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在湖南长沙市龙洞村的村委会办公室里,头发花白的刘玉芬老太太与子女们正在争吵,刘玉芬气愤地说出:“我就算死了,也不用你们管!”

都说母爱伟大,子女们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母亲刘玉芬说出这样的话?

老太太黄昏恋受阻,性情大变

刘玉芬是个倔强的人,这样的性格还是要归根于她的人生经历。她的文化不高,二十岁时通过媒人的介绍认识了第一任丈夫。两人的婚后生活贫困,但相互维持也算过得下去。

没过几年,刘玉芬就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本是阖家欢乐的美好生活,但丈夫却意外去世。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刘玉芬一家

刘玉芬虽然难过,但为了能让孩子们吃饱饭,还是咬牙撑起了这个家。此后她在附近打零工,经常早出晚归,为了省钱还跑到菜市场捡摊贩扔掉的烂菜叶。

就这样,三个孩子在刘玉芬的努力下慢慢长大。她没有借任何外债,就帮儿子成了家,也算是了却了心里的那块大石头。

眼看着自己的儿女们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刘玉芬也希望能再找一个知心人。很快,做保姆的她意外结识了第二任丈夫,两人开始结伴生活。但是这任丈夫身患重病,没几年也离开了人世。

刘玉芬又回到一个人生活,但接连丧夫的打击,让她整日里郁郁寡欢。小女儿不忍看到刘玉芬难过,拜托老公给母亲再找一个老伴。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刘玉芬与梨树立

很快,刘玉芬就结识了大她14岁的梨树立。梨树立性格温和,也非常会体贴照顾人,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相处得很融洽。

后来,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刘玉芬跟随梨树立来到了他的老家湖南怀化生活,老两口每天都结伴出去遛弯,日子平淡又幸福。

五年后,刘玉芬思家心切,经常念叨着自家的孩子们,恰巧大儿媳妇生下了自己的孙女,刘玉芬和梨树立商量:“回我家吧,我想帮着儿子照顾下孙女,咱们也能享受下天伦之乐。”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刘玉芬

梨树立表示同意,于是两人便一起回到了长沙老家,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然而就在他们回去两年后,刘玉芬和老伴的感情却走到了终点。

原来两人在一起后,刘玉芬的子女们倒是尊重母亲的决定,也非常高兴母亲能有人相伴。但梨树立的孩子们却不太开心,尤其是大女儿经常背地里指责刘玉芬:“你就是贪图我父亲的积蓄,还拿我家的钱去帮衬你家孩子。”

刘玉芬气不过:“我有手有脚的,给我孩子的钱都是我自己辛苦攒下来的!”

刘玉芬确实没有偷用黎家的钱接济自家孩子,但她在梨树立家生活的五年时间里,所有的开销都是梨树立在负责。虽然后来两人回到了长沙,但刘玉芬用的还是梨树立的积蓄。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太好,经常需要拿药或住院,梨树立的积蓄很快就用完了。他便向自家孩子张口要生活费,以此引发了梨家人更大的不满。

黎家大女儿向梨树立抱怨:“爸,我们几个孩子养您没问题,但也经不起外人这样花咱家的呀,您好好考虑考虑,趁早断了吧!”

梨树立不舍得老伴,但又害怕加重自己孩子们的负担。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他选择与刘玉芬分开,独自回到了自己的家。回去后,他忧思过重,卧病在床。

刘玉芬知道梨树立生病后,心急如焚想去探望,又担心对方儿女们会责骂自己,两人从此断了联系,再没见过面。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这段感情结束后,刘玉芬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三番五次地在家里闹腾,与儿女们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住院无人看望,刘玉芬埋怨儿女不孝

这次刘玉芬住院,也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被紧急送进了医院。医生说,刘玉芬是因为长时间的透支身体,患上了急性左心衰。第一次犯病时送治及时,勉强保住了生命,但她的心脏要比正常人大很多。

也就是说刘玉芬可能会突然的心律不齐或心脏骤停,有非常大的猝死风险,这是很危险的病症。但好在这次抢救依然及时,安全地活了下来。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可刘玉芬却不开心,她满脸愁容地躺在病床上,直勾勾地盯着其他病床边围着的家属。

她告诉记者:“我住院这么长时间,我儿子和女儿一次都没来看过我。”医院的护士也证实了她的说法:在下达病危通知书时,老人的儿女们都没来签字探望。

就算刘玉芬性情大变,但儿女们也不应该对母亲坐视不理呀!难道其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吗?

