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纪实:贤媳换悍妇,张大妈终于喝下了自酿的苦酒

作者:愚伯的自留地

文:吕素欣

图:大俗摄影

认识张大妈的人都夸她命好,家有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儿子小宝在县城工厂上班,女儿正上高中。张大爷吃苦耐劳,几亩地一个人就能收拾好,张大妈在农忙时节搭把手就行,其余时间就是做做饭,打打牌,日子那叫一个舒坦。

乡村纪实:贤媳换悍妇,张大妈终于喝下了自酿的苦酒

小宝新娶了个媳妇,叫燕燕。燕燕的娘家就在邻村,燕燕的父母过世早,燕燕和弟弟从小跟着奶奶爷爷,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正式做农活了,家里地里都是一把好手。

燕燕结婚几天后就帮婆婆做饭,又在家做好了全家人过年穿的棉衣棉鞋。这把张大妈高兴地整天咧嘴笑,就连去打牌时都哼着小调。

春天一到,燕燕就开始和张大爷一起忙地里的农活。张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心里那个乐呀,这样的媳妇,千里难寻呀!

燕燕在娘家洗衣做饭、锄草浇地早已习惯了,在婆家做这些事,也觉得很是平常。只要她在家,厨房里的活儿,张大妈完完全全地推给了她。甚至,有几次,她和张大爷下工回家,厨房里还没冒烟,等她把饭快做好时,张大妈才急急忙忙地从牌场上回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张大妈当了婆婆,过得比以前更舒坦了。但燕燕进门一年多了,还没有怀上娃,这成了张大妈的心病。

莫不是自己的媳妇不会生养吧?张大妈一想到这儿,就开始牙疼。小宝可是独子呀,香火不能断。燕燕一结婚就忙里忙外,莫不是知道自己有病?这不是骗了小宝吗?

乡村纪实:贤媳换悍妇,张大妈终于喝下了自酿的苦酒

负面情绪在心里一旦生根,就会悄悄地发芽成长,张大妈就是这样,她和燕燕说话也不那么亲近了,话里话外都有了嫌弃的意思。就连燕燕家里地里忙个不停,她也认为是应该的。

燕燕心里也发慌,看到同年结婚的姑娘们都当了妈妈,燕燕也是一脸羡慕。再者,婆婆总是在自己面前阴阳怪气,心里也有些委屈和气愤。

燕燕几次想去医院检查,可婆婆不开口,自己又不好张口。终有一天,红着脸和小宝说了,小宝驮着燕燕到了医院。

医院检查却一切正常,医生开了中药,让她每天一副,做做调理。

中药吃了两个月,不见动静。张大妈又开始做起妖来。她推说自己头晕,连饭也不做了。燕燕下地回家还要做饭熬药。

张大爷斥责了张大妈几句,张大妈立刻大哭大闹,张大爷斗不过,只好又扭身出去吸闷烟了。

张大妈一有机会,就在小宝面前唠叨,小宝不胜其烦,心情变得也越来越坏了。

乡村纪实:贤媳换悍妇,张大妈终于喝下了自酿的苦酒

有一次,小宝喝醉了酒,燕燕说了他几句,他立刻发起了酒疯,对着燕燕挥拳就打。张大妈只是不咸不淡地劝了几句,就回屋睡觉了。燕燕当天晚上就回了娘家,第二天就提出了离婚。

小宝不想离婚,张大爷也反对,但张大妈一心要离。中药喝了上百副,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这样的儿媳妇要她何用?离,必须得离!

小宝离婚以后,沮丧了好长一阵子,也没有媒人上门,张大妈心里发了慌。再加上小宝的工厂连年亏损,最后倒闭了。小宝没有了工作,张大妈急得连牌也没心思打了。

好不容易有个媒人来提亲,介绍的女子却是杂七杂八,一个也不入眼。最后还是张大妈求爷爷告奶奶,求遍了亲戚四邻,介绍了一个外县的,模样挺周正,带一个二岁的小女孩。

张大妈顾不得其他,催促着小宝赶紧结婚,毕竟小宝也将近三十岁了。于是认识刚到一个月,媳妇儿就娶进了门。

新婚之夜,媳妇儿就和小宝说明了,她带来的孩子没上小学之前,暂不考虑生孩子。张大妈一下子傻眼了。

自从新媳妇进门,张大妈的牌就打不成了。除了做家务,还要整天带着这个小孙女。二岁的孩子,说哭就哭,说闹就闹,张大妈一天脚不离地,晚上累得腰酸腿痛。

乡村纪实:贤媳换悍妇,张大妈终于喝下了自酿的苦酒

新媳妇儿还听不得孩子哭闹,一听见就大声嚷嚷张大妈,埋怨她不亲自己的孩子。张大妈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呀!

并且,小宝媳妇儿十指不沾阳春水,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吃完给她留的饭,锅碗直接丢在一边。有一次,张大妈提醒她把碗洗了,媳妇儿直接把碗扔进了垃圾桶,张大妈再不敢说话了。

小宝的妹妹星期天回家,用了嫂子的脸盆和香皂,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小宝媳妇儿把脸盆、香皂和毛巾全部摔在院子里,小姑娘当时就吓哭了。

小宝媳妇儿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镜前化化妆,再就是看电视或上街闲逛,过得悠悠乐哉。

小宝每天跑县城找工作,张大妈不敢给小宝添堵,受了委屈也不好意思说。实在憋屈了,就蒙住被子哭一场。

巧的是,燕燕又嫁到了小宝的村子里。第二年,就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乡村纪实:贤媳换悍妇,张大妈终于喝下了自酿的苦酒

有一次,燕燕和张大妈正好在路上碰面了。张大妈老脸一红,把头扭向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