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额定速率】
(1)速率指的是额定速率,不是网络的实际速率
(2)1B = 8b (一比特等于八字节)
(3) 1G = 10^9
2.带宽【最高数据率】
在传输模拟信号时,带宽指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带宽指的是最高数据率,单位是b/s。
3.吞吐量 【实际速率】
即实际速率。
小结:
速率,带宽,吞吐量三者关系如下: |
---|
速率:标定速率 |
带宽:最高速率 |
吞吐量:实际速率 |
如图:
4.时延
(1)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从发送第一个比特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的时间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注意:
(a)数据帧长度若以字节(B)为单位,必须将其换算为以比特(b)为单位来进行计算。
(b) 拓展:
数据帧长度:以太网MAC帧长度最小为8个字节,除去开始结束标定符是6个字节
发送速率:10BASE-T以太网就是指发送速率为10Mb/s的高速以太网
(2)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信号传播速率
(1)发送时延发生在发送机器(一般是网络适配器)内部,与信道无关;而传播时延发生在信道上,与发送机器无关。
(2)常用以下示意图来表示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
(3)处理时延
(4)排队时延
(1)四种时延的产生地示意图如下:
(2)100MB数据块在1Mb/s信道上连续发送,发送时延的计算如下:
发送时延 = 100乘以220乘以8/106 = 838.9s
(3) 高速链路的高速指的是发送速率快,高速链路不一定延时就低。
5.时延带宽积
对于一条正在传输数据的链路,只有时延带宽积到达极值,才能说链路被充分利用。
6.往返时间RTT
有效数据率 = 数据长度 / (发送时间 + RTT)
注:确认帧长度较短,发送时间往往忽略不计
7.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 有效的数据发送时间/传输过程总时间
以发送一个请求帧并收到确认的过程为例,信道利用率 = 请求帧发送时间 /(发送时间 + RTT)(注:请求帧发送时间不包括确认帧发送时间)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