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洛陽通過“組合拳”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難點、堵點、痛點

作者:洛陽網
洛陽通過“組合拳”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難點、堵點、痛點

八一路上的免費限時停車位

  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停車難不僅給群衆出行帶來困擾,也是城市治理的難點。在西工區八一路,設在路邊的免費限時停車位卻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9日上午7點半,記者來到八一路中州中路凱旋西路段,此時正值上班高峰期,不少市民走出小區,陸續把停在路邊的車開走。過了8點,西工區城管局的執法人員來到現場,開始勸離停在路邊的車輛。

  随着車輛駛離,記者看到了地上的“限時停車19:00—8:00”字樣。“這是我們施劃的限時免費停車位,設有起點和終點,能滿足20多輛中小型車輛臨時停放。”西工區城管局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蔣旭鵬說,八一路中州中路凱旋西路段老舊小區較多,車多位少是通病,不僅群衆停車難,違停治理也十分困難。

  去年9月,為解決城市區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我市城管部門推出“限時免費停車”管理方法,在符合條件的路段施劃限時免費停車位,允許市民晚7點到次日早8點免費停車。與普通停車位不同,限時免費停車位隻辨別起點和終點,不劃固定車位線,車輛隻能在規定時間内停放,有效解決了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讓市民享受到了友善,感受到了城市管理的溫度。

  圍而不建、施工進度不透明、圍擋不統一……這些道路施工弊病在很多城市都存在。然而在洛陽,随着新式圍擋的啟用,上述問題得到了解決。

  去年,市城市管理局啟用新式城市道路施工圍擋,橙、紅、藍、綠四種顔色分别代表市政、熱力、水務、瓦斯四個部門。圍擋闆采用鍍鋅面闆制作,格式統一,每塊面闆高2米、寬1米,下半部分噴塗文字“洛陽城市管理××搶修施工”,上半部分镂空,不僅防風,還可透過蜂窩孔檢視施工現場情況。此外,圍擋底部有黑黃相間警示帶,頂部每隔一米設定一個太陽能警示燈,以保障夜間車輛、行人通行安全。可以說,新式圍擋不僅有助于打造更加有序的城市環境,還能確定市民更好地發揮對城市管理的知情權、監督權。

  走進瀍河區自立南街,翠竹搖曳,白牆黛瓦,這是我市首批重點整治的10條背街小巷之一。“整治前可不是這樣,牆上、電線杆上是小廣告,頭頂是飛線拉成的‘蜘蛛網’。”居民肖先生說,現在的自立南街,路燈更亮了、“蜘蛛網”不見了、停車更有序了,住在這兒也更舒暢了。

  從枯死苗木清除、道路清障、非法廣告清零、綠化帶清口,到嚴設施工圍擋、嚴查機動車停車秩序、嚴管非機動車停放、嚴格攤販和夜市管理……近年,我市持續開展市容市貌“四清四嚴”行動,通過“組合拳”破解城市治理中的難點、堵點、痛點,“綠亮淨美序”5張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記者有話說

  一座城市的發展,不在于樓有多高,而在于讓生活其中的人感到舒适、便利、溫馨。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堅持“以人為本”,全方位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準,特别是要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建好“洛陽城市大腦”,加快建構社會治理“一網通管”體系;開展市容市貌“四清四嚴”行動,打造“整潔、有序、安全”的城市環境。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建立工作,推動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隻有在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上下功夫、出實招,以系統化、精細化、智能化的治理提升效能、凝聚合力,才能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我們的城市更美好。(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牛鵬遠 通訊員 胡惠娟 文/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