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87亿美元收购暴雪,微软其实是在救自己

687亿美元收购暴雪,微软其实是在救自己

游戏业地震了。

财大气粗的微软逮住机会秀了一把“钞能力”。

当地时间1月18日,微软宣布将用全现金方式,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斥资687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动视暴雪,该交易预计在2023年完成。成交金额比动视暴雪当日市值高出近200亿美元,这笔交易不仅将成为微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也打破了游戏行业乃至全球科技行业的最高并购记录。

此次微软收购暴雪能给微软带来什么?又对全球游戏产业带来了什么影响?

暴雪到底怎么了?

重磅交易保密工作十分到位,在官宣之前毫无风声,对市场而言堪称是“平地一声惊雷”。

动视暴雪在190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近4亿的月活玩家,此次收购后,动视暴雪旗下的游戏将加入Xbox主机和PC版XGP,旗下大量原创游戏IP有望成为微软游戏产业的王牌。交易完成后,微软将拥有30个内部游戏开发工作室,按营收计算,微软会成为腾讯、索尼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

根据微软官方声明,在收购交易正式完成前,动视暴雪和微软游戏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收购完成后,动视暴雪CEO鲍比·科提克将继续留任,向微软游戏业务负责人菲尔·斯宾塞报告。

官方声明中,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蒂亚强调:“游戏是当今所有平台上最具活力和最令人兴奋的娱乐方式,将在元宇宙平台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正在对世界级的内容、社区和云计算技术进行大量投资,以开创一个游戏的新时代,把玩家和创作者放在首位。”

动视暴雪首席执行官科蒂克表示:“动视暴雪的世界级人才和非凡的特许经营权与微软的技术、分销、获取人才的渠道、雄心勃勃的愿景以及对游戏和包容性等承诺相结合,将确保我们在游戏行业中继续取得成功。”

“为了联盟,为了部落,为了艾泽拉斯!”

对千禧一代和Z时代的游戏爱好者而言,暴雪一度是堪称信仰般存在的游戏公司,虽然暴雪从1991年创立起就数次易主,只是被一个又一个东家视作营收增长点,但是以麦克·莫汉为首的暴雪创始团队在游戏制作上坚持自我,顶住管理层压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游戏业奇迹。

每当回顾电子游戏发展史,不少资深玩家仍把《魔兽争霸》《魔兽世界》视作最爱,并坚定地认为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甚至是PC平台电子竞技行业全部是暴雪的“徒子徒孙”。

然而“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美好回忆已经远去了,今天的暴雪早已不同往日。

2013年,动视暴雪通过回购股票的方式从暴雪老东家维旺迪分离出来,成为一家独立游戏公司。

由于动视的《使命召唤》等一系列业务能带来更强劲的现金流,动视主导了动视暴雪内部事务,夺走了暴雪热门项目的控制权,在几番清洗操作后,迈克·莫汉领导的暴雪团队只得与自己创造的IP系列作别,离开公司。2016年发行《守望先锋》后,暴雪再也没有推出一款新游戏,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曾经坚定的“暴雪粉”被官方逼成了“暴雪黑”。

2021年7月,动视暴雪多位前员工在社交媒体发声,指证在CEO科提克的纵容下,公司内部存在严重的“兄弟会”文化,充斥性骚扰和歧视等不当行为。这则丑闻备受美国媒体的关注,动视暴雪在内部调查后开除了37名员工。

687亿美元收购暴雪,微软其实是在救自己

微软用钱烧出游戏业务

动视暴雪值得花687亿美元吗?

至少对暴雪粉丝而言,这是一笔不错的交易。多年来痛心疾首的暴雪粉丝们迎来了财大气粗的金主,看到了挽救暴雪的曙光。

虽然在玩家口中已经濒临倒闭,但动视暴雪从财报上看,仍是游戏行业的优质资产,2020年营收80.9亿美元,利润21.9亿美元;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90.5亿美元,利润26.4亿美元,账面上还有82亿美金的现金。

微软游戏业务负责人斯宾塞曾表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你必须从事游戏业务。”

从技术上,视频游戏一直被视为对计算能力的独特考验。在市场端,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多年来保持增长趋势,是地球上最大的娱乐媒体。据相关统计,全球大约有25亿游戏玩家,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到1749亿美元。每家科技巨头都希望扩大自己在游戏领域的影响力。

