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作者:济南—泉水人家

半山腰的“宝贝谷” 山沟飞出“金粟粟” 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在济南南部山区的柳埠街道,每到丰收季节,半山腰上总是会飘出灿灿金黄。抬眼望去,层层梯田、层层金谷,沉甸甸的谷穗散发着醉人的谷香。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沿着蜿蜒的柏油公路走近,便能看到“藏”在山里的泉水人家第三批授权企业——富友农业合作社。南临子房洞景区,北望门牙风景区,三面环山,地势雄伟高大……作为“风水宝地”的宝峪村,种植小米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

代代传承 延续小米情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打我记事儿起,村里边就已经在种植谷子了,这山地就适合种谷子”,在富友农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负责人王富友。宝峪村被大山环绕着,庄稼都种在山腰的梯田上,大多的地块儿都处于背阴面,土地贫瘠,这些看似不利的条件恰好就成了富友合作社的“宝贝地块”。·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王富友在家吗?快,你来给想想办法。”在2010年左右,村里的谷子都遭了一次殃,成了“白毛谷”,谷子结穗却不长粒,村里人都急得不行,眼看着一年就要颗粒无收,王富友坐不住了,他开始想各种办法。

走出大山,多地辗转,从济南市到农科院,后来找到省农科院知名专家,就此找到了问题所在。带着答案,王富友回到了村里,更换粮种、轮作倒茬,使用从省农科院带回的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这些年来,不仅解决了“白毛谷”病菌,获得大丰收,更是让宝峪村种出的小米走出了大山。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看着村里的谷子一天天地变好,留家种谷子这件事就扎根在了王富玉的心里。“传统的种谷方式不是办法,必须要让村里小米走出去”,王富友说道。这一事情,让王富友对村里种谷有了深刻理解,他当机立断注册了“子房洞”小米商标。使用省农科院提供的品种,将村里地块纳入规范管理,积极成立合作社,“拯救”金小米。

浴火写重生 山沟沟变“金沟沟”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从那时起,王富友更是对谷子上了心。他开始每年选三个品种进行试种,做对比试验,每当挑选出表现力强、产量高、抗倒伏、抗病虫害、口感好等一系列符合种植条件的种子,来年就会向村民推荐种植。

优质的品种,不仅极大提高了村里种植小米的产量,也让小米的品质更好。“我村小米产量比较低,风调雨顺的时候才400-500斤,大肥大水种出来的小米虽然产量高,但口感不好,卖不上价。这儿环境好,真山真水,昼夜温差大,小米才好吃。”王富友说道。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后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带领富友生态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种出的子房洞牌“济谷14”小米,“初出茅庐”便在2016年济南市优质小米品鉴会上在40多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金小米”无论是颜色还是口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颜色纯正、柔和,并不是那种刺眼的黄。另一点就是落实到口感上,小米熬粥金黄色,还有一层层柔滑的油皮,轻轻地嘬上一口,满口生香,这是好山水滋润来的。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这一沉甸甸的荣誉,让默默无闻的“子房洞”小米,开始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王富友也因此更有了干劲。“好小米怎么能藏着呢”?从此,他开始契合政府号召,再次带动村民,将范围扩大到周边的几个村,找寻适合小米生长的地块。“朝阳麦子背阴谷,青石山、黑土地,种出的小米好喝,这种地块在我们柳埠街道也不难找。”王富友向记者说道。

绿色“聚宝盆” 带动山里人

但种谷子若只靠“天时”,王富友也获取不了如此闪光的金牌。“农业哪能一成不变,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种植观念,没有,那就去学!”王富友说。他多次请教省农科院的知名专家,学习先进的种植方式,契合当前循环式农业理念,将谷子秸秆作为主要原料,结合村里养殖户家的牛羊粪便,自制有机肥料,形成了现在的循环农业。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另外,他延续种植小米的百年经验“用芝麻做基肥”,用炒熟的芝麻做底肥,种谷子时将芝麻和谷种掺在一起下地。“芝麻油性大,每粒芝麻通过炒制之后在地里发酵,油性能辐射一个铜钱大小的面积,油性作物,也耐旱,不仅改善了口感,油性也更黏更甜,填补了没有的微量元素”。王富友说。

半山腰的“宝贝谷”山沟飞出“金粟粟”泉水人家的他真不一般…

如今,“金小米”种植规模已辐射到宝峪、石匣、里石等多个村庄,种植户一百余户,年产值达一百多万,为种植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了让小米卖好价,更好地发挥小米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作用,王富友不忘初心,下一步着重发展“金小米”的高质量、名招牌,结合农业专家给的规划建议,把子房洞小米从柳埠带出南山,更好地带出济南。

舜网报道

部分图片:海报新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