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紀實:賢媳換悍婦,張大媽終于喝下了自釀的苦酒

作者:愚伯的自留地

文:呂素欣

圖:大俗攝影

認識張大媽的人都誇她命好,家有一兒一女湊成了一個“好”字。兒子小寶在縣城工廠上班,女兒正上高中。張大爺吃苦耐勞,幾畝地一個人就能收拾好,張大媽在農忙時節搭把手就行,其餘時間就是做做飯,打打牌,日子那叫一個舒坦。

鄉村紀實:賢媳換悍婦,張大媽終于喝下了自釀的苦酒

小寶新娶了個媳婦,叫燕燕。燕燕的娘家就在鄰村,燕燕的父母過世早,燕燕和弟弟從小跟着奶奶爺爺,國中畢業後就開始正式做農活了,家裡地裡都是一把好手。

燕燕結婚幾天後就幫婆婆做飯,又在家做好了全家人過年穿的棉衣棉鞋。這把張大媽高興地整天咧嘴笑,就連去打牌時都哼着小調。

春天一到,燕燕就開始和張大爺一起忙地裡的農活。張大爺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心裡那個樂呀,這樣的媳婦,千裡難尋呀!

燕燕在娘家洗衣做飯、鋤草澆地早已習慣了,在婆家做這些事,也覺得很是平常。隻要她在家,廚房裡的活兒,張大媽完完全全地推給了她。甚至,有幾次,她和張大爺下工回家,廚房裡還沒冒煙,等她把飯快做好時,張大媽才急急忙忙地從牌場上回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張大媽當了婆婆,過得比以前更舒坦了。但燕燕進門一年多了,還沒有懷上娃,這成了張大媽的心病。

莫不是自己的媳婦不會生養吧?張大媽一想到這兒,就開始牙疼。小寶可是獨子呀,香火不能斷。燕燕一結婚就忙裡忙外,莫不是知道自己有病?這不是騙了小寶嗎?

鄉村紀實:賢媳換悍婦,張大媽終于喝下了自釀的苦酒

負面情緒在心裡一旦生根,就會悄悄地發芽成長,張大媽就是這樣,她和燕燕說話也不那麼親近了,話裡話外都有了嫌棄的意思。就連燕燕家裡地裡忙個不停,她也認為是應該的。

燕燕心裡也發慌,看到同年結婚的姑娘們都當了媽媽,燕燕也是一臉羨慕。再者,婆婆總是在自己面前陰陽怪氣,心裡也有些委屈和氣憤。

燕燕幾次想去醫院檢查,可婆婆不開口,自己又不好張口。終有一天,紅着臉和小寶說了,小寶馱着燕燕到了醫院。

醫院檢查卻一切正常,醫生開了中藥,讓她每天一副,做做調理。

中藥吃了兩個月,不見動靜。張大媽又開始做起妖來。她推說自己頭暈,連飯也不做了。燕燕下地回家還要做飯熬藥。

張大爺斥責了張大媽幾句,張大媽立刻大哭大鬧,張大爺鬥不過,隻好又扭身出去吸悶煙了。

張大媽一有機會,就在小寶面前唠叨,小寶不勝其煩,心情變得也越來越壞了。

鄉村紀實:賢媳換悍婦,張大媽終于喝下了自釀的苦酒

有一次,小寶喝醉了酒,燕燕說了他幾句,他立刻發起了酒瘋,對着燕燕揮拳就打。張大媽隻是不鹹不淡地勸了幾句,就回屋睡覺了。燕燕當天晚上就回了娘家,第二天就提出了離婚。

小寶不想離婚,張大爺也反對,但張大媽一心要離。中藥喝了上百副,連個孩子都生不出來,這樣的兒媳婦要她何用?離,必須得離!

小寶離婚以後,沮喪了好長一陣子,也沒有媒人上門,張大媽心裡發了慌。再加上小寶的工廠連年虧損,最後倒閉了。小寶沒有了工作,張大媽急得連牌也沒心思打了。

好不容易有個媒人來提親,介紹的女子卻是雜七雜八,一個也不入眼。最後還是張大媽求爺爺告奶奶,求遍了親戚四鄰,介紹了一個外縣的,模樣挺周正,帶一個二歲的小女孩。

張大媽顧不得其他,催促着小寶趕緊結婚,畢竟小寶也将近三十歲了。于是認識剛到一個月,媳婦兒就娶進了門。

新婚之夜,媳婦兒就和小寶說明了,她帶來的孩子沒上國小之前,暫不考慮生孩子。張大媽一下子傻眼了。

自從新媳婦進門,張大媽的牌就打不成了。除了做家務,還要整天帶着這個小孫女。二歲的孩子,說哭就哭,說鬧就鬧,張大媽一天腳不離地,晚上累得腰酸腿痛。

鄉村紀實:賢媳換悍婦,張大媽終于喝下了自釀的苦酒

新媳婦兒還聽不得孩子哭鬧,一聽見就大聲嚷嚷張大媽,埋怨她不親自己的孩子。張大媽隻能打碎牙往肚裡咽呀!

并且,小寶媳婦兒十指不沾陽春水,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吃完給她留的飯,鍋碗直接丢在一邊。有一次,張大媽提醒她把碗洗了,媳婦兒直接把碗扔進了垃圾桶,張大媽再不敢說話了。

小寶的妹妹星期天回家,用了嫂子的臉盆和香皂,這下子可捅了馬蜂窩。小寶媳婦兒把臉盆、香皂和毛巾全部摔在院子裡,小姑娘當時就吓哭了。

小寶媳婦兒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鏡前化化妝,再就是看電視或上街閑逛,過得悠悠樂哉。

小寶每天跑縣城找工作,張大媽不敢給小寶添堵,受了委屈也不好意思說。實在憋屈了,就蒙住被子哭一場。

巧的是,燕燕又嫁到了小寶的村子裡。第二年,就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鄉村紀實:賢媳換悍婦,張大媽終于喝下了自釀的苦酒

有一次,燕燕和張大媽正好在路上碰面了。張大媽老臉一紅,把頭扭向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