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足在夺冠之后,热度是居高不下,这对于男足队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鞭策。为了惩罚国足在12强赛的糟糕表现,陈戌源正在酝酿在中超大幅降薪,下赛季国脚的顶薪将只剩下300万人民币,即便是加上国家队的各种奖励,国脚们的收入也不会超过500万,月薪仅剩40万,要知道当时郜林、郑智的国脚一年的收入普遍超过了2000万,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腰斩。

但是,陈戌源对于中国足球的改革手段并未到此结束,恰恰相反,这只是一个开端。北京时间2月10日下午2点,中国足协正式成立了9个工作小组,他们的工作是培养一批具有体育公平竞赛精神,业务能力精湛且专业素质过硬的裁判。本次的工作将由陈戌源亲自监督,并且委任中国著名裁判员孙葆洁老师作为总组长,来向年轻一批的各级别职业联赛裁判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
可以看出,这一次足协和陈戌源是对中超裁判动了真格了。在此之前中超裁判出现错吹、漏吹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导致原本就不怎么精彩的中超联赛变成了野哨横行的三流联赛。特别是主裁判的一些平衡哨吹罚,是让球迷们极为不满的,比如裁判刚刚判给客队一粒点球,那么为了照顾主队球员的情绪,在后续的比赛中,主队一些细微的犯规动作就尽可能不吹,而客队只要稍微有些身体接触,就会严厉判罚,这在主队实力较强、名气较大,而客队名气稍差的比赛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因此外界也曾断言,阻碍中超乃至中国足球进步的根源之一,就是一群压根不懂球的裁判在吹罚所谓的世界第六大联赛。或者说他们是受到各种外源因素的干扰,导致裁判们不得不做出与真相相违背的判罚。在中超历史上,马宁、傅明、王哲、沈银豪等名字,想必熟知中超的朋友们不会感到陌生,虽然他们已经是国内最顶级的一批主裁,但是业务能力和判罚尺度还有待商榷,并且多次在比赛中出现极具争议的判罚。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足协狠下决定进化中国足球的执法环境,不再让更多的球员蒙受不白之冤。特别是在陈戌源上任三年之后,他所推行的政策一直被球迷们所诟病,无论是此前的俱乐部中性名还是归化政策,风评都是非常差劲,这也使得他的官位受到了动摇,球迷们对于陈戌源下课也是非常期待,这也是他积极自救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中国足球确实已经进入到了寒冬,并且在外界的评价也是非常差。对于陈戌源来说,如果还是不能提升国家队的成绩,那么陈戌源恐怕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但无论如何,陈戌源能够在一周之内接连颁布两个新政,也表明了他挽救中国足球的决心。期待在他的带领下,国足能够在下届扩军之后闯入2026年的世界杯,早日和巴西、法国、阿根廷、德国这样的顶级强队一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