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洛阳通过“组合拳”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洛阳通过“组合拳”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

八一路上的免费限时停车位

  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停车难不仅给群众出行带来困扰,也是城市治理的难点。在西工区八一路,设在路边的免费限时停车位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9日上午7点半,记者来到八一路中州中路凯旋西路段,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不少市民走出小区,陆续把停在路边的车开走。过了8点,西工区城管局的执法人员来到现场,开始劝离停在路边的车辆。

  随着车辆驶离,记者看到了地上的“限时停车19:00—8:00”字样。“这是我们施划的限时免费停车位,设有起点和终点,能满足20多辆中小型车辆临时停放。”西工区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蒋旭鹏说,八一路中州中路凯旋西路段老旧小区较多,车多位少是通病,不仅群众停车难,违停治理也十分困难。

  去年9月,为解决城市区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我市城管部门推出“限时免费停车”管理方法,在符合条件的路段施划限时免费停车位,允许市民晚7点到次日早8点免费停车。与普通停车位不同,限时免费停车位只标识起点和终点,不划固定车位线,车辆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停放,有效解决了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让市民享受到了方便,感受到了城市管理的温度。

  围而不建、施工进度不透明、围挡不统一……这些道路施工弊病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然而在洛阳,随着新式围挡的启用,上述问题得到了解决。

  去年,市城市管理局启用新式城市道路施工围挡,橙、红、蓝、绿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市政、热力、水务、燃气四个部门。围挡板采用镀锌面板制作,格式统一,每块面板高2米、宽1米,下半部分喷涂文字“洛阳城市管理××抢修施工”,上半部分镂空,不仅防风,还可透过蜂窝孔查看施工现场情况。此外,围挡底部有黑黄相间警示带,顶部每隔一米设置一个太阳能警示灯,以保障夜间车辆、行人通行安全。可以说,新式围挡不仅有助于打造更加有序的城市环境,还能确保市民更好地发挥对城市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

  走进瀍河区自立南街,翠竹摇曳,白墙黛瓦,这是我市首批重点整治的10条背街小巷之一。“整治前可不是这样,墙上、电线杆上是小广告,头顶是飞线拉成的‘蜘蛛网’。”居民肖先生说,现在的自立南街,路灯更亮了、“蜘蛛网”不见了、停车更有序了,住在这儿也更舒畅了。

  从枯死苗木清除、道路清障、非法广告清零、绿化带清口,到严设施工围挡、严查机动车停车秩序、严管非机动车停放、严格摊贩和夜市管理……近年,我市持续开展市容市貌“四清四严”行动,通过“组合拳”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绿亮净美序”5张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记者有话说

  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在于楼有多高,而在于让生活其中的人感到舒适、便利、温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特别是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好“洛阳城市大脑”,加快构建社会治理“一网通管”体系;开展市容市貌“四清四严”行动,打造“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只有在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上下功夫、出实招,以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提升效能、凝聚合力,才能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牛鹏远 通讯员 胡惠娟 文/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