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商品房是面对市场购房者的,一般品质较高。安置房主要是为了安置原来的村民,无论是品质设计,甚至觉得住户的素质跟商品房都有点差距。

But,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昨日,东论网友@大米-小米 发帖说了表妹家卖了2套安置房换了1套商品房,本想小区环境、住户素质会好些。一圈下来还是回到原点:住户素质也没好哪里去。
事情是这样的↓↓↓
表妹家2020年底拆迁,分了3套,父母住1套小的,自己拿2套大的。
住了大半年后,发现居民素质、物业、户型、绿化等,都不太满意。两夫妻一商量后,打算把2套安置房卖掉,在附近买了一套商品房。
表妹一家很高兴,觉得以后终于有一个好的小区生活环境了,远离了那些安置小区的不利因素。
但随后在几次小区里散步的时候,遇到了好几个原来安置房的邻居,一开始还没有在意,直到有一次……
那次是因为楼上住户实在太吵,一个月30天有大半个月,晚上10:00以后还在拖凳子、小孩子蹬地板,开玩具车。最终,表妹夫忍无可忍,上门去说,楼上的邻居打开门的时候,双方都傻眼了。
原来楼上住的,也是原村民,双方认识。他们跟表妹家一样,卖掉了拆迁房,换了商品房。
准备2套安置房换1套商品房,但一圈下来回到原点:小区是换了,物业的服务确实好了很多、绿化也好了,但是呢,小区业主的素质没有大幅度提高。
原先电梯抽烟的,还是继续。原先牵狗不拉绳子的,也还有。原先阳台直接泼水的,也还在。(只不过频率少了而已)
最终还是跟那些原村民住一起(当然是部分村民)。
帖子引发网友热议,认为小区最重要的是业主素质,业主素质差,再好的物业也没法儿。
@蓝雪人:
以前住的小区环境太差,于是前年换了房子,以为几毛钱的物业费升级到几块钱的,再不用怕楼上漏水,小区狗屎之类的,结果刚搬进没几天,楼上装修后水管渗漏,家里被漏的一塌糊涂,天晴的时候,小区路边全是狗屎,下雨天时候地下车库全是狗屎。
@栀子花开-浅浅:
商品房、安置房跟里面住的人有关系,一个商品房小区如果里面住的人是都是安置房的素质跟习惯,那就安置房了。
@我亦不是菊花:
买物业费3元以上的,最后5,6元一平方的那种小区,这样情况会好很多.。
也有网友不以为然,现在的安置房,邻居素质都还蛮好的很热情,住的也舒服。
@rentingyu:
我就住在江北万达附近的安置房,感觉还不错,交通方便,又是学区,而且买点吃吃很方便。
@www520sss@qq:
我就是外地人买进拆迁小区的,我感觉还蛮好啊。我第二套商品房从来没有去住过哟。
@往事如烟2019:
其实不然,我也买的安置房,邻居都蛮好的,年纪大的邻居看到我们都很和蔼,会主动跟我们说话聊天,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子,每次看到都很热情。相反,我们看到楼里的年轻人基本不交流的。我觉得其他都还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扎堆老人聊天特别多,而且喜欢在主干道两边晒太阳,早上,傍晚出去有一种夹道观礼的感觉。
@ww0022@wechat:
我住过拆迁,现在住商品,各有利弊。拆迁的好处是老年人多,都很和蔼。我们家有时被子晒外面回来晚了,隔壁的大爷大妈直接帮我收好放家里了。对我们家人都很热情。不好就是喜欢种菜,养狗,过田园生活。现在住商品,那感觉就是完全大家都是陌生人,且一个个都很精,都非常保护自己的利益。邻居关系很一般,且素质也没好到哪里。有停车位不停,都喜欢堵路上,只为自已方便的。
这事儿你怎么看?
不妨留言说说吧
来源:东方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