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宅门》中最悲剧的人物,当属杨九红,杨九红幼时被哥嫂卖掉,一辈子没得到白文氏的认可,女儿不认她这个母亲,最后凄凉地死去

《大宅门》中最悲剧的人物,当属杨九红,杨九红幼时被哥嫂卖掉,一辈子没得到白文氏的认可,女儿不认她这个母亲,最后凄凉地死去。

然而,杨九红的命运,原本不至于这么悲惨,与其说是时代造就了她的悲剧,不如说是她自己认不清现实。

杨九红被哥嫂卖到妓院,这样的出身,注定她是进不了大家门的,不仅大户人家不会要她,就是小门小户的正经人家,也不愿意娶她。但她认不清这个现实。原本,她能傍上白景琦这棵大树,已经是她的造化,算是她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她当时就应该留在济南,不要跟白玉芬去北京。在济南,她可以自立门户,古代人家本来婆媳关系就不平等,就算黄春是太太,在老太太面前也要伏低做小,小心伺候,她一个人在济南,上面没有婆婆,也没有家族规矩,岂不自由?

有白景琦给钱花,有丫鬟伺候,再生两个孩子,这辈子算是稳了。就算以后她年老色衰,白景琦不爱他了,也不可能不管孩子。如果当初那个二胎没有流产,生个儿子,即便继承不了白家的产业,白景琦也会帮助他成家立业,杨九红这辈子可以说就有了依靠,晚年儿孙绕膝,也是个幸福的老太太。

但是她看不清楚现实,跟着白玉芬去了北京,想要进大宅门。这是她犯的第一个错。其实,去了北京也就去了,当年,黄春跟着白景琦都被二奶奶赶出来了,她应该早就预料到,得到白文氏的认可,没那么容易,应该想办法讨好这位婆婆才对,而不是一肚子怨气。

她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在女儿白佳丽的问题上。对于白文氏抱走白佳丽,她不应该阻止,相反应该感激。原本,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妾,就是没有资格自行抚养子女的,孩子都称正房太太为母亲,由太太抚养。况且,杨九红出身不好,如果孩子由她抚养,将来长大婚配时难免被男方家里看不起,为了女儿的未来,她也应该同意白文氏抚养白佳丽。

如果她当时能不那么抗拒,而是让白景琦代替她向白文氏表示感谢,让白文氏看到她的远见和明事理,白文氏也不可能不让女儿认她,甚至有可能不会一直不让她进大宅门。

倘若不是在白佳丽的问题上,她对白文氏心怀怨恨,她的第二个孩子也不会流产,她也不会在后来遇到白文氏时扭头就走,加深了与白文氏之间的恩怨,到死白文氏都不让她戴孝。

反观黄春,就很懂得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被白文氏赶走时,白景琦给白文氏下跪,她也跟着下跪;在济南吃了那么多苦,她也没跟白景琦抱怨过白文氏;回到白家,依然对这位婆婆恭恭敬敬,没有任何不满。杨九红有一颗要强的心,但不适应那么时代下她的命运。

杨九红犯的第三个错误,是丢掉了白景琦的怜惜。本来白文氏死后,白景琦内心是感到亏欠她的,但她不但不懂利用这份怜悯,反而频频作妖。本来她当时已经是家里的女主人了,后半生可以说不会再有什么阻碍,可以称心如意地在白家活到老。

但她因为跟槐花争宠,跟香秀斗气,逼死了槐花,败坏了自己在白景琦心中的形象,也让香秀借此上位,骑到了她头上,当了太太。白景琦那句“当了太太就不是丫头了”,就是对她逼死槐花的一个还击。

最终,杨九红把自己搞得面目狰狞,人心尽失。

《大宅门》中最悲剧的人物,当属杨九红,杨九红幼时被哥嫂卖掉,一辈子没得到白文氏的认可,女儿不认她这个母亲,最后凄凉地死去
《大宅门》中最悲剧的人物,当属杨九红,杨九红幼时被哥嫂卖掉,一辈子没得到白文氏的认可,女儿不认她这个母亲,最后凄凉地死去
《大宅门》中最悲剧的人物,当属杨九红,杨九红幼时被哥嫂卖掉,一辈子没得到白文氏的认可,女儿不认她这个母亲,最后凄凉地死去
《大宅门》中最悲剧的人物,当属杨九红,杨九红幼时被哥嫂卖掉,一辈子没得到白文氏的认可,女儿不认她这个母亲,最后凄凉地死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