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作者:北青社区报通州版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通州区中仓街道北小园小区的居民张大爷最近心情格外好,这个20多年的老旧小区,不光有了锃亮的玻璃、焕然一新的外立面,路面平整了,楼道也干净了,还有了绿油油的草地和停车位,最开心的就是装上了电梯,对于腿脚不利索的老年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小区内原本荒凉的空地改造成为“小广场”,入夜后温暖的灯光,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遍布其中……

这个老旧小区蝶变,正是通州区老城双修以及疏解整治促提升项目其中一个缩影。

老城双修关注居民身边事儿

口袋公园最美街巷不断涌现

老城双修就是副中心在发展的过程,让老城区的居民能切身感受到身边方方面面都在改善、都在进步,共享发展成果。

每逢夏季,映日荷花亭亭玉立;每逢冬季,银装素裹古色古香,西海子公园这两年已然成为副中心的新晋网红,不少新通州人、老通州人,或三五好友,或携家带口,前来打卡、拍照、录视频,频频亮相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上。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通州区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机遇,增补群众身边绿植。口袋公园、小微公园的建设,可以让群众可以“出门见绿、起步闻香”。重点推动西海子公园改扩建工程、运河城市段景观提升工程、小微绿地等15个项目,已进场面积4865.23亩,已完成栽植面积4865.23亩,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2018年的80%提升至91.46%,完成小微绿地建设104.6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8年的15.09平方米提升至19.31平方米。

老城双修不仅关注明面儿,也关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在背街小巷整治方面,强调区域整体焕活,实现背街小巷精细整治。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全年累计拆除违建4227.5平米、治理开墙打洞8处、整饰外立面19874.8平米、路面修复46973平米、新增绿化面积8714.7平米、规范停车166处、通信架空线入地2942米,修复无障碍设施51处、增加便民服务设施20余处。

充分利用拆违后的城市“金角银边”,结合周边环境,打造休闲公园、体育公园、中心公园、城市客厅等。果园片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米,南起广渠路东延,北至京秦铁路线,东到新华南路,西临达富苑小区,涉及6条背街小巷17条小胡同。充分利用拆违腾退场地,因地制宜,打造了约4000平米,具有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慢跑区等全龄化体育公园,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利用腾退厂房改建体育健身运动中心,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休闲健身场地设施,并根据居民健身需求,引入相关运动项目培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

2021年推进完成果园路、粮食局直属库平房胡同、潞河中学北街、梨园中街一巷、永顺中街、鱼市胡同等49条市级背街小巷整治任务。通过背街小巷整治,街巷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群众身边的环境品质获得显著改善。其中,永顺中街、鱼市胡同2条街巷获评2021年度“北京最美街巷”称号。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整治后的永顺中街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整治后的司空分署街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乔庄北街休闲公园

2022年,围绕老城双修,人居环境改善,将开展西营前街片区和朝晖片区2个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对已完成精细化整治提升的81条背街小巷全面实施精细化长效管理,做好87条维护类街巷日常管理维护,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晴朗有序、宜居宜游的文明街巷。

在补齐卫生和养老设施方面,为应对疫情常态防控、人口老龄化,强化多级医疗设施建设和养老设施建设,加强副中心医疗体系“均衡布点、合理布局”,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二期相继投入使用,完成永顺镇养老院升级改造。

回归初心解决群众迫切痛点问题

创建老城棚改“竞争性”搬迁新模式

在平房区改造和申请式腾退方面,回归棚改初心,解决群众迫切痛点问题。2020年老城棚改项目一期共7个片区,包括四员厅平房区、西营前街平房区等,占地面积约5.82公顷。现状普遍具有建设年代早,房屋破旧低矮,建筑密度大,环境卫生脏乱差,消防和治安隐患大等特点。按照“居民自愿、平等协商、公平公开、适度改善”的原则,结合实施单元展开民意调查,总体入户率超92%。制定《自主式腾退补偿方案》,已获区政府批准,老百姓对补偿方案的支持率达到90%以上。同步积极筹备各类安置房源,创建了通州区老城平房棚改“竞争性”搬迁的新模式,为老城平房后续46个片区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大家关注的南大街历史片区,将打造成老城双修精品示范性片区。

在腾退后房屋运营方面,已选取十八个半截胡同代表性院落作为试点,在满足南大街规划限制条件下,开展院落提升改造方案初步研究工作;同时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十八个半截胡同申请式腾退后运营方案前期研究,按照社会效应优先原则,结合文化、历史编制运营方案。

老城区环境综合提升

新景点周边锦上添花

潞河中学深处副中心老城区核心,这里书香四溢、环境静谧,然而周边区域环境却显得老旧,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为了改善这一地区的面貌,2020年8月,城市副中心老城双修—潞河中学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开工,主要涉及到复兴里小区、复兴北里小区、潞河中学北街6号楼和10号楼,共计17栋楼1127户居民,总建筑面积约为8.5万平方米。此项工程已于2021年6月底完工,共计粉饰和改造建筑立面105699㎡、修整道路及步道28886㎡、绿化景观种植补植6479㎡、更新改造围墙围栏346延米、整治梳理架空线路39841米、完善照明设施412套,其中新建智慧灯杆3根、更新改造自行车棚768㎡,廊架3座、更新改造给排水管线6038米。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潞河中学北街整治后

2021年9月,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随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旅游胜地。

环球影城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提升也提上了日程,该项目北起云景南大街,南至万盛南街及群芳南街,西起通马路,东至九棵树东路及张采路。以万盛南街为重点的“四横四纵”主要路网沿线公共空间进行整治提升,从街区更新的角度统筹区域内慢行系统建设、交通停车情况、架空线入地、城市客厅微公园打造、区域文化元素融入、增设智慧设施等,使街区更新项目更加系统的落地。

四横四纵包括:万盛南街、群芳中二街、中三街,万盛北街、日新路、九棵树中路、云景东路、颐瑞中二路。实施内容包括粉饰和改造建筑立面、规范牌匾标识、修缮或更新围栏围墙、绿化景观种植补植、更新修整店前广场等地面铺装、更新改造地下管线、完善照明设施等环境综合提升。此工程计划2022年7月完工,目前工程正在按程序稳步开展中,2022年将继续推进。

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民意导向

今年启动34个小区有机更新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坚持民意导向,推进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根据市级下达通州区2021年工作任务,通州区新确认两批项目,涉及复兴里西路31号院、新华大街31号院、新华西街42号等共计34个小区,建筑面积87.466万平米。

2022年计划启动已确认的第一批和第三批项目建设工作。其中,第一批共15个小区,涉及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目前方案设计已完成,正在组织报送专家评审会审议。第三批共19个项目,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将于近期启动设计招标工作。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改造后的中仓街道北小园小区

2022年将重点推进玉桥南里改造项目、葛布店东里改造项目、乔庄北街改造项目,全面提高街道社街一体化平台服务,打造将社会资本引入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试点项目。探索以街区为单位,开展街区城市更新工作,整合各类空间资源,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街区整体更新。

据了解,通州区老城双修与更新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总共106个,涉及区级层面27个主责单位。截止到2021年底,已完成工作的任务有42项,正在按计划实施的任务有33项,剩余的31项任务将持续推进。

十四五期间,通州区还将深度推进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宜居品质。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更新模式。利用政府资金及空间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发挥社会资本专业化运营管理优势,保障实施工作的可持续性。

深化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项政策和实施办法,解决更新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动老城区存量工业用地更新、老旧厂房改造、家园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落地,力争在全国城市更新的创新实施路径中做出典范。

34个老旧小区有机更新、81条背街小巷精细管理……副中心老城双修有“里”有“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