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嘉文:最后一棒火炬手 北欧两项第一人

作者:京报网
赵嘉文:最后一棒火炬手 北欧两项第一人
本报记者 潘之望 摄

6年前,当赵嘉文决定从越野滑雪转训北欧两项时,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中国在该项目上参加冬奥会的第一人。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他作为最后两位主火炬手之一来到“鸟巢”。这些“不可能”,都在“双奥之城”北京变成真。

赵嘉文:最后一棒火炬手 北欧两项第一人
2月9日,冬奥会北欧两项男子个人标准台+10公里越野滑雪项目在张家口赛区举行,图为赵嘉文在比赛中从跳台飞身而下。 新华社发

赵嘉文从小练习滑雪,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半时间是在雪上度过的。2012年,赵嘉文还是一名越野滑雪运动员,后来,他暂停了训练。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后,赵嘉文的内心再次被点燃。2016年他重返雪场,开始尝试练习北欧两项。

北欧两项由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两个项目组成,跳台滑雪考验选手的协调性、爆发力,越野滑雪则考验选手的耐力,还要求选手身体具备一定强度。如何成为全能选手,是每名北欧两项运动员都要攻克的难题。在接触北欧两项之前,赵嘉文尽管具备越野滑雪的经验,但对跳台滑雪非常陌生。刚开始参训时,他连整套的跳台滑雪装备都没有。没有跳台板、跳台鞋,他就穿着高山鞋、高山板去训练。

心理上的考验就更加严峻了,跳台运动员起跳后要在高空飞行100多米,堪称“勇敢者的游戏”。普通人仅仅走到高台上都会双腿发软。赵嘉文回忆起这段克服恐惧的阶段,他说那时自己想跳,但到了起跳点的位置,身体就是动不了。“这不是靠身体素质或者力量就能弥补的,只能自己克服心理障碍,一点点来。”赵嘉文说。

从2016年开始练北欧两项,6年内他没回过家;因为项目的艰难,身边队友从最初的20人减缩到仅剩5个人。凭着一股与自己死磕到底的劲头,赵嘉文坚持了下来。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冬奥会冲刺时,意外发生了。一次训练中,赵嘉文受伤了。在休息的8个月里,腿完全不能动,他觉得自己可能没机会参加冬奥会了,心情低落时,他甚至想过放弃。经过疗养,赵嘉文的腿伤虽然康复,但“自己的身体好像不受控制,站在跳台前就是跳不了”。

教练葛达是赵嘉文最坚强的后盾。养伤期间,两人一直都有联系。腿伤好了后,两人一起研究训练计划。“不用说话,他给我个眼神我就知道他的意思。”赵嘉文这么形容教练。

经历过伤病,回归后的赵嘉文心态更沉稳,对自己的训练要求也更严苛。他始终向着一个目标前进:参加冬奥会。2021年11月26日,赵嘉文在俄罗斯下塔吉尔举行的洲际杯男子个人标准台+10公里越野滑雪项目比赛中获得了第22名,锁定了一个冬奥会席位,中国北欧两项运动员首次踏上奥运赛场。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赵嘉文和迪妮格尔·衣拉木江一起被选为最后两位主火炬手。回忆起站在“鸟巢”中心手持火炬的场景,赵嘉文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特别自豪,也特别激动,直到现在我心里也是有一股动力。”

完成开幕式的任务后,赵嘉文立即回到张家口赛区,进行最后的备战。根据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兼项规则,赵嘉文获得出战跳台滑雪的混合团体赛的资格,这也是本届冬奥会7个新增小项之一。7日,赵嘉文完成了个人的冬奥首秀。他在4名中国选手中最后出场,跳出了74米,得到60.7分。成绩虽然一般,中国队未能进入最后的决赛轮,但赵嘉文获得了在奥运跳台实战演练的机会。2月9日,北欧两项男子个人标准台+10公里越野滑雪项目决出首枚金牌,在跳台滑雪中,赵嘉文跳出了81米,得分为59.5分,排名第42位。越野滑雪结束,赵嘉文的成绩为33分29秒8,排名为第43名。不管最终成绩如何,成为第一位中国北欧两项奥运选手,北京冬奥会赵嘉文必将铭记终生。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远飞 陈嘉堃 邓方佳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