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在大陆古代,“石碑”是古庙中一种很常见的物品。石碑就像一本书的前言,弄清上面雕刻的文字,我们可以了解一座寺庙的历史等等。在仓颉庙中,有一座“古老”的石碑,但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石碑上竟有一个圆孔,经过了解后,我们才发现竟是古人的智慧体现,这个圆孔的功能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主要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游客们去西安碑林博物馆,主要的目的是看“昭陵六骏”中的四骏,除了四骏石刻外,“仓颉庙碑”也是大家不能错过的。

“仓颉庙碑”是博物馆重要的文物之一,它纵长27.9厘米,横(半开)15.6厘米。从造型上看,这块石碑的首碑是尖首形。在早期,碑首有圆首形和尖首形两种,历史学家推断碑首的形状和周代的琬圭和琰圭两种礼玉有关。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仓颉庙碑”,它最初的存放地点是仓颉庙,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1971年,它才被移到博物馆。

“仓颉庙”是为纪念仓颉修建的,他是汉字的创造者。寺庙修建完成后,当地的百姓还为其树立一道巨大的石碑,用来记录他的充满传奇的一生,但因一场洪水,庙前的石碑被淹没,在东汉年间,统治者重新修建了仓颉庙,并再次立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仓颉庙碑。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仓颉庙碑雕刻完成后,被竖立在仓颉庙内,随着朝代的更迭,石碑面对暴雨的侵蚀,正因如此,上面的部分文字已经变得模糊了,文物专家经过仔细辨认,他们发现上面写的是:“熹庚字五月,仓颉祠下,乔岳同过……”等等的文字。

仓颉庙碑的碑阴有4列字,碑阳有24列字,共计910余字。通过碑文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到仓颉的功绩,以及他被后人尊重的原因,除此之外,这块碑文上还记载后人捐资修建庙的事迹,让我们了解当时的真实的历史。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从东汉延熹五年算起,这块石碑距今已经有两千年历史,就算上面的部分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却不会影响它的文物价值,它能够保存到现在,真让人感到万分的不容易。

看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仓颉庙碑”,很多游客都非常好奇,为什么石碑上有一个圆孔,这影响到石碑的观赏性,看上去并不美观,其实,这个圆孔是制作石碑的工匠,故意开凿的。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古代的时候,生产力低下,工匠们也没有高效的运输工具,所以他们只能用手去搬运东西,用肩膀去扛东西。石碑的主要材质是石头,由碑首、背身、碑座制作而成,在雕刻的过程中,三部分是统一完成,连在一起的,重量可想而知,为方便移动石碑,聪明的古人开动脑筋,在石碑上加圆孔,移动的时候只需要在圆孔内栓绳子,或者用一根木杆,直接插进圆孔去,工人在两边抬,就可以轻松移动石碑。

封建社会时期的条件不好,工匠却用智慧创造条件,这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石碑上加圆孔确实方便移动,但这样的做法也存在弊端,会影响石碑的美感,所以,在后来,有孔的石碑就逐渐被取消了。

仓颉庙原有一座“古老”石碑,碑上为何有圆孔,竟是古人智慧体现

如果各位读者对“仓颉庙碑”感兴趣,可以去西安碑林博物馆看一看,近距离接触这件文物,通过这件文物,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仓颉造字,到后人修庙,再到竖立石碑。这个过程,就是肯定文化,张扬文化,令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