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喜迎党代会——身边这五年|陈文献:如画城市入画中

作者:观威海

视频加载中...

在艺术家眼里,城市的风景是文化的风景,是创作的素材。步步如画的威海自然更受画家们的宠爱。201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威海建设成油画艺术原创基地,位于孙家疃的中国油画小镇应运而生。这一年,在环翠区教体局工作的陈文献被调到这里,五年间,油画小镇改变了一个小渔村,也改变陈文献的生活。

喜迎党代会——身边这五年|陈文献:如画城市入画中

中国油画小镇建设指导中心主任陈文献:“(这几幅)都是一个孩子(的作品),你看,不管是从规格上,还是从内容上,这两个(作品)放在一块是比较好的……”

这几天,又有近200幅油画作品抵达中国油画小镇,陈文献和前来布展的驻地画家开始忙碌了起来。像这样油画作品展,在这里已是常态。作为小镇建设者之一,五年来,陈文献和同事们一直在为组织高质量、大规模、影响力大的品牌展览、学术交流和普及推广活动奔忙。

喜迎党代会——身边这五年|陈文献:如画城市入画中

中国油画小镇建设指导中心主任陈文献:“这几年,我们分别和内蒙古、黑龙江、陕西、湖南等等这些省份的专业机构团体开展了学术的互访、交流和文化推广一系列的活动,现在,我们已经和国内近百家专业的机构、大中院校形成了合作的关系。”

忙完布展,陈文献又惦记起艺术家驻地里青年画家最近创作的一批油画作品。

喜迎党代会——身边这五年|陈文献:如画城市入画中

中国油画小镇建设指导中心主任陈文献:“整个这批作品尺寸比较小,同时内容上是以咱们威海的自然风光、人文为主要内容,所以这样的作品对于我们大众消费来说还是比较有市场的。”

60多名驻地画家和8位艺术名家开展的创造性活动为小镇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陈文献告诉我们,五年来,为建设中国油画小镇,培育和引进艺术家,一直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油画小镇建设指导中心主任陈文献:“因为我们艺术家的数量、规模集聚到一定的程度,那么他们的需求就会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个市场。”

喜迎党代会——身边这五年|陈文献:如画城市入画中

为了让油画小镇更快更好地成长,威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个又一个扶持政策,向国内外优秀画家抛出“橄榄枝”。陈文献是画家们入驻小镇邀请人,也是把关人。

中国油画小镇建设指导中心主任陈文献:“因为我们油画小镇这个项目是以原创油画为学术定位,我们有学术委员会,对每一个入驻的画家我们要进行学术水平的审核。我们在工作室的使用上也有要求,要常态化、充分地利用起这样的一个工作室。”

顾不上吃午饭,陈文献又赶到天和美术馆,趁着这里的负责人有空,他们聊起了美术馆近期的营收情况。天和美术馆,是目前中国油画小镇里体量最大、专业程度最高的综合性艺术场馆,在这里举办的每一场展会、每一次艺术品交易活动,都在为油画小镇的产业发展探路。

喜迎党代会——身边这五年|陈文献:如画城市入画中

中国油画小镇建设指导中心主任陈文献:“这就是我们政府在打造油画小镇过程当中,积极扶持和鼓励我们的民营资本、民营企业来投身文化产业项目,同时由我们的国企城投公司为主,联合我们这些艺术机构,共同发挥各自的特点,搭建油画艺术品的交易平台和相关的文创、衍生品的研发、研学、教育培训、艺术品交流等等一系列产业项目。”

五年间,中国油画小镇从无到有,已经成为威海千里海岸线上的又一道独特风景。城市,为艺术赋能;艺术,也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增添了更多魅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