在记者的帮助下,刘玉芬再次拨通了儿子李志军的电话:“我快出院了,你什么时候来接我?”

电话那头的李志军极其不耐烦:“我不会接的。”说完便挂断了电话,再打过去就是关机。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刘玉芬表示,自己平常省吃俭用,甚至还捡过垃圾,只为了能给儿子盖房娶媳妇,没想到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完全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她说:“这一切都是儿媳姜舒从中作梗,逼迫儿子疏远我。”

为了验证儿子李志军是否真的如刘玉芬所说,记者经过医生的同意,带刘玉芬一起回了家。

一行人回到家中,李志军夫妇俩都没在家。刘玉芬径直走进一处小屋里,她说:“旁边几层楼的就是儿子的家,他结婚后就跟我分家了,我们两家各过各的。”

刘玉芬认为,是儿媳教唆儿子疏远自己,目的是早日摆脱多病的自己。老太太愤愤不平,向记者倾倒苦水。这时儿媳姜舒回到家中,看到婆婆回来却没说一句话,直接拉着孩子上了楼。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图源网络

记者大声问:“你不知道你婆婆生病住院吗?医生都给她下病危通知了,你们都不来看一眼!”

面对记者的质问,儿媳姜舒终于不再躲避,回答说:“怎么不知道,她这个月都进医院六次了,这次还是我丈夫发现她晕倒的。”

儿媳的说法,让记者感到疑惑,因为这与之前刘玉芬说的大相径庭,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儿媳姜舒解释说:“我做了很多年的幼师,还生儿育女,完全能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所以我一直都尊重婆婆,但她从不领情。”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儿媳妇姜舒

在提及与婆婆的矛盾时,姜舒显得很无奈,也没有再解释下去,带着孩子又上了楼。可刘玉芬却一口咬定儿媳说谎,还带着记者上楼与儿媳对峙。

面对婆婆的诉苦,姜舒始终一言不发,最后竟拉着孩子直接出了门。记者连忙上去追问,可姜舒只说自己作为儿媳,不便做过多的评论,并提议让记者去找刘玉芬的儿女们。

这时,儿子李志军正好开车回来,但谁也没想到,他刚下车就愤怒地指责母亲刘玉芬,直言:“我没有妈。”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儿子李志军

儿子怎么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他们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母亲不讲理,儿女们有苦难说

李志军向记者表示,母亲刘玉芬因为黄昏恋已经闹得家里鸡犬不宁,而且还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经常吵着闹着要下地干活。李志军心疼母亲,多次劝阻,但刘玉芬每次都跟他对着来。

说起母亲这次住院,李志军更加痛心疾首,无奈地说:“我母亲有事没事的,就喜欢瞎凑热闹。前几天,在人家白事那待到半夜4点,这才犯了病。”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在家的李志军听说母亲犯病,连忙将母亲从邻居家背了回来,想喘口气再开车去医院。但刘玉芬提前拨打了急救电话,所以她才一个人去医院的。

几个儿女也并非对刘玉芬不管不顾,当天晚上也都赶去看望。因为刘玉芬经常拿病危通知书开玩笑,所以儿女们也没太在意。

刘玉芬却不认同儿子的说法,她反驳道:“我只不过是生病住了几次院,你们就不顾我的死活,将我一个人丢在医院。”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面对母亲的无端指责,李志军向记者表示,他明白母亲生活不易,所以结婚后也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母亲太过强势,处处挑妻子的刺,所以夫妻俩才决定在原来的老房子旁边加盖一座小房子,让母亲搬了进去。

