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王泽凡
青春,要怎样度过才算完整?热忱,要如何表达才能尽显真诚?以“年”计量的工作时长、以“万”计算的勤务数据,以“千”记录的交通事故处理量,是长沙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泉塘中队王泽凡用十年光阴,一笔一画勾勒出的耀眼答案。
2012年,二十岁的王泽凡叩开警营的大门,成为一名公安交警。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曾经稚嫩懵懂的大男孩,如今早已蜕变成独当一面的工作能手。
严格执法 处教合一
“我这又不是什么严重违法,放一马咯!”“你们就知道罚钱......”在1月20日的春运违法整治现场,一名驾驶员因为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王泽凡依法拦下,在得知不仅要学习考试还要罚钱后,表现出极大的排斥。见驾驶员情绪抵触,王泽凡立马化身“交通安全宣讲员”,在现场开启了宣教。
“处罚不是目的,安全才是根本。”
“骑摩托车戴头盔是对头部的保护,也是生命的保护。”
“你来看看这个视频......”
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当事人情绪逐渐平复,也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接受完处罚后,他还特别找到王泽凡,为自己先前的失态道歉,表示今天学到了不少安全知识,今后一定会把“戴头盔”这件事时刻放在心上。
群众违法被查处后的不理解与不配合,是基层交警路面执勤执法时遇到的主要难题。王泽凡也不例外,每到这个时候,他不仅不会让步,还会带头开始“说教式”执法。他认为,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道理讲明白、法律讲透彻,才能减少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增强执法者与当事人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更好地化解执法矛盾。很显然,他将执法与普法深度融合的工作理念得到了正面积极的反馈,违法人员的耐心倾听,过路群众的真诚点赞,工作以来的零投诉记录就是对他坚持“说教式”执法的鼓励与认可。
柔性执法 温润而“泽”
严格执法是职责所在,但其底色蕴藏着“为民服务”的温柔。在日常工作中,王泽凡不仅做到了积极服务群众,扶老携幼,帮危助残,还在执法过程中,宽严相济,给予当事人如绵绵细雨般润泽万物的柔情。
图为王泽凡在辖区开展整治
近日,在泉塘辖区开展夜间整治行动时,一名无牌无证驾驶摩托车的老人被他查获。因为不识字,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老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在王泽凡的耐心解释下,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当时天色已晚,老人家车子被暂扣以后就犯了难。据王泽凡回忆,老人家当时没人接又不会坐车,自己看着不忍心,就在整治结束后开车将其送回了远在长沙县最北边的金井镇,来回驱车百余公里。老人及其家人对此非常感激,表示会及时去接受法律的处罚,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一个举动,一次善意,一句问候,承载的都是王泽凡“服务为民”的入警初心。它虽微小,但不渺小,在群众心中,它温暖真诚有力量,就如同点滴雨露,在润泽万物后汇集成流,直抵人心。
功成不居 卓隐于“凡”
在采访中,王泽凡一直强调自己“人如其名”只是一个平凡的交警,“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做的都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但是他口中的“平凡”是领导眼中的:“忠诚可靠,嘉奖令上处处有名。”是兄弟们眼中的:“甘于奉献,疫情期间冲锋在前。”是家人眼中的:“坚守初心,忠于职守一身耀眼。”虽自诩平凡,但处处彰显不凡。
像往年一样,今年春运开始以后他就一门心思扑在了交通安保工作中。通过与家人的沟通,他再次将春节团圆的机会让给了离家较远的兄弟。选择在岗位上度过自己的第十个春节。虽然多年以来都没能与家人吃顿年夜饭,但他和家人都愿意将守候留下,用爱守护万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