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作者:古韵棱光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开工了,年过完。

各种原因,年过得静悄悄,只剩吃喝。

与往年有娘家回不同,自初二起就随性地晚睡晚起,晨起从奶咖零食开始,到下午两三点方安排一顿非午非晚的大餐。却意外执行了“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招财进家院”的习俗。

不论吃什么主食,都配有肉、菜以均衡营养,可以说,这个假期是实际意义上在家吃饭最多的一次。

初四正逢立春,就兴致勃勃做了一餐“饼宴”,有春饼、大饼、肉饼。第一次蒸春饼,因抹了油酥,使半透明的小圆饼软糯可人,卷上菜码,竟外软内脆,唇齿留香。

千层肉饼是父亲生前的最爱,我试着做,居然非常成功。和馅,自得父亲真传后,闺女就再不吃“湾仔码头”。饺子经常包,但肉饼很少做。肉饼的面不像饺子的软点硬点都行,太软太硬都容易露馅。也许是能在父母家吃到,自己就不费那个事吧,这次我想动手做一次,以解对父母的思念。同样地把肉馅打稀,因为搭配了香葱,就没有了闺女说的“臭葱”味,她居然破例品尝,在有那么多吃食的情况下干掉了1/4张。我非常得意。

也许是没有了依靠,生活被重新格式化。今年的厨艺,引来闺女“一再破例”,她对我的“豆腐底”碗肉青睐有加,竟每次都吃上两片,并频频点赞。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因有习俗不让失亲那年正月里串门,索性就哪都不去。闺女说:“这样过年与追剧更配哦。”好吧,那就跟这个世界重新连接,过个随性年,只吃喝养肉,倒也勉去很多烦琐。

我俩平时从不追剧,看就看经典,因此《甄嬛传》安排上了,大剧适合弄闲。

调作息时间到朝十晚十一,除做饭、溜达各分出2小时外,其他均与甄嬛同步吃茶点。剧中动不动就品“雪顶含翠”,或吃“小厨房点心”,好在我们有多年春节吃点心的习惯,倒也把稻香村、好利来;红茶、绿茶、花茶、雪茶吃出了别样味道。

《甄嬛传》服道化精致,让人不忍落下一眼。剧情紧凑,对话精彩,吸引力如同骑脚踏车观景,恨不得下坡一路到终点。那份久违,有如初识朋友后的交往,不拘谨也不随意,反倒极为用心。也像刚到手盘玩的把件,经浅浅的初磨,越熟悉越爱不释手。

两个人一起追剧,就有了“品”的心情,揣摩人心,交流动机,猜测话外音。每到精彩处,心照不宣,对个眼色,有如身在其境。

就跟上课一样,认真听讲,相互讨论,课间解决个人问题。若实在不能同步,就暂停等着,非一起学习才觉有味。就跟品尝美食,必须你一口,我一口的分享,美味才更显醇厚。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这几天,我俩对话都是“甄嬛体”,每次说要看剧,都说:“咱过情关吗”,这是片头曲的末尾三个字,非常点题。

安陵容被富察氏毒哑后,惊恐得发不出声音,情急之下那句嘶哑的:“宝娟”,被我俩时时拿来用,看谁说得够味儿,然后会心一笑,乐在其中。

安陵容的表情总是寡淡无味,不是我认可的表演,闺女却说:“此人卑微,却怀揣野心,平时倒也动不得声色。”想想也是,卑微之躯岂能大张旗鼓,没有显赫的家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行走在后宫,只能亦步亦趋、步步为营,终究是逃不出棋子的命运。

比之她小家碧玉的阴狠,惠贵人出身高贵,有底线有智慧,能联合甄嬛,仰仗太后,降低期许,活得现实。最让人点赞的是她与甄嬛彼此间的信任,看来“交友要趁早”,儿时建立的友谊没有猜忌,只有齐心协力的彼此守护和成全。

《甄嬛传》之所以经典,令人百看不厌。不仅是演员演的好,对白也精彩。如“贱人就是矫情”、“究竟是错付了”、“君恩,不过如是”、“我心里只有恨”、“臣妾做不到啊”等表情包被网友反复使用,期间我跟闺女也过足了戏瘾,时不时套上几句,引来更多欢喜。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剧中很多场景被网友反复解读,一剧火十年,也是前无古人了。比如网友说安陵容之所以失败,是跟错了老师,本来方若姑姑是御前行走,被皇上派去教甄嬛后宫生存之道,她压根就没教礼仪,因为甄嬛本来就会。所以蹭课上的安陵容初到后宫行礼,得靠丫鬟宝娟来教,引得夏氏好一顿羞辱,定下了人物命运的基调。

七十六集的大剧,正好在开工前追完。跟春节期间的美食集锦那样,暂告段落,只留余味。

杏花微雨将至,朕要出去走走。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文字丨张 弘

图片丨王宏伟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棱光丨过年,甄嬛传与美食更配哦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在看 多多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