朝鲜战争系列

电影水门桥有个令人困惑的桥段,当近距离战斗时志愿军士兵大量使用冲锋枪,却很少看到美军使用。这样的场景到底是否真实?难道志
电影水门桥有个令人困惑的桥段,当近距离战斗时志愿军士兵大量使用冲锋枪,却很少看到美军使用。这样的场景到底是否真实?难道志
电影水门桥有个令人困惑的桥段,当近距离战斗时志愿军士兵大量使用冲锋枪,却很少看到美军使用。这样的场景到底是否真实?难道志
电影水门桥有个令人困惑的桥段,当近距离战斗时志愿军士兵大量使用冲锋枪,却很少看到美军使用。这样的场景到底是否真实?难道志
电影水门桥有个令人困惑的桥段,当近距离战斗时志愿军士兵大量使用冲锋枪,却很少看到美军使用。这样的场景到底是否真实?难道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