新千年前后,用Windows系统占领了PC场景的微软将下一个流量入口锁定为家用游戏机,然而彼时处在市场领先位置的日本游戏巨头任天堂、世嘉、美国EA公司都不想和微软合作,不差钱的微软只得收购独立工作室,开始单干。

2001年11月,微软发布了定价只有299美元的初代Xbox,每卖一台微软就会亏125美元,微软硬生生用钱烧开了北美市场,初代Xbox卖出约2400万台。

随后,微软用自身在PC领域内的统治力,抢夺到了游戏机竞争中 “硬件标准制定权”,为Xbox的逆势崛起打开道路,奠定了主机市场微软、索尼、任天堂三家争霸的格局。

对游戏工作室而言,“小而美”是理想化的状态,但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还是得和大资本合作。微软一直是个不错的“金主”,懂行且愿意适度放权,眼下微软游戏业务的半壁江山都来自收购。

2001年,微软收购了制作《帝国时代》系列的Ensemble Studios;

2006年,微软收购拥有《黑与白》和《神鬼寓言》的狮头工作室;

2014年,微软以25亿美元的价格在激烈的竞价中拿下“硬骨头”Mojang工作室,旗下大爆开放游戏《我的世界》在全球狂揽1.4亿月活跃用户,为微软开辟一片重社交属性的庞大新用户群体,让微软乐的合不拢嘴;

2018年,微软收购擅长制作RPG游戏的黑曜石娱乐,第二年推出的《天外世界》随即在游戏业拿下多项大奖;

2020年,微软斥资75亿美元收购拥有《辐射》《上古卷轴》《毁灭战士》等重磅游戏系列的Zenimax Media,将“B社”多款游戏纳入其庞大的游戏库。

微软在游戏行业继续扩张版图,构建起庞大游戏IP阵容进可提升主机战场竞争力,用强大的游戏阵容和索尼的独占策略、任天堂的自研游戏相抗衡,退可守住PC大本营,继续在Windows商城、Steam等平台收割流量。

687亿美元收购暴雪,微软其实是在救自己

微软其实是在救自己

自打扎克伯格疯狂“带货”元宇宙,游戏行业就被赋予了超乎想象的发展潜力。此前有知情人士称,占据了VR市场最大份额的Facebook一度也是动视暴雪接触的潜在收购方之一。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微软“截胡”暴雪,就是要和扎克伯格在元宇宙领域叫板。

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绝非微软心动的理由。

当地时间1月26日,微软发布了2022 财年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微软第二财季营收为517.28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187.6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具体来看,智能云业务营收183.3亿美元;生产力业务营收159.4亿美元;Xbox业务凭借162.8亿美元的总收入创造该业务诞生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其硬件收入增长4%,游戏收入增长8%,Xbox平台的内容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此前微软透露,Xbox Game Pass的订阅用户已增至2500万。

二季度财报发布后,微软的股价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原因是智能云业务的增速没有达成市场预期的50%,外界担忧微软的业务增长天花板已经到来。

作为一家成立于1975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微软目前业务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均衡,既能够吃Windows的老本,又在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抓住了云服务。但是在云业务增速趋缓后,微软需要找到更有想象空间的营收增长点,加码欣欣向荣且收入可预期的游戏行业是非常合理的选择。“接盘”暴雪也符合其一直以来收购优质游戏工作室,打造IP矩阵,赋能主机平台的策略。即便微软把收购暴雪视作是建立元宇宙的一环,也只是在概念营销上顺水推舟、锦上添花,决定因素仍是游戏行业的收入。

面对分析师提出的游戏业务和元宇宙之间的关系,微软CEO纳德拉表示:“游戏是我们重要业务场域,其实游戏玩家已经开始了元宇宙相关的尝试,包括《我的世界》中的一些场景”“元宇宙是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浪潮。正如互联网行业的第一个浪潮是让所有人建立自己的网站,下一个浪潮也会是以开放为特点,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造自己的元宇宙空间,无论是服务于机构,游戏,开发者,还是其他什么。”

科技概念即使再先进,落地也往往是渐进的。元宇宙的商业化还只停留在纸面,从游戏业获得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才是眼下的关键。2019年,微软在手机平台上推出了强化AR/VR体验的《我的世界·地球》,但是把游戏彻底转变为完整的3D世界目前仍难以实现,由于体验不佳,加上疫情的影响,该版本也在2021年6月停服。

手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游戏主机、AR头盔以及云业务,微软足够气定神闲地观望元宇宙的发展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