李志军说:“分房不分家,母亲的日常开销还是由我们承担,但她老是莫名其妙地找事儿。”他带着记者参观了家里的墙壁和家具,上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痕迹。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原来刘玉芬在黄昏恋受挫后,精神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果家中有朋友做客,刘玉芬就会在院子里大喊大叫,乱发脾气,严重的时候还会摔砸东西,这让李志军感到非常难堪,与朋友们也不好相处。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对于母亲刘玉芬的无理取闹,女儿们也是怨声载道,避之不及。

记者为了验证李志军说的话,和刘玉芬一起来到了小女儿李爱莉的家中。可小女儿听说母亲要来,直接躲到了邻居家去。

刘玉芬愤怒地拿起扫帚,在房间里搜寻了起来,嘴里还念叨:“女儿不孝啊,知道自己老娘要来,竟然连面都不见。”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女儿李爱莉

在记者的劝说下,小女儿李爱莉终于现身,她见到母亲也是生气至极,跟记者大倒苦水:“母亲三天闹两次,我们让她好好休息,她却出去跟别人说我们坏话,这是当父母应该做的吗?”

李爱莉指出母亲对三姐弟非常冷漠,曾多次叫嚷着要将弟弟李志军的女儿扔进河里。她说到这不由得掩面痛哭,心里满满的悲伤和无奈。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其实,李爱莉非常关心母亲,刘玉芬的黄昏恋还是她帮忙牵线的,为的是有个人能随时陪伴在母亲身边,可刘玉芬与梨树立感情受阻后,她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其中原因,子女们也没有过问太多。

刘玉芬发病后,李爱莉时常过去探望,这次也是她为母亲支付了2000块住院费。但刘玉芬非但不领情,反而痛斥她不孝顺。

刘玉芬听完女儿的这些哭诉后仍破口大骂,李爱莉无可奈何地说:“我管不了你,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刘玉芬回想起儿女们的态度,不禁泪流满面,她不知道自己的晚年生活该如何保障啊!

村委会出面调解,儿女们愿意担责

清官难断家务事,记者只能找到村委会的调解人员进行沟通。村委会刘主任出面,分别安抚了刘玉芬和儿女们的情绪,儿子李志军说:“我们三姐弟都希望母亲能安生过日子,也愿意承担相应的赡养责任。”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双方按照约定时间,一同来到了村委会进行调解。

刚开始沟通得很好,但是儿女们提出将母亲送进养老院后,刘玉芬又发起了脾气,直言不用儿女们管。儿女们也不示弱地说:“那我们就把你送到庙里去。”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村委会刘主任

屋内的气氛剑拔弩张,刘主任大声呵斥:“叫你们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吵架的,有话好好说。”

过了一会,刘玉芬率先开口:“我老了,也没能力养活自己,有时候说话难听,还请你们多多担待。”

紧接着,她开始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儿女们能在自己没有自理能力的时候照顾自己,但在这之前,自己会好好过日子,但是儿女们每个月要给自己一点生活费。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儿女们听到母亲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他们也劝说刘玉芬日后不要那么强势,有啥事好好沟通。

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刘玉芬可以回到儿子李志军家居住,但是有五个月的试用期,如果她还是无故闹事的话,就把她送进养老院里;另外,儿女们每个月都要给刘玉芬生活费,儿子300元,两个女儿一人200元。

在村委会和亲戚们的见证下,刘玉芬和儿女们签下了一纸协议。如今他们之间不再争吵,刘玉芬的性格也没有那么要强,一家人平淡幸福地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大陆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子女们对老年父母的赡养责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但大陆有句古话:母慈子孝。老人与儿女之间要相互理解,多多包容,不能因为一时之争,斩断融于骨血的亲情。

6旬老太不自爱,一月被下6次病危通知书,儿女忍不了:我没有这娘

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