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0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真的,别怕。都不晚。
作者 | 豆瓣@曾小兜和兜
每当我沮丧的时候,妈妈就能给我无限力量。
她是70年生人,家里三个孩子,她作为唯一的女儿也是长姐,在那个读书极其艰难、屡次因为费用问题家里生计被劝退的年代,选择了一次又一次打工攒钱复读,最后考上了中专进了我们的县医院,成为家里第一个城市户口的人。
后来相亲,遇见我爸,有了我,但她也从来没停止过学习,自考本科、考研,虽然考研四五次最后都卡在了英语,基础实在太差。
于是,把英语寄托在了我身上,不负所望我确实英语从小好到了现在……
噗,偏题了。
大概在医院轮岗了十年,我妈也开始有了各种各样去大医院进修的机会,在大医院进修一般一呆就是三四月,她接触到了心理学。
她对于学习是真的抱有热忱的心态,在医院科室进修的时候,去拜访了很多心理科的专家们,也开始了从医院内部的学习。
其实这个过程我不是特别清楚,我只知道,她考了证、买了很多书,不停地额外掏钱去听课去见习去参加各种导师的辅导课。
她只是一个门外汉,平台也没有,资源也没有,大概就是什么都没有,跟过的那么多导师也不见得帮上了什么忙,带来了多少人脉。
在那个2010年打头的时代,心理咨询和心理咨询师都显得很水,也很糊弄人,没有人去关注所谓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也没有几个人愿意花两三百一小时去做心理咨询。
我妈妈也知道这样的现状,可是她太渴望换一个环境了。
她受够了病人家属情绪化的折磨,也受够了科室同僚的相互抱怨,更受够了医院里的生离死别。她本是一个爱读诗写诗的人,是个感情很细腻的人,却面对着浓缩着世间百态的医院。
于是她在四十二岁,在医院呆了二十年的时候,选择了辞职。
没人理解她,至今我的外婆都在不停地责怪她,至今。哪怕已经过了九年。
后来的路似乎太曲折了,她租了一个小店铺开了心理咨询室,小县城的资源无非就那么些,一个月都接不到一个咨询,免费的甚至也会被嫌弃。
去了大城市,遇见了一拨又一拨人,又被坑钱,又被坑劳动力。
从她2013年开始接触到心理学到2017年正式找到市场找到方向,七七八八的钱已经花出去十几万,我爸毫无怨言,一直很支持。
好景不长,2017年也是一个特别大的转折点。破产、负债、出轨、离婚,每个月压在我妈身上是一万多的贷款要还。
没人可以帮她,我还在读大四,辍学被否定了,我硬着头皮读书,她硬着头皮挣钱。
从无到有,又花了5年时间,她已经是市里数一数二的心理咨询师,从两百一小时的咨询费涨到了八百,从一个月个案都没有一个到每周都排满。
得到了教育局的认可,开始在各个小学中学巡讲课程,得到了师范大学的认可,工作室成为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当然,也有了男朋友。
三言两语真的说不清这近十年来我妈妈的辛苦,她写过的笔记本,记录过的个案资料,不停地复盘思考分享,去扩展人脉,去维护家长,去讲课去跑单位,我每次见她总是乐观开朗的,我总觉得她盲目乐观,但她永远都没有拉跨过。
不管我说什么,她总能把我的负能量扎扎实实地赶走。
我27了,我想转行,我想考研,我想辞职,我担心太多的时候,她一句:“我42岁都能闯一片天,你那么年轻怕什么。”
对啊,怕什么。
- 后续 -
把帖子和大家的支持分享给她看啦,果然是很温柔的妈妈呢,也谢谢评论区的大家,希望都能得到力量和勇气!
- 网友评论 -
@_dali:
这样的母亲真是很好的榜样啊!好羡慕🤩
@Tina Z:
我真的觉得要放弃一切从头来过是一个很勇敢的决定!你的妈妈好厉害!
作者回复:
是的呀,她其实在医院二十年,已经不需要夜班也进了管理层,其实工资也很可观了,但是都没能留住她。
@壁花少女:
天哪,我好感动最后阿姨和你的对话,真的特别温柔又有力量的坚强女性。
@GreatGodFineOK:
我29岁了,从你和妈妈这里看到了光,选择心里的路,虽然苦但是总有甜的那天,想做什么就排除万难去做吧!
— THE END —
☀本文选自豆瓣小组“逆社会时钟”,作者:@曾小兜和兜。灼见经授权发布。
灼见招聘新媒体编辑/实习生
工作要求:
1. 具有正确的三观,热衷于传播真善美;
2. 具有较高的审美力,熟悉互联网各领域优质内容,对高格调、深度性、高知识密度的文章有强烈兴趣;
3.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各类热点;
4. 具有较强的执行力,能够熟练编辑使用微信公众号。
如有意向,请将您的简历投递到:[email protected];
请务必在邮箱主题栏中注明:姓名+应聘岗位+学历。如果您的简历脱颖而出,我们会在一周内联系您。